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豚有劇毒,日本人還喜歡吃?

丘嶽

蘇東坡這個吃貨早就給我們留下了“拼死吃河豚”的俗語,大概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是一個意境。

河豚肉相較於平常魚類,魚肉彈牙,富有特殊的韌勁兒。鮮味兒在魚中也可謂首屈一指,所以各路吃貨前赴後繼,可謂是“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

河豚含劇毒,但看起來特別蠢萌,因為它一遇到敵人,就自己吹氣,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真怕它出師未捷身先死,先把自己脹死。

河豚魚肉含的毒較小,而卵巢、肝臟和血液等部位藏著河豚毒素、箱魨毒素等劇毒,毒性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料理河豚的過程中,放血和處理肝臟是最關鍵的。

河豚12月到2月最肥美,尤其是產卵之前的2月左右,肉極鮮美,口感極品。河豚經常以套餐料理的形式出現,點上一盤河豚刺身,一份河豚火鍋,最後再在河豚火鍋剩下的湯中加入海苔、雞蛋和米飯煮成粥,為河豚料理劃下完美的句點。


葫蘆紫

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中毒後沒有特效藥。

中毒早期是嘴唇發麻,指尖、舌尖發麻,然後會有說話吐詞不清,走路不穩等表現,最終導致死亡的是呼吸肌麻痺。

每年因為吃河豚死掉不少人,有一些是誤食,也有一些是明知有毒還要吃。

為啥拼命呢?

河豚毒在小劑量的時候能產生一定的欣快感,類似吸毒的感覺,但是又不會上癮,因此實際上“拼死吃河豚”就是要找這個輕微中毒的感覺。

但是,河豚的毒素含量不確定,有的魚含量高,有的含量低。

而且毒素含量還和捕獲海域、季節、魚種、水文情況、魚的大小等很多因素有關,所以基本上就是撞大運。

在日本,做河豚的廚師要專門訓練才能上崗。河豚宰殺也需要去掉皮、內臟、眼睛等容易有毒素的部位。

河豚最毒的應該是卵巢、精巢、肝臟,其次是眼睛、皮膚,肉裡面的毒素相對少。

曾經有日本著名藝人,吃河豚覺得不過癮,特地要了一份魚肝,結果毒素太多,最後就死掉了。

如果你吃過養殖河豚就知道了,根本沒有傳說中好吃,甚至比很多魚都不如。

說明一下,養殖河豚是沒有毒素的。

河豚的毒素並不是自己產生的,而是從海藻中富集來的。

在養殖條件下,水質控制的很好,沒有產毒的海藻,因此河豚魚不會有毒素。

以前國內是不讓鮮食鮮售的,主要是養殖了出口,最近幾年日韓打壓中國出口,所以行業內一直在尋求內銷渠道,目前已經逐步在放開。

目前中國常見的養殖河豚是暗紋東方魨和紅鰭東方魨,如果你看到了,可以嚐個鮮,毒素是沒有的,放心吧。


吃貨的江湖秘籍

答|艾慄斯

與國內“一朝食得河豚肉,終身不愛天下魚”、“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詩句不同,日本有個俳句專門描寫吃河豚:“偷人家妻子/驚心動魄又美味/有如嘗河豚。”非常形象地帶出了食用河豚的有毒與欲罷不能。並且與國內紅燒、白湯、或者配草頭生涮的吃法不一樣的是,日本的河豚多是生著做成刺身來吃,看起來更加危險、驚心動魄了。

河豚一要吃皮,肥厚滑嫩的皮向內裹起,蘸著濃湯大口嚼下,滿口彈滑馥郁;二要吃肉,雪花魚片未熟先香,入口有似魚又似肉的沉醉;三要吃河豚的,咳咳,卵巢和精巢(又叫“西施乳”),口感像鵝肝醬但更鮮美。

河豚的學名為“河魨”, 毒素集中在肝臟、卵巢、精巢,皮膚和肉質也會輕微帶有毒素,而針尖大小足以致死,不同種類的河豚毒素和部位又有不同。所以“拼死吃河豚”古已有之,自古死在河豚美味下的食鬼也有不少。

