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58669320304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因為牽扯到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皇朝的核心制度。
宰相,是古代中國輔助君王的最高級別行政官員的通稱,並不是特定朝代的特定官名。在周朝,宰相的官名叫做太宰,秦漢則為相國和丞相。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唐朝和宋朝的宰相則稱之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元朝又恢復為丞相,到明清從制度上不再設立宰相,現實操作中,明朝公認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清朝以軍機大臣為宰相。
可以說,中國上下五千年,中原王朝就沒有一個朝代真的有“宰相”這個官名,但是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官員被皇帝和其他人認為是在承擔“宰相”的職責。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在上面這句話中,我留下了一個缺口——中原王朝。因為離開了這個限制的話,還真有一個朝代,有“宰相”這個官,這就是和宋朝做了一百年兄弟之國的遼朝。遼朝特立獨行的設立了南北宰相府,每個宰相府都有左右宰相,輔助南北院大王來管理政務。
解釋完了宰相,再來說說相國和丞相。相國原名為相邦,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國中百官中最高者,一般來說是君主的親信或者貴客,輔佐君主處理政務。像呂不韋在秦國就曾經擔任過相邦的職位。
而丞相則開始是秦國的官名,位在相邦之下,有左右丞相,輔助相邦處理政務。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這就說明在秦國,相邦和丞相是同時存在的。後來秦統一了六國,而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所以也繼承了相邦和丞相的職官名稱。但是因為漢高祖的名字叫劉邦,為了避諱,就把相邦改成了相國。
漢朝的第一任相國是齊王韓信,而第一任的丞相是蕭何。韓信是諸侯王,而蕭何只是侯,由此也可以看出,漢朝相國的地位是何等的尊貴,居然是以諸侯王來擔任的。後來韓信因為謀反而伏誅,漢高祖就把蕭何從丞相提拔為相國,但是乾的事情還是一樣的。從此以後,漢朝就再沒有相國和丞相併存,往往就是先幹著丞相,等有功之後,提拔為相國以表示尊崇——其實是換個官職名稱還做同樣的事情。
漢朝之後的相國就非常少了,直到東漢末年,董卓進京之後,專橫跋扈,威逼天子,讓漢獻帝封他為相國、尚父。到後來桓玄叛晉,劉裕篡晉,也都是先讓晉朝的皇帝封自己為相國。可以說,自從西漢之後,凡是做過相國這個位子的,不是權臣,就是想篡位的。正常的政治秩序中,已經沒有了相國的位子。
於是漢朝之後,丞相就成為了人臣的頂點,像諸葛亮和陸遜都是以丞相的職位在各自的國家統領百官。而因為丞相權大,到隋朝就把丞相的職能一分為三,分別為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於是丞相這個職位也就漸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直到元朝和明朝早期,才短暫的有所恢復,而丞相的終結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因為胡惟庸案廢丞相制度,並且嚴令後世不得再設丞相。至此,無論是相國還是丞相,都徹底的成為了歷史。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丞相、宰相、相國,有啥區別呢?
肯定有區別。
丞相、宰相、相國,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至少,丞相和相國不是一回事兒。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看了其他幾位朋友的回答,洋洋灑灑,但錯誤不少。最集中出現的錯誤,是把它們當成同一種官職,說相國出現得比較早,丞相出現得比較晚,都是百官的頭頭兒,同物異名罷了。這樣回答靠譜嗎?絕對不靠譜!
