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籍華人有多少?

邵世敏

俄羅斯籍華人不到3萬。在俄羅斯居住的中國籍華人不到20萬。前者3萬是俄羅斯公民,後者20萬是中國公民。

為什麼俄籍華人會那麼少呢?

因為俄羅斯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尤其是對華人的歧視。中國人在俄羅斯工作生活。自身的正當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所以。去俄羅斯的華人很少。



楊朱學派

 新時期在中俄合作框架下,旅俄華僑華人人數不斷增多,遍佈俄羅斯各大城市及村鎮,他們逐漸發展壯大,組建華僑社團,開展經濟文化活動,在俄羅斯的農業、商業、建築業等各個領域揮灑著汗水,為俄羅斯的市場繁榮、經濟振興注入巨大活力,同時也為祖(籍)國的發展建設作出了貢獻。

  一、赴俄原因

  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中蘇關係逐漸走向正常化,兩國關係從此進入一個新時期。80年代末,前蘇聯企業獲權與中國合作伙伴直接建立聯繫,並從中國進口勞務,伴隨中俄關系的開啟,前往前蘇聯遠東地區務工的中國勞務人員開始增加,在旅遊和邊貿的推動下,大量的中國人湧入前蘇聯。

  新時期旅俄華僑大規模湧入俄羅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治因素。中俄兩國政府恢復正常關係以來,進一步加強睦鄰友好與雙邊合作。兩國政府不斷出臺促進彼此開放的政策、措施,赴俄羅斯各地經商、旅遊、求學的中國人數不斷上升,形成了中俄歷史上又一次華僑赴俄高峰期。二是人口因素。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稀少。1991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僅有1.3人。近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外流人口加劇,現有勞動力無法滿足遠東大開發的需要。中國人口稠密,勞動力過剩,為填補俄羅斯勞動力短缺提供了便利條件。三是經濟因素。蘇聯解體引發社會的激烈動盪和經濟危機。2014年,俄羅斯遭受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創下盧布匯率15年來的最大跌幅,盧布對美元的匯率暴跌了85%。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實現長期、快速、持續發展,商品種類豐富,市場經濟繁榮。巨大的反差推動了邊境貿易、赴俄經商及旅遊業的興起。俄羅斯實現快速發展經濟的目標,為兩國的經貿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四是地緣因素。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比鄰而居,有4300多公里的邊境線,黑河、綏芬河、滿洲里、東寧是赴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快捷。

  二、赴俄人數及行業分佈

  (一)人數。

  在俄羅斯的大街小巷經常看到中國人的身影。那麼在遠東地區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呢?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人在俄羅斯的人數一直沒有定論,由於華僑人口流動性大,中俄雙方都缺少公認的準確統計數字,加上雙方的統計方法存在差異,眾說紛紜。1989年遠東的中國常駐人口為1742人。1991年前蘇聯解體之前,有華僑900餘名,俄籍華人及後裔68萬名。1993年12月16日 \n,俄羅斯頒佈了主席團“關於俄羅斯聯邦吸收和使用外國勞工的命令”,規定了聯邦移民局從其他國家吸收勞工的定額。1993年12月29日,簽署了俄羅斯與中國兩國政府間關於公民旅行簽證的協議。受這些政策影響,赴俄人數逐年增加。2000年,遠東總人口為720萬,常住的中國人口約為25萬,約佔遠東總人口的3%。2001年,遠東地區的中國常駐人口為23.7萬人。2002年,遠東地區的中國人有25萬-30萬人。2006年,據俄羅斯的官方統計,中國合法勞務人員201835人,其中20%在移民局合法登記,2007年下降到15.3%。有78%的中國人住在城市或小城鎮。

  中國工人在遠東地區

  單位:人

  1993199519971999200120052006

  濱海區732983496964637496391557810386

  阿穆爾區69369966397331236464529

  哈巴邊疆區27953251819973125436122483

  ЕАО327542550684770

  (二)行業分佈。

  華僑中除部分留學生和國內公務人員外,大多是個體商務和勞務人員。他們或經營日用商品,或從事農業種植、森林採伐、建築施工等工作。華僑大多分佈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託克、伊爾庫茨克、赤塔、阿穆爾州等地,一些較小的城市和村鎮也有他們的身影。

  每年春節過後,中俄邊境地區綏芬河、黑河、滿洲里、東寧的口岸聚集大量中國勞工。他們像候鳥一樣春去秋回,秋季過後,他們帶著血汗錢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2000年中國勞務人員在俄羅斯外國勞務總數中所佔比例下降為12.3%,表明旅俄華僑職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不再僅僅是作為勞務人員出現。

