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說:燃燒的情書

劉玉廣(笑著歌 笑點)

「原創」小說:燃燒的情書

“小麗、汪小麗,來信了,來——好——多信——”

中午正下班時間,負責收發信件報刊的,性格開朗、直爽,愛笑,熱心腸的張大芳的一嗓子,除了喊來了汪小麗,幾乎同時喊來了全車間的姐妹們。腿腳快的,早把張大芳圍在了中間。

“好多信?有多多”?

“是不是都是小麗的兵哥來的”?

……

張阿姨緊緊捂住胸口的一個布包:“人家小麗的信,你們激動什麼?”張阿姨故意逗大家:“有能耐,也去找一位這樣的兵哥”。

“誰不想啊?是不是姐妹們?”一向潑辣、愛說、敢說的李珊妹大聲說:“我們這不是為小麗高興嗎?大家說是不是”?

幾乎異口同聲:“是——”

這時,內向、溫柔、含蓄、漂亮的小麗,有些羞答答地擠了進來。

張阿姨一把拉她到身邊:“你瞧瞧,大家差點把你兵哥的信搶跑了。”說著,她打開好看的繡有鴛鴦圖案的大紅布,拿出用紅線繫著的一撂足有20多封的信,雙手遞給汪小麗:“給。真讓人羨慕啊”。

「原創」小說:燃燒的情書

“哇,這麼多?”姐妹們驚叫地叫起來。

“小麗也太幸福了。”有人滿臉的羨慕。

李珊妹大聲說:“我要是遇到這麼痴情的人該多好哇”。

“小麗,讓你那位兵哥哥,給珊妹介紹一個?”張阿姨笑著說。

“小麗姐,給我們都介紹一個吧”?

……

汪小麗的臉紅成了一個。在張阿姨的幫助下,她好不容易才逃脫人群,快步跑向宿舍。

身後,是一陣歡樂的笑聲。

雖說事情發生在八十年代,但每每想起說起,汪小麗心中都是滿滿的幸福。

汪小麗是這家大型、權威期刊雜誌印刷車間技術員。她的男朋友,也就是來信的那位兵哥,是她從小學到高中的同學。高中畢業後,她分配進了印刷廠,他報名當了一名海軍戰士。他們是分別時悄悄確定的戀愛關係。

小夥子叫徐勇,非常上進。他很快入黨,入伍第3年考上了軍校。畢業後,他主動要求到了祖國最南邊的島礁當了一名副連級“礁長”。他的信念:為國守過南大門,一輩子值得和自豪!

當時,他所在的礁很小,十幾個人,沒有淡水、蔬菜、電燈、電視等,有的就是四周一望無際和永遠怒吼不止的茫茫大海及奔騰海浪。人員幾個月輪換一次。守礁時,由於沒有任何文化娛樂活動的條件,除了完成多科目訓練任務和值勤站崗外,其餘時間就顯得非常單調,枯燥。那些日子,除了看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書、大家互相講故事,然後就是寫信。

信,要幾個月收到和寄出一次,所以都是一封封地寫,然後積攢著一塊寄出去。姑娘們的來信,也是一封封地在基地收藏著,等他們下島或有大型補給船來了帶來。

徐勇在信中寫海說海,寫兵說兵,儘管都是以非常高興、自豪的口吻寫的,但汪小麗還是從中感受到了守礁官兵的艱辛、艱苦。她除了訴說思念外,經常給他寄上供手電筒用的大容量電池、消炎藥、風油精、奶粉、口香糖和很多書、雜誌。她知道,除個別物品外,大部分東西他都與戰友們分享了。事後,她說:“守衛祖國南大門,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啊”。

徐勇的第一次集中來信,就把張阿姨驚著了。她不明白為什麼會一次有這麼多的信。她把小夥子當“情種”了,認定了小麗交上了一位重情重義的痴情漢子。她拿起電話,想叫汪小麗來取,還沒說話 ,突然又放下了。這樣的小夥子打著燈籠難找,應該讓姑娘們見識見識,就照小麗這樣子找對象。想到這裡,她找來一根大紅的紅線,把信系起來,用一塊繡有鴛鴦圖案的紅布包好,專門送到車間。

那一次,可想而知,車間的姑娘們同樣被驚著了,那是一種怎樣的熱鬧啊。從此,只要汪小麗的男朋友——兵哥來信了,張阿姨都會大張旗鼓地送信到車間。每每,車間都是熱鬧非凡。

印刷廠劉書記,請小麗給大家講講她與兵哥的戀愛故事,講講海軍戰士守礁的故事。最怕在這麼隆重場合講話了,但扭不過拗不過,她只好硬著頭皮走上了廠禮堂,平生第一次在近百人面前講話。

她幾乎沒講什麼戀愛情節,講的都是礁盤上戰士們與淡水、與青菜、與電視、與“太陽花”的故事。最後,她說:“徐勇,值得我愛。”全場鴉雀無聲,接著是如雷的掌聲,差點把禮堂的頂棚掀去。

「原創」小說:燃燒的情書

全體感動得眼淚嘩嘩。

劉書記,是位轉業軍人。他神情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安寧地工作和生活環境,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最可愛的戰士在邊防、海防站崗放哨”。

劉書記接著說:“我建議兩件事兒。第一,以全廠的名義,定期為徐勇所在部隊捐贈圖書和雜誌;第二,請徐勇同志牽媒,為咱們廠還沒有戀愛對象的姑娘們介紹小夥子”。

“好——”劉書記話音剛落,全體報以熱烈掌聲。

消息傳到了雜誌社,劉書記的兩點建議變成了雜誌社的3點建議。新增加的,是雜誌社為改善守礁官兵的文化娛樂活動,每年捐贈一批文化娛樂用品。

守礁部隊黨委,以全體官兵的名義寫來了感謝信。

汪小麗讓徐勇牽頭,一年時間,讓近10對男婦青年成為了戀人。

“這傢伙,以後,我不得用麻袋裝信啊?”張阿姨樂得嘴都合不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