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宋朝時,文廟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稱為“文宣王廟”,文廟裡有孔子的七十二門徒陪享。武廟祭祀的是姜太公呂尚,稱為武成王廟。與文廟相對應,官方評選出陪祭武廟的七十二將。

《宋史》卷105《禮志八》:宣和五年,禮部言:“武成王廟從祀凡七十二將”於是釋奠日,以張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檔: 一檔:張良; 二檔: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並西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並東向 ;三檔東廡西向: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 、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 李光弼 人等二十九人; 四檔西廡東向: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熲、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於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等三十三人。

前面幾篇說過了一二三檔的武將,這篇咱們來介紹四檔的武將。

四擋(61-72):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於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

王鎮惡

王鎮惡(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東晉名將,北海劇(今山東昌樂西)人。前秦丞相王猛孫。年少時因前秦敗亡,關中擾亂,隨叔父王曜南投東晉,客居荊州(今湖北荊沙)。好讀兵書,長於謀略,處事果斷。

王鎮惡初為臨澧令。東晉義熙五年(409年),為東晉中軍將軍劉裕所賞識,任行參中軍太尉軍事,參戰頗多。義熙八年(412年)九月,轉參軍事,加振武將軍,奉命為前鋒,偽稱劉毅從弟劉藩赴任兗州,乘船西攻荊州刺史劉毅。十月抵江陵,令少數人留後樹旗擊鼓,若有大軍後繼,又燒劉毅船艦,襲破江陵,擊滅劉毅。義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奉命與冠軍將軍檀道濟領前鋒北伐後秦,戰無不捷。克洛陽後,見後秦發生內亂,遂乘機趨潼關,次年三月克潼關。秦兵後退據險固守,與晉軍對峙。晉軍乏糧,眾心疑懼。王鎮惡親至弘農(今河南靈寶東北)說服百姓送義租,使軍中有食。八月,領水軍溯渭水西上,於途中擊敗秦將姚強、姚難;旋又乘蒙衝小艦至渭橋,棄船登岸,任舟楫衣糧一併逐流而去,以此激勵部下立功。

王鎮惡身先士卒,眾亦奮勇拼殺,克長安(今西安西北),滅後秦。因功進號徵虜將軍。劉裕南歸後,奉命輔佐其次子桂陽公劉義真鎮守關中。義熙十四年(418年)正月,被中兵參軍沈田子謀殺。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宋徵虜將軍王鎮惡”。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王鎮惡亦位列其中。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西北)人,北齊名將、軍事家。祖父斛律大那瓌,為北魏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父親斛律金。

斛律光年少時期善騎射,以武藝知名,在17歲的時候為高歡所欣賞,任其為世子高澄的親信都督,當時傳號為“落雕都督”。天保三年(552年),斛律光從徵出塞,先驅破敵,多有斬獲,班師後被任命為晉州刺史。大寧三年(562年)正月,北周遣將達奚成興等進攻平陽(今陝西臨汾市),斛律光率步騎三萬擊敗之,追入周境,獲二千餘口,升為司徒。同年,周武帝遣尉遲迥、宇文憲等,號稱十萬大軍進攻洛陽,斛律光率五萬騎兵前往會戰大破之,斬獲三千首級,以死者堆積為京觀,升太尉,又封冠軍縣公。武平二年(571年),北周柱國普屯威、韋孝寬等率步騎萬餘進犯,與斛律光在汾水之北交戰。斛律光大破之,俘虜千餘,又封中山郡公。回師後,又率領五萬大軍出平陽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又別封長樂郡公。其後他又曾多次擊敗北周進犯。後與尚書右僕射祖珽、高緯乳母之子穆提婆不和。

他治軍嚴明,身先士卒,不營私利,為部下所敬重。武平三年七月戊辰(572年8月22日)斛律光到後,被引入涼風堂,由劉桃枝從背後拉住刺殺,時年五十八歲。北周武帝得知斛律光身死,甚至下召大赦境內慶賀。滅北齊後下詔追封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