相,是相夫教子的相,現代人理解為“幫助”,其實這個字的本義是“看管”和“視察”。《爾雅》將“相”釋為“視”,也就是“看”;《說文解字》將“相”釋為“省視”,有“視察”的意思。
何謂“相國”?看管一個國家,視察一個國家,那是國君的大管家和代理人,是真正的百官之長。
而“丞”這個字,則是“輔佐”的意思。所謂“丞相”,本義是“輔佐相國”,所以最開始,丞相是相國的助理,相國大,丞相小,相國是總理,丞相是副總理。
如果不信,問問漢高祖劉邦就知道了。
劉邦即大位,手底下既有相國,又有丞相。
公元前203年,韓信破趙,被劉邦封為相國。那時候誰是丞相?蕭何。韓信官大,蕭何官小。
(韓信當過相國)
公元前196年,韓信謀反,蕭何妙計安天下,幫劉邦除掉韓信,立了大功,《史記》是這麼寫的:“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劉邦聽說韓信死了,派使臣加封蕭何,讓蕭何從丞相升為相國。
(蕭何本為丞相,升為相國)
蕭何當了相國,丞相位置空了出來,那誰當丞相呢?大家可能猜不到,竟然是樊噲!沒錯,就是那個在鴻門宴上抱著生肘子大啃的狗肉將軍樊噲。事實上,樊噲至少從公元前201年起就掛著“丞相”的銜兒,那時候韓信為相國,樊噲和蕭何都為丞相,位居韓信之下。
(大老粗樊噲也當過丞相,位居相國之下)
西漢叔孫通制禮,文武百官朝見皇帝,排班次序是這樣的:諸侯王在第一排,相國在第二排,太師、太傅、太保在第三排,丞相以及掛丞相銜兒的大將在第四排……
相國比丞相大,比丞相地位高,比丞相排名靠前,這不是劉邦的發明,而是至少從秦朝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傳統。秦始皇在位時,設相國一人,丞相二人,一個左丞相,一個右丞相,兩個丞相都是相國的助手。
嚴格來說,秦始皇時還不叫“相國”,而叫“相邦”。邦就是國,國就是邦,相邦是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正式確立的正式官稱,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歷史人物,例如張儀,例如呂不韋,例如二桃殺三士的晏子,都做過相邦。西漢建國後,為了避劉邦的名諱,相邦才改為相國。當然,其他朋友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已經提到,無須贅述。
劉邦比秦始皇聰明,也比秦始皇猜忌,他吸取韓信謀反的教訓,有時候故意空出相國的位置,只設丞相,不設相國(例如他臨死之時);有時候故意空出丞相的位置,只設相國,不設丞相(例如高祖五年到高祖十年之間);有時候同時封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相國,相國下面又安排一堆丞相,讓很多武將都掛丞相的銜兒。這樣一來,像春秋戰國時期那種單憑一個相國(相邦)或貴族世家就能掀翻整個朝局的局面,出現的概率就低得多了。
開周說宋
相國和宰相是古代中國最高行政長官,比皇帝低一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是代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處理國政的最高官職。丞相的官位和級別比相國弱低。
據資料記載,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宰相,到了秦朝就改稱丞相,漢朝延續這一官職,東漢漢獻帝時的曹操就是鼎鼎有名的曹丞相。後來的各個朝代也有稱相國的,也有的以上大夫、大學士官位來替代相國。到了明朝,皇帝收回決策權,廢除了丞相或者相國官位,改稱首輔,清朝的軍機大臣就是事實上的相國。
還有的朝代,皇后得寵,那麼國丈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相國,也有的朝代,皇帝昏庸無能,權臣想篡位,常常自命相國,架空皇帝。
宰相是古代最高權臣的統稱,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官位或職務,而相國或丞相在大多數朝代是一個具體的官職,是那個朝代官職最高的人,這三個官職不會在同一個朝代出現,只是在各個朝代的稱呼不同而已。
遺產君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n宰相一:宰相制度的變遷\n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個概念。\n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n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n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並以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武帝時,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檯長官的手中。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漢獻帝時,復置丞相,由曹操擔任。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為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皇帝所與議論政事或委以機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n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唐改內史省為中書省,內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唐高宗後,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n宋朝以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從漢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禮,逐漸降級,至宋太祖廢“坐論”之禮,使宰相地位大降。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n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為左右丞及參知政事。