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提起“三教九流”,大家都會感受到其中的貶低意味。在古代,誰要是從事了下九流的勾當,不僅本人一輩子抬不起頭,就連家人乃至子孫都無法開豁賤籍,只能世代從事著這些令人厭惡的職業。然而風水輪流轉,隨著時代發展,一些原本屬於“下九流”的行業如今卻極受歡迎。比如優伶。

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優伶又稱伶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專指那些有著特殊演藝本領的人,比如東周時期宣太后伶人魏醜夫。作為“下九流”的最末等,優伶們一般是專供達官貴人娛樂消遣之用的,幾乎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算是奴隸的一種,並非普遍的社會職業。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鑑於物質文化空前繁榮,物質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李世民便正式設立教坊以負責管理宮廷俗樂的教習和演出事宜。教坊起初歸太常寺管理,武則天時期改長官為宦官充任,從業人員一般都是經過遴選的宮女或是因家人獲罪而遭受牽連的,基本上都有些天賦。

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宮廷教坊樂舞場景復原

進入教坊後,她們就會接受嚴格訓練,此後每逢有外使覲見、祭祀典禮、大型宴會、軍隊出征等重要場合,教坊中的藝伎就會被宣召出來表演助興,時間一長,藝伎表演也就成為上述場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明朝時,這一機構雖然改稱“教坊司”,但職能卻並沒有太大變化。由於人們對於歌舞音樂等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教坊司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除了專供朝廷欣賞的藝伎之外,王公貴族和大戶人家也可以在家中豢養藝伎並從教坊司請專人前來培訓,不過前提是要能養得起。養不起也好辦,臨時有需要就花錢從教坊司請人就可以了。

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明成祖朱棣畫像

由於市場龐大,教坊司就得不斷進行擴招,不過這在明朝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明成祖朱棣為鞏固統治,對廠衛賦予了極大權力,動不動就連坐抄家,凡是稍有姿色的犯人家眷,立馬就抓起來扔到教坊司。此外,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四處征戰,從蒙古和越南俘虜了不少女性,一般也都是進了教坊司。

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明朝錦衣衛劇照

慢慢地,隨著教坊司的規模擴大,一些官員就利用職權便利跑到教坊司做起骯髒勾當。最後朝廷一合計,乾脆就直接公開合法化,效仿名相管仲設立國家妓院,地點仍然在教坊司。這樣一來,教坊中的女性們無疑過上了更為屈辱的生活,而且由於這是由官方管理的,她們壓根無法反抗自己的命運。在過去,藝伎優伶雖屬於低賤行業,好歹也比勾欄瓦肆中的娼婦要好,結果到了明朝,卻被迫淪落至與後者同樣的境地。所以在明朝,優伶一般都是受牽連的女眷充任,偶爾有因家中條件太差而自願踏入教坊的,其他人對此都避而遠之,畢竟這是一項毫無尊嚴可言且結局悲慘的職業。

唐太宗曾創立一職業,女子從事永無尊嚴,如今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做

▲貴族家中宴會上的教坊樂伎

然而到了現在,優伶們卻變得十分吃香,不僅收入高得令人咋舌,還風光無限。人們對於這些優伶,非但不厭惡嫌棄,反而無比痴迷崇拜,還有許多人夢想著踏進這個圈子出名發財,為此擠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今昔對比,反差之大實在令人唏噓感慨。

參考文獻:

《明史》《舊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