  中國人在遠東從事行業的結構

  單位:%

  行業20022005

  經商7064

  餐飲16.64

  建築4.88

  工業1.24

  2012年4月以來經黑龍江省各口岸前往俄羅斯的中國勞務人員數量持續增加。據口岸工作人員介紹,結合往年情況分析,赴俄勞務人員出境潮將持續到5月初結束。往年勞務人員主要以建築和種植業為主,而今年赴俄勞務人員擴大了務工渠道,部分勞務人員向餐飲等服務性行業拓展。近年來,出境從事勞務人員數量同比大幅減少,2014年,從綏芬河、黑河、滿洲里口岸出境的勞務人員每天僅有幾百人,不到往年的一半。這是因為俄羅斯盧布貶值,務工人員拿到手裡的工資(盧布)不斷縮水;俄羅斯經濟蕭條,購買力下降,加上俄羅斯逐年減少對外國勞務簽證配額,對外國勞務人員的要求逐年升高,辦理勞務簽證費用逐年上升。

  1.農業。

  赴俄羅斯從事農業的華僑主要分佈在俄遠東地區。蘇聯解體至今,農產品玉米、大豆產量下降,農產品市場供應不足,勞動力資源短缺難以滿足經濟與市場的開發需要,這為華農赴俄提供了發展空間。黑龍江利用地緣和資源優勢,推動對俄農業開發合作。對俄合作勞務輸出人員從事開墾荒地、農業蔬菜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來自農業大國的中國人是種植業的行家裡手,他們手腳勤快,採用耕種栽培法,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受到俄羅斯人的青睞。2011年,有2000多名中國人在克拉斯諾達爾斯克邊疆區從事農業,他們總共租用大約1650公頃土地。第一批中國農民在“曙光”農場一炮打響,俄羅斯報紙為此發表了主標題為《怎樣才能使蔬菜的產量提高三倍?》副標題為“用中國農民取代俄羅斯農民”的長篇文章。高額的利潤,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俄羅斯淘金,如今中國人種植的蔬菜幾乎覆蓋了整個俄羅斯市場。

  近幾年中國農場在俄羅斯的範圍越來越大,就連離邊境幾千裡的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郊外,都有中國的農場。僅黑龍江省黑河市北豐農業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黑河市遠耕農業經貿有限責任公司等14家對俄合作企業在俄開發土地面積就達115萬畝,帶動境外勞務輸出657人,年創勞務收入2401萬元。黑龍江農墾北大荒集團正在俄羅斯濱海區援建“新友誼農場”,規劃200萬畝。2014年,黑龍江省境外農業經營主體160家,境外農業已遍佈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阿穆爾州等8個州(區、共和國)。境外農業合作帶動了大批赴俄勞務人員。

  2.建築業。

  3.商業。

  1993年,黑龍江省開放了21個邊境口岸,方便了中俄兩國商貿往來,拉動了邊境地區的旅遊貿易。據統計,在1988—1993年五年時間裡,口岸出入境人員高達400多萬人次。在俄羅斯經商的華人很多,尤以浙江、福建、廣東和河北人為多。在俄遠東地區布拉戈維申斯克的“扎巴”“華府”“勞動大街47號”“友誼水果批發市場”,在哈巴羅夫斯克的“維拔”市場,在納霍德卡的軒轅商業街以及烏蘇里斯克中國大市場到處都可看見華商忙碌的身影和他們經營的中國產品。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又一個華商集中的地區。20世紀90年代初,10萬名“中國倒爺”進入莫斯科,他們擺地攤、沿街叫賣出售商品或者租賃攤位,用旅遊鞋、運動服、大大泡泡糖等俄羅斯民眾喜愛的商品換取國內短缺的毛皮、望遠鏡、呢製品。在莫斯科市北“唐人樓”,莫斯科集裝箱批發大市場、莫斯科市區南部的大環路旁邊“艾米拉”大市場都是華商集中的地方。

  距離莫斯科較遠的新西伯利亞地區也有華商的足跡,在新西伯利亞附近的阿爾泰邊疆區巴爾瑙爾市宇航街59號大市場裡,擺滿了中國商人承租的攤位,服裝鞋帽、電器、燈具品類齊全,鼎盛時期有600-700多名中國商人在那裡經商。一些華商全家遷往俄羅斯,子女在俄羅斯學校上學,已經在那裡購買了房屋、汽車,還有許多商人租住房屋。他們大多數人都從擺地攤,出售服裝、小百貨、食品等小本生意開始,積累財富後投資擴大產業或轉型其他產業。

