病都是吃出來的?

病,大多都是吃出來的,這是很多道家、養生家、修行家以及醫家,包括普通百姓的共識,尤其在今天這個飲食環境和生活節奏下。


食能療病,但,如果飲食不當,不知把控,也能致病。

病都是吃出來的?

孫思邈就曾在《千金方》中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同時,他還記載了行為方式不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復發的原因,他說:

“不減滋味,不戒嗜慾,不節喜怒,病已而可復作。”

發病的第一原因是“不減滋味”。這就是調味品、下飯菜不要掩蓋了五穀的氣味。這樣的養生主張可見於更早的文獻。

其實,孔老夫子所說的“肉雖多,不使勝食氣”(《論語·鄉黨》),也從側面表達了這個意思。肉雖然多,但不能一味多吃,以至於超過“氣”所能承受的最高極限。

病都是吃出來的?

《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篇中也說: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孔子所說的“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正是這個原理——肥膩的食物使人內裡生熱,而甘美的食物又會使人胸中悶滿,因此,就會導致脾的運行不正常,脾氣因熱而想上泛溢,人就會患上消渴病。

這以上諸家所論述的其實都想說明了一個問題:飲食不當,可致病。在這一點上,元代的宮廷御醫忽思慧在他的《飲膳正要》裡說得十分透徹——

病都是吃出來的?

伏睹國朝,奄有四海,遐邇罔不賓貢。珍味奇品,鹹萃內府,或風土有所未宜,或燥溼不能相濟,倘司庖廚者,不能察其性味而概於進獻,則食之恐不免於致疾。

若食氣相惡則傷精,若食味不調則損形……

若滋味偏嗜,新陳不擇,製造失度,俱皆致疾。可者行之,不可者忌之。如妊婦不慎行,乳母不忌口,則子受患。

若貪爽口而忘避忌,則疾病潛生,而中不悟,百年之身,而忘於一時之味,其可惜哉!

——《飲膳正要》序言

病都是吃出來的?

如果因為貪於口腹之慾,而導致疾病,豈不可惜!這雖然是古人所言,實乃是對當下人的警世恆言。我們當下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由於飲食無度、貪於口腹之慾,而導致重大疾病。由吃食“果子狸”和“小龍蝦”所導致的多起怪病事件不能不說是為當下的無度飲食敲響的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