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泡腳太舒服停不下來?五個雷區不要踩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腳先衰”。身體老化首先從腳開始,因此養生必先養腳,養腳延緩衰老。足浴對身體保健大有裨益,尤其在冬季十分適合,寒冷的天氣,人們戶外活動減少,全身血液循環減慢,人體各種器官功能下降,溫水足浴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變得暖起來。尤其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足浴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但是,很多人一旦泡腳就停不下來,其實這是不對的,今天就來聊聊泡腳這些事!

泡腳的五個雷區你不要踩!

1、時間越長越好?

足浴時間太長,雙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相對缺血,尤其老年人,有可能因腦供血不足而感到胸悶、頭暈,甚至昏厥。若在足浴時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2、水溫越燙越好?

天冷泡腳太舒服停不下來?五個雷區不要踩

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血管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易引起心、腦、腎臟等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同時,針對皮膚溫度感覺減退者,如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的患者更要注意,由於對外界刺激不敏感,容易引起燙傷。

3、晚飯後立即足浴?

飯後1小時內不宜足浴。因飽食後,人體內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此時立即足浴,使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從而減少胃部血液的供給,影響消化吸收。

4、小兒長時間足浴?

不少家長喜歡給小兒足浴以強壯身體,但長期足浴,尤其是3歲以內小兒,並不太合適。因足弓在兒童時期開始形成,如果常用熱水給小兒足浴,足底的韌帶會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容易導致扁平足。

5、足浴器具一家共用?

有腳氣者足浴時,最好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用後丟棄,避免傳染給家人。足浴器具用後每天最好在陽光下曬乾,防止細菌滋生。

天冷泡腳太舒服停不下來?五個雷區不要踩

健康足浴,八大細節要注意

1、器具選擇。足浴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能讓雙足舒服地平放。或使用市面上的專用的全自動按摩足浴器具。

2、最佳時機。以晚上9~10點三焦經當令時足浴為佳,中醫曰:“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此時足浴可疏通經氣,調和全身氣血,促進水液代謝,使身體得到放鬆和調整,為睡個好覺做準備。

3、先預熱。足浴前,先用蒸汽燻蒸足底部 5分鐘,後再調溫浴足。

4、配合按摩。足浴時,以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捏腳或搓腳等,效果更佳。

5、水量。水要沒過踝部,若能浸泡到小腿最好,可邊泡邊搓雙腳。

6、時限。時間不能太長,一般20~30分鐘為宜。

7、水溫。水溫一般維持在 38℃至 43℃為宜。

8、足浴以微微出汗,或無汗、但感覺全身溫暖為宜。

足浴好處多,還能治病

足浴療法分為普通溫水足浴療法和藥物足浴療法。足浴療法由於從皮膚給藥,相對比較安全,不過,足浴療法亦需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選藥,根據體質、病情等因素,選用不同的藥物。

感冒失眠?這五種常見病試試足浴

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多因感受外邪,肺衛功能失調所致。足浴能宣肺疏風,散熱發汗排邪,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及預防感冒的復發。

失眠

怕冷

一到冬天,有些人手腳冰涼,穿再厚都暖和不起來;晚上睡覺,被子蓋得比別人多,被窩卻通宵冰冷。中醫認為,怕冷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所致。足浴能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並可配合按摩湧泉穴,以增強療效。

月經病

月經病以“寒”、“瘀”為主要的病因病機,足浴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調和氣血。並可配合按摩三陰交穴,以增強療效。

骨關節病

骨關節痛病人多數對氣候敏感,尤其秋冬季。中醫認為,骨關節病主要是由於風、寒、溼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所致。足浴能祛風散寒,通絡止痛,改善骨關節部位血液循環,若配合適當按摩患部,效果更佳。

花椒也是足浴好物?還有這四種

1、艾葉

艾葉,性溫、味苦、無毒,歸肝、脾、腎經,有溫經、止血、安胎、祛寒、止痛、除溼等作用。泡腳用量一般30~50 克。

2、紅花

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等作用。泡腳用量一般10~15 克。

3、生薑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等作用。泡腳用量一般30~50克。

4、桂皮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性大熱、味甘辛,歸心、肝、脾、腎經,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等作用。泡腳用量一般10~15 克。

5、花椒

天冷泡腳太舒服停不下來?五個雷區不要踩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經,有溫中散寒、除溼止痛、芳香健胃、殺蟲等作用。泡腳用量一般15~30 克。

足浴時,上述藥材可以單味或聯合用藥。需要注意,並不是將藥材直接放入熱水中泡,而是需要先煎煮藥材,使有效成分溶入水中,後足浴。具體操作:取適量中藥材,將其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煮30分鐘左右。待藥液冷卻至 40℃左右,或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足浴。

福利放送:十個足浴方請收藏

1、感冒足浴方

荊芥穗、桑葉、菊花、桔梗、白芷、蘆根、牛子各20g,生薑30g。

2、失眠足浴方

夜交藤、生地黃、百合、合歡皮各30g,桂皮10g,丹皮15g。

3、頭痛足浴方

菊花、鉤藤、川芎、蔓荊子、白芷各20g。可加入適量白酒,以增強祛風通絡作用。

4、月經失調足浴方

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桃仁、紅花各20g。

5、乳腺增生足浴方

玫瑰花、柴胡各15g,白芍、丹參、香附各20g。

6、痛經足浴方

艾葉、乳香、沒藥各30g,香附、白芍各20g。

7、足跟痛足浴方

千年鍵、皂角刺、五加皮、三菱、莪術各30克。

8、強腰壯骨足浴方

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川芎、當歸、生地黃各20g。

9、益氣溫陽足浴方

黃芪、生薑各30g,桂皮15g。

10、強身健體足浴方

白朮、茯苓各30g。

專家介紹

天冷泡腳太舒服停不下來?五個雷區不要踩

鄧 聰

醫療專長: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內科、婦科、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對亞健康進行“中醫體質辨證”,運用“中醫傳統療法”調治,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出診時間:週二、週三、週五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