  在俄羅斯各大城市都有華商經營檔次不同的中餐館,如布拉戈維申斯克的“亞洲賓館”和“五一飯店”,那裡不僅是中國人鍾情的地方,也是俄羅斯人住宿、餐飲的好去處,頗負盛名。在俄羅斯比較著名的有哈巴羅夫斯克市十月革命60週年大街的北京飯店、符拉迪沃斯託克海邊山坡上的渤海大酒店。在遠東濱海邊疆區符拉迪沃斯託克,大約有1.8萬中國移民,其中近三分之二從事餐飲、服務、房地產業等。在猶太自治州首府比羅比詹市,中國人開的飯店佔40%以上。

  華商們不僅僱傭自己的同胞,還僱傭許多俄羅斯工人,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華商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圍繞著餐飲業,又形成了許多配套的服務產業,如華僑在租賃地種糧食、蔬菜,做粉條、豆腐、生豆芽、養蘑菇等。華商還經營超市、房地產、中介公司、運輸公司等。在海參崴到烏蘇里斯克沿線有許多華商經營的大巴,從事運輸工作。華商還涉足旅遊服務業,如聖彼得堡華僑國際旅行社等。近年來,華商經營的種類也發生變化,由原來單一的服裝鞋帽、蔬菜水果等擴大為農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小家電、廚衛用品等。新世紀以來,許多從事中俄貿易的華商一改創業之初的羸弱,開始走大企業、大商場、超市的發展路線,向著大規模、集約化、發展模式邁進。

  4.留學。

  上世紀60年代,中國最後一批赴俄留學生撤回國內後,中俄雙方停止互派留學生工作。80年代後期,隨著中蘇關係正常化,教育部開始恢復同前蘇聯互派進修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工作,赴俄留學人數不斷增多。早在1989年,中俄邊境地區的黑河學院就率先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高校進行互派學生、互派教師的工作。

  隨著中俄之間經貿快速發展,急需大量懂俄語及熟悉俄羅斯國情的翻譯,促使大批中國人赴俄留學。由於俄羅斯有為數眾多的名牌高校,加上低廉的留學費用,得到了中國工薪階層的青睞,赴俄留學人數逐漸上升。2013年11月2日新華網報道,目前在俄中國留學生總數約為2.5萬人。根據2012年12月簽署的《中俄人文合作行動計劃》,兩國將擴大留學生交流規模,鼓勵兩國青年到對方國家教育機構學習。到2020年,兩國互派留學生總人數將達到10萬人次。其中中國派5萬名學生到俄羅斯學習當地科學、技術、文化、語言和藝術。

  三、旅俄華僑華人的文化活動

  (一)華僑華人社團組織。

  隨著華僑人數的增多和經濟作用的增強,華僑的地位逐漸提升,逐步形成華僑社區。華僑按照在國內的習俗過年過節,參加各種文化活動。華僑社區文化的形成,促進華僑社團的發展。華僑按照業緣、血緣、地緣等組建大大小小几十個華僑社團組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旅俄華僑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莫斯科華僑聯合會、莫斯科中華總商會、俄羅斯遠東中俄工商聯合總會、俄羅斯沿海邊區華僑商會、華僑婦女聯合會、華僑藝術家協會、中國博士生聯誼會,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哈巴羅夫斯克等地還建有各種分會。20年來,華僑社團在為華僑提供幫助,凝聚華僑力量,促進文化交流,提高華僑地位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二)華文媒體。

  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莫斯科就有中文尋呼臺、中文手機、中文電話卡、中文衛星電視等。1992年俄羅斯出現最早的老華僑創辦的中文報紙《中俄信息報》;1995年,留學生創辦了俄羅斯第一家自負盈虧的中文報紙《路迅》; \n1996年華僑創辦《唐人街》。到2007年,全俄共有7家華僑報紙、2家華僑網站和2家華僑尋呼臺。如今,俄羅斯僑報有許多,僅莫斯科就有十幾種中文報紙,影響較大的有《世紀日報》、《龍報》、《莫斯科華僑報》、《莫斯科華商報》等,《路訊參考》、《莫斯科晚報》、《俄華時報》、《捷通時訊》和俄文僑報《中華消息報》,羅賓網和大大發商務諮詢網等中文媒體陸續出現。