唐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斛律光亦位列其中。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王僧辯

王僧辯(?—555年10月26日),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右衛將軍王神念次子,南朝梁名將。王僧辯初為湘東王蕭繹中兵參軍,後任平南將軍、左衛將軍、驃騎大將軍、尚書令等職。他智勇兼備,所經戰陣,多獲勝利。梁大寶二年 (551),蕭繹以他為大都督,領軍討伐興兵作亂的原東魏大將侯景,獲勝。王僧辯因功任徵東將軍、江州刺史。承聖元年 (552),他與東揚州刺史陳霸先會師,水陸並進,攻破石頭城(今南京城西),大敗侯景。四年,在北齊的威逼利誘下,迎立北齊扶植的梁貞陽侯蕭淵明為帝,造陳霸先反對,陳霸先起兵10萬,攻入建康,將王僧辯擒殺。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梁大尉永寧郡公王僧辯”。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王僧辯亦位列其中。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於謹

於謹(493年—568年5月5日),字思敬,小名巨彌,河南洛陽人,南北朝時期北魏、西魏、北周名將,戰略家,八柱國之一。鎮南將軍於慄磾六世孫、隴西鎮將於提之子。

於謹年輕時從軍鎮壓破六韓拔陵起義,正光四年(523年),行臺、廣陽王元深北伐,引為長流參軍,破賊主斛律野谷祿等。因通曉鐵勒語,單騎招降西部鐵勒酋長也列河等三萬餘戶。在析郭嶺以也列河為鉺,設伏大破破六韓拔陵。又大破柔然。又討伐河北鮮于修禮、邢杲,太昌元年(532年),從爾朱天光與高歡戰於韓陵山,天光敗,於謹西行入關投奔宇文泰。被任命為閣內大都督,立有大功。大統三年(537年)十月,參與沙苑之戰,進爵常山郡公。拜大丞相府長史,兼大行臺尚書。再遷太子太保。又領軍伐南朝梁,攻克江陵,殺死梁元帝,立蕭詧為皇帝,因功封新野郡公。

宇文覺即位後,進封燕國公,任職太傅、大宗伯,立為三老,參議朝政,官至雍州牧。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去世,享年76歲。追贈原官職,加授使持節、太師、雍恆等二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諡號文。

正光五年(524年),行臺廣陽王元深出兵北伐,於謹擔任長流參軍,於謹和元深打敗了敵軍首領斛律野谷祿等人,並向元深進策,說明武力圍剿只見一時之效,應該以威信平定流賊的道理。於謹單騎進入敵軍當中,以恩信降服西部鐵勒的酋長乜列河等人。最終使他們率領三萬多戶人家一起歸附北魏,解決了北方少數民族流民起義的一大隱患。並運用乜列河等人來引誘破六韓拔陵,設伏擊敗破六韓拔陵。

孝昌二年(526年),於謹又隨元深征討鮮于修禮。並且和行臺尚書辛纂率兵征討南朝梁將領曹義宗。

武泰元年(528年),於謹跟隨太宰元天穆征討河北葛榮起義,平定山東的邢杲,又跟隨爾朱天光打敗關隴起義的首領万俟醜奴,平定了關隴起義。

普泰元年(531年),任徵北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又跟隨爾朱天光平定宿勤明達,另外再討伐夏州賊寇賀遂有伐等人,將他們平定,授任大都督。他跟隨爾朱天光同高歡在韓陵山作戰,爾朱天光戰敗後,於謹就進入潼關。

於謹有智謀,善於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雖然很高,但他更加謙讓。每次上朝參拜來回時,只有兩三個侍騎跟隨而已。朝廷凡是有軍國大事,大多由於謹決斷。於謹也竭盡自己的才智能力,輔佐調和帝室。所以在功臣當中,特別受到委用信任,始終如一,人們也沒有說閒話的。他常教訓兒子們,一定要恬靜謙退。加上他年壽很長,受到的禮遇隆重,他的子孫綿延,都官位顯達,當時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比。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吳明徹