\n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遂廢。后皇帝以不勝庶政之繁,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n清沿明制,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n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n二<>\n宋太祖建國後,不斷加強皇權,分化、削弱相權。宰相併不是一個官名,實際上是一個群體,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領導層。宋初實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職權被一分為三。中央雖設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長官不經特許不得管理本司事務,成為閒職。實際權力歸屬“中書門下”這一機構,又稱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以同平章事為長官,多由中書、門下兩省侍郎擔任,無定員。此外,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構,長官為樞密使,與政事堂合稱東、西“二府”。“三司”(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號稱“計省”,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構成最高輔政機關。\n宋神宗元豐改制,廢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n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復參知政事。此外,?宗、寧宗、理宗都曾設“平章軍國重事”和“同平章軍國重事”,由老臣或權臣擔任,處理軍國大事,位高宰相\n三,歷史上著名的宰相管仲魏冉商鞅呂不韋蕭何周勃:漢文帝時丞相。曹操諸葛亮陸遜王猛王安石張邦昌秦檜陸秀夫:宋時負幼帝跳海的丞相張居正劉墉
談笑書生
丞相,是中國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古代中國戰國、秦朝、漢朝,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吏。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比如在唐玄宗時期改尚書僕射為丞相,當時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職;元朝的行省丞相則為地方官,亦非宰相
宰相是古代最高行政官員的統稱,宰相併不是一個具體的官位或職務。例如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劉墉是清乾隆時期大學士,可謂權臣,雖非丞相卻行丞相之職。丞相和相國在某些朝代是一個具體的官職,是那個朝代官職最高的人;但在有些朝代,某些職務的官員的職權就相當於丞相,例如三省制時期的中書 門下 尚書三省最高長官就相當於宰相,但他們官職的名稱並不是丞相或相國。到明太祖時期,胡惟庸案後,朱元璋廢丞相,設內閣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後來內閣職權漸重,內閣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到清朝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閒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明、清習慣上都稱授大學士為拜相,但無正式宰相名份。
總結下,丞相,相國和宰相都說的是一個朝代最高的權臣,只是在各個朝代的稱呼不同而已。
簡單歷史客
最靠譜、最有文化的回答:
宰相:
《史記·陳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義就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仿秦制,丞相為正職,御史大夫為副職。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 明初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被廢除。後來皇帝政務繁忙,又設內閣大學士。隨著內閣大學士的政務加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廢除宰相制度之後,再無宰相正式名分。
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總理國政的最高官職。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體的官職名稱。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武王二年任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最先開始使用丞相之名。 以上是宰相和丞相的區別,簡短一點就是,宰相是最高官職的通稱,也是一種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職的一個稱呼。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相國:
相國(相邦)作為一個正式的官稱出現要比丞相早,相國(相邦)和丞相是兩個不同的職位。並且丞相最初出現是相當於相國(相邦)的副手,相國(相邦)的地位要高於丞相。後來相國逐漸被丞相取代,到呂不韋后,秦國不管出土文獻和傳統史料就都不再見相邦和相國的記載。據公號“歷史為鑑”
聽文化發聲音
宰相是一個俗稱代名詞,就像宰相劉羅鍋這個說法,只是說劉羅鍋的地位相當於宰相那樣的官兒,其實呢,明朝從朱元璋以後,就不設丞相,到了清朝,清朝學習明朝制度,也不設丞相。
相國。是先秦時候的秦漢時期的官名,丞相,起初是相國的助手,到了後世,情況才發生改變。