  中文報紙已經在北起聖彼得堡,南至圖拉、羅斯托夫,東起符拉迪沃斯託克,北至烏克蘭的基輔和白俄羅斯的明斯克等城市建立了發行點或通訊站,形成了一個覆蓋俄羅斯主要城市並輻射到一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發行網絡。這些中文報紙在宣傳中俄兩國的政策方針、介紹國情、傳遞資訊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華文媒體是在俄華商瞭解我國國內及俄羅斯當地時政新聞、互相傳遞商務信息、增進民族認同的重要渠道之一。

  (三)中俄通婚。

  從沙俄時期至今中國人入俄籍者較少,絕大多數的旅俄華僑屬短期居留,取得俄羅斯國籍及長期居留證的華僑很少。由於華僑加入俄籍的主觀願望不強烈,賺錢回家幾乎是那裡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願望,對俄羅斯社會缺乏安全感,加上俄方並未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接納華僑入籍,從1992年到2003年莫斯科市獲得俄羅斯國籍的華人只有36人,原因是中俄通婚。

  統計數據顯示,從1992年到2006年的15年間共有1.7萬名中國公民移居到俄羅斯永久居住。永久居住既包括加入俄籍者也包括獲得長期居留權的人,平均每年僅千餘人。在濱海邊疆區,1995年年初取得長期居留證的華僑只有20餘人,到1999年底,人數增加到40餘人。在阿穆爾州,1991-1996年,有99名中國人取得長期居留證,15人取得俄羅斯國籍,還有28人與俄羅斯公民通婚。這期間,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有170名中國人取得長期居留證。1992-1997年,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締結了27樁跨國婚姻,在此基礎上,有25位中國公民提出長期居留申請。在猶太自治州,1998年只有4位中國公民與俄羅斯姑娘締結婚姻,並獲得長期居留證。20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學者關於華僑與俄羅斯人締結婚姻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因與俄羅斯人締結婚姻關係而加入俄籍的華人,在莫斯科有2.8%,在哈巴羅夫斯克有4.4%,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有3%。中俄通婚中大多是中國男性娶俄羅斯女子為妻,這是由於中國男人吃苦耐勞、家庭責任感強,常常獲得俄羅斯姑娘的青睞。

  最新的《俄羅斯聯邦國籍法》草案對獲得俄羅斯國籍的基本條件做了重大修改:與俄羅斯公民結婚時間超過3年,及在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對俄羅斯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在俄羅斯境內只要住滿1年,就有權申請俄羅斯國籍。新國籍法進一步限制外國人申請入籍和長期居留。

  四、旅俄華僑華人對住在國俄羅斯的貢獻

  華僑吃苦耐勞,在俄羅斯遠東開發中付出辛勤的勞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是補充俄羅斯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據專家估計,由於開發需要,每年俄羅斯需要大約70-80萬外國勞動力。而中國每年大量前去俄羅斯的季節性華工正好填補俄羅斯勞動力市場的空缺,補充俄羅斯市場的勞動力。二是補充了俄羅斯商品短缺的問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出現嚴重困難,由於俄羅斯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紡織用品、蔬菜等民用產品嚴重短缺,加上盧布下跌,居民生活困難,消費水平下降。華商通過中俄貿易為俄羅斯居民提供貨優價廉的生活必需品,緩解了俄羅斯人日常生活面臨的困難。現在大部分俄羅斯人都認為,華僑為他們度過艱難歲月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俄外交部駐赤塔州的代表曾說:“如果把這裡的中國人都趕走,那麼70%的老百姓都將穿不上褲子。”2003年,由於中國“非典”疫情,6月4日,俄方臨時關閉11箇中俄邊境口岸,封鎖邊境,中國貨物無法入境,俄羅斯自產的生活用品供應緊張,引發遠東地區物價飛漲,俄羅斯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老百姓怨聲載道舉行示威遊行,要求政府允許中國貨物進入俄國海關。“非典”讓俄羅斯人明白中國人在遠東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三是促進了俄羅斯經濟,特別是俄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對於遠東地方政府來說,中國大市場每年上繳的各種費用,成為補充當地預算收入的重要來源。烏蘇里斯克市政府僅從一箇中國市場收取的攤位費每年就高達150萬美元。該市副市長曾經說過,市政府之所以能夠保證公務員開支,主要就是依靠從中國大市場得到的收入。華商的經濟活動滿足了俄國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填補了俄遠東地區勞務市場的空白,為俄羅斯的市場繁榮、經濟振興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新時期,在中俄合作框架下,旅俄華僑華人人數不斷上升,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他們心繫祖(籍)國,情牽故土,不僅對住在國作出突出貢獻,還為祖(籍)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發揮著橋樑紐帶作用。