吳明徹(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秦郡人,南北朝時期陳朝名將。南齊南譙太守吳景安之孫,南梁右軍將軍吳樹之子。

吳明徹幼年喪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亂時,秦郡大飢,吳明徹將糧食分給鄰居。承聖三年(554年),陳霸先在京口與吳明徹結交,拜他為戎昭將軍、安州刺史。紹泰元年(555年),隨周文育征討杜龕、張彪。

永定元年(557年),陳霸先稱帝,任命吳明徹為安南將軍,與侯安都率兵征討反抗的王琳。吳明徹曾夜襲湓城,被任忠擊敗。天嘉元年(560年),吳明徹趁王琳新到、壽陽城內人心不穩,發動奇襲,以水灌城,攻陷壽陽。

太建九年(577年)吳明徹北伐,於呂梁大破北齊。太建十年(578年),再度出兵呂梁,包圍彭城,以清水灌城。宇文邕派上大將軍王軌率軍馳援梁士彥,據淮口。吳明徹苦於背疾,難以作戰,為王軌所俘,北周對他以禮相待,封吳明徹為懷德郡公,拜大將軍。不久後,吳明徹因憂憤成疾,死於長安。陳後主至德元年(583年),追封邵陵縣開國侯。

吳明徹十四歲時,感慨父親吳樹去世卻沒有墳地,家中又窮得無力籌辦,就努力耕種。當時天下嚴重乾旱,禾苗莊稼焦枯,吳明徹哀痛悲憤,每次到田裡都大哭流淚,仰面向天訴說苦楚。過了幾天,有人從田裡回來,說禾苗已經重新生長,吳明徹懷疑他說的話,以為是哄騙自己,等到去田裡一看,竟然跟他說的一樣。秋天大豐收,足夠安葬之用。當時有一位伊氏,善於佔測墳墓,對他的哥哥說:“你安葬父親的那天,一定有一個乘白馬白鹿的人經過墳場,這是最小的那位孝子將來大貴的預兆。”屆時果然有這一應驗,吳明徹即是吳樹的幼子。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吳明徹亦位列其中。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韓擒虎

韓擒虎(538年—592年12月26日),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縣東)人。隋朝名將,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

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北周時,任都督、刺史等職,襲爵新義郡公。陳出兵進逼光州,任行軍總管,率軍將其擊退 ,後又屢挫陳師。開皇元年(581年),任廬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廬江,作滅陳準備。開皇八年(588年)冬,領軍為先鋒攻陳,他率五百銳卒夜渡長江,襲佔採石,半日內攻克姑孰,然後進軍新林。隨後入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陳後主陳叔寶。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後封壽光縣公,以行軍總管屯金城,旋任涼州總管。

開皇十二年(592年),韓擒虎去世,年五十五。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韓擒虎亦位列其中。

韓擒虎本名擒豹,據說他在十三歲時生擒過一頭猛虎,於是改名為擒虎。其外甥是隋末唐初名將李靖。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史萬歲

史萬歲(549年-600年11月20日),京兆杜陵人(今陝西西安人),隋朝名將。長於騎射,好讀兵書。15歲隨父從軍。北周武帝時,其父戰死,以忠臣子授開府儀同三司,襲爵太平縣公。北周末,隨上柱國樑士彥攻討相州總管尉遲迥,每戰先登,因功拜上大將軍。隋初,因大將軍爾朱績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隋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遂至轅門請自效。奉命與突厥單騎比武決勝負,馳斬其一勇士,使突厥軍不敢再戰而退。每行軍作戰,身先士卒,善撫部下,將士樂為效力。因其南征北戰,屢建戰功,遭楊素嫉妒誣陷,被隋文帝冤殺。