辰州觀海
丞相、宰相、相國有本質區別,權力不可同日耳語,皇權和相權之爭涵蓋各朝各代,兩漢皆被丞相滅國,而其後的宰相(群相制或稱首相制),雖然也出現奸臣、弄臣,缺對皇權形成不了實質性的威脅。相國又名太宰、相亦是國相,春秋戰國諸侯分封,但是共尊周天子,諸侯名義上為周臣子,諸侯立國相,亦為相國。所以三者之間,相國地位最低,可理解為諸侯國的丞相。本文重點說的是丞相與宰相的區別。
秦滅六國後,立左右丞相,其中以右丞相為尊。秦漢時期丞相與後世宰相的根本不同,是開府治事。什麼是開府,即丞相可在丞相府辦公,丞相配置屬官,這與現代君主國英國、日本接近。西漢時,丞相統領百官,有選拔官吏之權,有監察百官和處罰之權,有考核諸侯國之權,有統領百官朝議奏事之權,有封駁聖旨和諍言之權,凡國家有重大事件,均有丞相主持百官商議,再由皇帝與丞相商議後定奪。所以丞相的定位,是協助皇帝管理國家、百官、軍隊、外交等方方面面,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決策權。
丞相開府配置的屬官有:丞相司直負責監察百官,丞相長史、史、少史輔助丞相處理政務,東曹yuan負責郡國事,外出監察州郡,西曹yuan領百官奏事,主簿省錄眾事,另有議曹、辭曹、奏曹、賊曹、決曹、集曹、戶曹、法曹、尉曹、倉曹、兵曹、金曹、侍曹等等分管各類國家事務。可見開府的丞相府實際就是個小朝廷,丞相同時擁有國家決策的執行權,只是大事需要召集百官朝議並上報皇帝。所有丞相的權力是同時擁有決策權與執行權,能對皇權造成極大的牽制和威脅,這與宰相只擁有決策權有本質的區別。
可見漢制丞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此時相權過重,一旦用人不當即為權臣。所以漢制丞相頻繁更改,後來增設尚書檯及尚書令,把日常行政事務剝離過去,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司空、太尉共執朝政,漢獻帝時曹操獨攬大權,廢三公重立丞相,被蜀漢、吳所仿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重溫一下三國,感受曹操丞相的權力。這與漢實施的舉薦制相關,丞相權力幾乎沒有人可以約束,完全靠自身人品道德。
曹魏發明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開創了新的用人機制,是舉薦制向科舉制過渡的用人制度。晉遵魏制延續了這一制度,並參考漢代相權過重的因素,廢除了丞相,由漢代三公九卿制改為三省六部制,以中書、門下、尚書分割丞相權力,此時權力最大的中書監,職能接近丞相但受各方面牽制,如地位更高的三公及尚書、門下省、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割,再也達不到漢制丞相統領百官的威嚴,是丞相制(開府治事)向宰相制(朝班治事)的開端。
隋唐立國時,進一步弱化丞相的概念,採取的是群相(或首相負責制)制,尚書省最高長官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令、門下令及增設的同平章事等皆可視為宰相,但是唐朝沒有宰相這個官職,如權臣李林甫官拜尚書令(右相)、兼尚書左僕射。隋唐後各朝也遵循這一制度,徹底弱化了相權,群相相互掣肘,隨時可以相互替代。宋設樞密院,明設內閣,清設軍機處,都是宰相們辦公的地方。宰相們有決策的權力,而執行力又歸於六部,所以漢以後再也沒有出現權相爭奪皇權,自己上位做皇帝的事情,宰相制替代丞相制是皇帝約束相權的權力設計,後來又將調兵權和練兵權分開,是皇帝約束將權的權力設計。
菸酒閣大學士
宰相是中國歷史上各類名目的總領政務,協和萬邦,撫納百姓,統率百官的皇帝的首席行政官員的總稱:
比如,丞相,錄尚書事,司徒,太尉,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令,參知政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
但是宰相作為一個單獨的正式的官職,歷史上從來沒存在過,,
管仲是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宰相,官職叫冢宰,
秦,西漢設左右丞相,以右為尊,呂不韋的相邦是尊稱的特例,蕭何的相國後無來者。
由於丞相位尊權重,東漢不復置,曹操的丞相是為篡漢自封的,
以後歷代,欲篡位必先自封相國,加九錫,總百癸,,,
丞相一職隨明朝胡惟庸被滅族而告別歷史舞臺。
三者的關係是:
宰相:統稱,
相國:尊稱且特例,或篡位特需。
丞相:官職,
實際上的丞相:約有幾十種官職,官銜。
bindong1
丞相、宰相、相國都屬於古代朝代的官名,它因朝代的不同而稱為不同,但它們的地位基本都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針對該問題“丞相、宰相、相國”的區別,我們首先應該對丞相、宰相、相國分別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1.丞相
丞相,是指皇帝下面最高的行政長官,其主要工作是輔佐皇帝管理政務的官員。丞相起源於漢朝,在西漢時設立為左、右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將丞相之職改為大司徒。丞相在這段時期長達220多年,在後面的朝代都有該職位,有不同的稱謂。直至到了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斯、魏徵、諸葛亮、曹操等人。
2.宰相
宰相同樣是古代輔助君王最高行政長官的非正式通稱。宰有掌握、控制之意,相有交接輔助之意。商朝為管理家務與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實已為官的通稱。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西漢的丞相陳平有過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
3.相國
相國,漢朝廷臣最高職務。戰國時代稱之為“相邦”,如秦國呂不韋。漢高祖時期,將其改為相國,最初有蕭何、曹參擔任。後代對擔任宰相的官員,也敬稱相國。明清對於內閣大學士也雅稱相國。在不同的朝代也有其稱謂。其代表人物:蕭何、董卓、曹參等。
總得來說,宰相,不是具體職務,它只是最高行政長官的總稱。但丞相和相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