海天壹色

在俄的中國人很多,大概長期居留俄羅斯的有10萬人左右。其中以莫斯科為最。我指的是長期居住的,不包括旅遊和短期商務人員。在俄華人多是底層的“倒爺”。我暫且稱他們為倒爺,是因為多是倒騰小買賣的人員。而且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些人員都是走私人員或者走私活動參與者。利用這些灰色地帶掙一些錢,把中國的服裝和小商品倒騰過去然後在俄羅斯的自由市場進行銷售。他們生活非常辛苦,幾乎很少和外界接觸。接觸最多的是和俄羅斯的少數民族接觸,比如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塔吉克斯坦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這種現象也叫底層現象,也是眾多華人的生活狀況。這種外國人能在自由市場賣貨也只有這些東歐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可以有的奇葩現象。比如咱們在國內很少能看見歐洲人在咱們的自由市場做生意。所以說按照本人在俄從事刑事民事法律法律翻譯你在俄羅斯想找一箇中國人律師,醫生 ,政府工作人員等都很難找到。但是隨著留學生越來越多中國人在俄的文化層次會提高,但是想進入主流社會可能還要等二代人。實際上在俄羅斯的華人在主流社會的份額也是幾乎為零。目前還沒有一個主流社會人物聲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因為本身俄羅斯就不是移民國家,俄羅斯和中國人混血的二代在俄羅斯都稱為俄羅斯人。如果他們持有俄羅斯護照的話。


ba巴扎zar

目前,中國人進入俄羅斯每年約250萬500之間,但中國人只生活在5000萬長期在俄羅斯。俄總統副主任謝爾蓋·普里霍季科援引“相當可靠”的資料,中國公民居住在俄羅斯的總人數不會超過20萬元。


在俄羅斯,中國人的職業相對集中在貿易,建築,農業和餐飲業。少數中國商人在俄羅斯成立了小工廠或公司,但沒有太多的力量。目前,個體商販佔了多數人在俄羅斯和中國。



呵呵,鬼回答。俄羅斯和中國在服務人員只有個別貿易商的數量。根據中國和俄羅斯政府之間達成的協議,中國 勞動服務公司 根據與俄羅斯企業簽訂了 俄羅斯勞務 輸出合同,一般只有輸出。據俄羅斯“遠東報”披露,近年來的數據,中國和俄羅斯的約100萬至2億美元勞動合同金額的出口,在俄羅斯年末人數只有約100萬至120萬的。從數據上看, 俄羅斯法律 的活動範圍內的絕大多數中國勞工,未返回長期居住。

除個別貿易商和勞動者在最近幾年,中國學生在 俄羅斯留學 的人數都在增加,在遠東地區的學生數千人,俄羅斯各地的數量更多一些。


盛世白公

俄羅斯生活的華人依據有關資料,說大概有40萬人。大多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也就是我們說的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他們多以經商的名義在地方創辦企業,與地方俄羅斯人一道經商、打工、種地賺錢。加入俄羅斯籍的極其個別。

目前的狀況,加入俄羅斯籍的華人移民很少。他們之所以加入俄羅斯籍不是因為俄羅斯富有,也不是因為俄羅斯科技文化先進,而是因為與俄羅斯族人通婚需要定居俄羅斯或者需要繼承在俄羅斯的遺產而加入。


錦繡中華一捧土

俄籍華人就是加入了俄羅斯國籍的中國人(注:曾經是中國人),現在已經變成俄羅斯人了。

那麼俄籍華人有多少了?

據某網友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俄羅斯華人人口為28943人。


其實還有很多沒加入俄羅斯國籍的中國人在俄羅斯經商,據說大概有幾十萬人。

題外話:不管俄羅斯有多少俄籍華人,俄羅斯都不會出現唐人街,因為俄羅斯政府不允許。聽說俄羅斯民族主義嚴重,有光頭黨,經常欺負華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人燈火

小時候生活在東北,很靠近俄羅斯,很小的時候還曾見過有俄羅斯的車隊從家門口經過,那是第一次近距離的看俄羅斯老毛子,我們那都這麼叫他們。

中學時學校裡還開有俄語課,我的一個堂哥就學的俄語。據說那邊生活用品很缺,什麼秋衣秋褲都得從咱們國家進,所以不少人會去那邊做生意。

有多少俄籍華人無法統計,但加入俄籍應該不容易。要求很嚴,要經過俄語考試,還要有多少年的居住和正式的工作,俄羅斯很排外的,不像以前娶個毛子老婆就能加入。


淺小篆




用戶49265242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