史萬歲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開皇三年(583年),隋朝秦州總管竇榮定奉命進攻突厥。在竇榮定率軍與突厥軍對陣之時,史萬歲一馬當先站於陣前,史萬歲單騎出戰,僅幾個回合,史萬歲就砍下了敵將的腦袋。突厥首領畏懼,立即引軍逃去。因戰突厥有功,竇榮定表奏朝廷,稱讚史萬歲對隋朝政權的忠誠和作戰之勇敢。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的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亂。朝廷命內史令楊素平江南之亂,令史萬歲為行軍總管。史萬歲領命之後,一路逾嶺翻山跨海過江,前後經戰數百次,攻陷溪洞無數,轉戰千餘里,斃敵不可勝數,其間有三個多月沒有史萬歲的消息,人們都以為史萬歲已全軍覆滅。其實是由於山高水險,道路不通,無法迴音。史萬歲獲勝之後,砍下許多竹筒,將書信置於其中,投入水中任其漂流,這些書信終於傳到了楊素手中。平定江南的戰鬥勝利之後,楊素上書表奏史萬歲之功,楊堅甚喜,賜其家錢十萬,晉升史萬歲為左領軍將軍。

開皇十七年(597年),南寧州(今雲南境內)部族首領起兵反隋,殺隋官吏,氣焰囂張。朝廷立即命史萬歲前往征討。史萬歲率軍一路跨溪越澗,吃盡甘苦,不遠萬里來到南寧州。克服了水土不服、疾病群起的困難,一路進剿七州。行數百里,見當年諸葛亮南征時所立功碑。碑的背面刻字日:“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史萬歲令士卒推倒石碑,大舉向前進攻。史萬歲深入敵境,兵鋒銳利,所到之處無城不摧,先後消滅叛族軍隊三十餘部。叛族首領知難勝史萬歲,提出投降,歸順隋朝。

史萬歲對敵人兇狠,對自己的士卒卻愛惜備至。他帶兵作戰重在提高將士素質,而不重於行伍形式。行軍作戰,常不治營伍,士卒各隨其安,宿營不設警備,因敵懼怕他而不敢輕易襲擾。在與敵人交戰時,史萬歲常常不講形式,怎樣能打贏就怎樣打。因而,帶兵數十年,深得部卒敬佩。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尉遲敬德作為唐初大將,自歸附李世民後,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尉遲敬德同時還有遠見的卓識,如玄武門事變後,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徵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遲敬德純樸忠厚,自歸李世民之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拒絕娶公主一事上,更顯示出高貴的品質。正因如此,後人才將他做為門神,畫圖流傳至今。雖說居功自負是尉遲敬德的不足之處,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了他的的純樸,做事毫無心機。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皆真人大小,尉遲敬德名列其中,位於第七名。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唐右武候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尉遲敬德亦位列其中。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裴行儉

裴行儉(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朝名將、政治家、書法家,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次子。

裴行儉出身“河東裴氏”中眷房,於唐太宗時以明經科考試中選,並得名將蘇定方教授用兵奇術。歷任左屯衛倉曹參軍、西州都督府長史、安西都護等職。在西域時,各國多慕義歸附。後還朝任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餘年,甚有能名。他所創長名姓歷榜及銓注等法,影響後世選才授官的制度。上元三年(676年),出任洮州道左二軍總管、秦州右軍總管,參與防禦吐蕃。調露元年(679年),計俘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以功升任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身兼文武兩職。次年,大破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盡平東突厥殘部。

永淳元年(682年),裴行儉病逝,年六十四。追贈幽州都督,諡號“獻”。裴行儉精通陰陽曆法,善於鑑別人才,所提拔的名將有程務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他擅長草書、隸書。有文集二十卷,並著有《草字雜體》、《選譜》及兵法秘訣四十六條,今已佚。

裴行儉任西域都護時,西域各國大多慕義歸附。後還朝任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餘年,甚有能名。他始創了長名姓歷榜,並引銓注等銓選之法,影響後世選才授官制度。

上元三年(676年),裴行儉參與防禦吐蕃。調露元年(679年),計俘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 。次年,大破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並以反間計逼阿史那伏念等來降,盡平東突厥殘部。

裴行儉善於鑑別人才,其在軍中所提拔的副將,如程務挺、張虔勖、崔智聅、王方翼、蠶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大都成為當世名將。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張仁亶

張仁願(?-714年),原名仁亶,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臨渭區)人,唐朝宰相、名將。張仁願原名仁亶,因與唐睿宗李旦名字的發音相似,故改名仁願。

張仁願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後任肅政臺中丞,檢校幽州都督,擊退突厥默啜可汗的進犯,兼任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唐中宗繼位後,張仁願被召回,授左屯衛大將軍、檢校洛州長史,但不久又被任命為朔方軍大總管,防禦突厥。唐朝張仁願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取漠南,極大的削弱了後突厥汗國的國力。

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拜相,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左衛大將軍,封韓國公,又加鎮軍大將軍。開元二年(714年),張仁願去世,追贈太子少傅。

張仁願築受降城時,沒有設置壅門、曲敵、戰格等守備設施。曾有人問道:“邊城沒有防守設備,行嗎?”張仁願說:“兵貴在攻取,不宜退守。如果敵人打到這裡,應當全力出戰抗擊,敢回頭望城的人都該斬殺,何必設置守備,養成退守的習慣呢!”後來,常元楷接任朔方軍總管,開始修建壅門,議論之人更推重張仁願而輕視常元楷。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郭元振

郭元振(656年-713年),名,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貴鄉(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人,本貫太原陽曲,唐朝名將、宰相。

郭元振出身進士,授通泉縣尉,後得到武則天的讚賞,被任命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又進獻離間計,使得吐蕃發生內亂。在擔任涼州都督期間,郭元振加強邊防,拓展疆域,大興屯田,使涼州地區得以安定、發展,更兼任安西大都護。後來,郭元振因反對朝廷引吐蕃兵攻打娑葛,得罪宰相宗楚客,被誣“有異圖”,險遭陷害。

唐睿宗繼位後,郭元振入朝,歷任太僕卿、吏部尚書,又加封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爵館陶縣男。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郭元振再次拜相,並輔助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兼任御史大夫,進封代國公。不久,唐玄宗在驪山講武,郭元振因軍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後在赴任饒州司馬途中,抑鬱病逝。

郭元振守邊多年,無顯赫武功,以建設、安撫見長,故能“克致隆平”,“安遠定邊”。他“武緯文經”,以誠信對待邊疆少數民族,因而深得他們的愛戴,能化干戈為玉帛,不戰而屈突厥、吐蕃之兵,這就是所謂的“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了。此等邊將,對於保持邊疆穩定、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重要作用。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甘肅臨潭)人,唐代軍事家。因爵封西平郡王,世稱李西平。

李晟原為邊鎮裨將,以戰功累遷至右金吾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封合川郡王。後來,李晟入朝任右神策軍都將。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討伐反叛的河朔三鎮。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華兵馬副元帥。

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平定朱泚之亂,兼任鳳翔、隴右、涇原三鎮節度使、行營副元帥,改封西平郡王。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罷去兵權,改封太尉。

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李晟性疾惡,臨下明,善知部下之長;敢犯言直諫,盡大臣之節;治軍嚴明,賞罰必信。在作戰指揮上,不畏強敵,善激勵士氣,團結友軍,謀定後戰,身先士卒,臨敵應變,政治攻心與軍事打擊並用,因而能克復長安,立不世之功。史書稱他“器偉雄才”,“長於應變”,為維護唐王朝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789年(貞元五年),唐德宗命人將李晟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晟亦位列其中。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就有李晟。

宋代武廟七十二將介紹(61-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