日本吃河豚的風尚從江戶時期開始流行,豐臣秀吉時期就因為有太多武士死於河豚中毒,政府發佈禁令吃河豚的命令,違反者會被沒收家產乃至拘留;這個禁令直到明治時代才開始解禁,但至今日本皇室仍然有不吃河豚的傳統。

好在得益於烹飪手法的規範和人工養殖河豚毒素的降低,如今好吃客們再也不用博著小命去嚐鮮了。在日本食品衛生法裡有詳細規定河豚的食用準則,必須持有河豚廚師資格的人才能賣河豚。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建議:不要吃野生的、未經正當途徑獲取和烹飪的河豚哦。


亞歐研究寮

河魨魚,又稱作河豚,因其肉質鮮美,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河豚種類很多,毒素因品種不同各不一樣,季節不同也有所變化。一般來說,河豚魚各部位毒素含量從大到小的順序:卵巢、肝臟、脾臟、血筋、鰓、皮、精巢。

河豚魚中毒,潛伏期短,病死率高,因誤食河豚魚引起中毒或死亡的事件不時發生,日本也曾經發生過多起這類事故。不過日本人對河豚的熱情並沒有因可能中毒而消退,於是1974年日本開始開放河豚魚食用市場,不過日本對河豚的管理異常嚴苛。

針對河豚魚食用,日本頒佈了一系列法規,規定了允許食用的河豚魚種類及部位,如何處理,場地要求及有毒部位銷燬方法等。河豚魚養殖基地需獲得認證,河豚魚處理師需要專門註冊,河豚魚處理設施及場所也需要獲得許可方能使用,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會根據有關情況,發佈各種相關文件及預警信息。

之前曾有報道,中國一個姑娘留學日本,花了三四年時間才獲得河豚廚師證,而在日本,這樣一張廚師證相當於一百萬人民幣,這足以說明河豚廚師處理河豚是何等的複雜與精細。這樣規範處理後的河豚可以做到無毒或微毒,所以日本人就不用怕,自然也敢繼續喜歡吃。

河豚魚肉鮮味美,不僅日本人愛吃,中國人自然也愛吃,考慮到市場對河豚一直有需求,目前我國採取有限度開放河豚魚食用市場,因此對此也是異常嚴格:

品種限制:只有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允許養殖生產經營,且養殖企業須經審核備案。

銷售限制:養殖河魨應當經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後才能銷售。加工企業也應具備規定的條件。

經營限制:不能經營河魨活魚或未加工的河魨整魚,野生河豚更是被明令禁止經營。

河豚肌肉中一般不含毒素,不過河豚死後,內臟中的毒素可能會湧入到肌肉當中,魚肉中也就可能含有少量毒素。河豚處理不當,很容易中毒,因此,我就不給你們講怎麼處理了,畢竟按照文字教程,你也未必能處理好。如果想吃河豚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企業出售的河豚魚製品,通過企業把關,已經把毒素消滅在出廠之前,因此不用再擔心中毒的問題。

市場上的河豚活魚都是非法銷售,如果看到,建議不買不吃,如果你自己捉到野生河豚,建議放人家一條生路,冒著中毒的風險去嚐鮮,這就太不划算了。


朱毅

迄今河豚中毒是魚類中毒中最為嚴重的一類,因食河豚中毒的患者病死率高達60%,河豚毒素 大量存在於河豚中,如果不慎食 入了未經妥善處理的河豚,大約在20分鐘內就會出現初級的神 經系統症狀麻痺症,呼吸系統衰竭、痙攣、心臟跳動不規律,而且經常引致死亡。 研究發現,河豚毒素在高於120℃的溫度下不穩定,溫度越高,穩定性越查,野生暗紋東方魨肝臟中的毒量很大,但在150℃加熱4分鐘即可將毒素去除乾淨。

通常所謂河豚毒素,實際上是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素和肝臟毒素的統稱。如從精巢提取的河豚毒素係為無色 針狀晶體,而河豚肝臟毒素則為無色柱狀結晶,是一種氨基全氫化喹啉化合物。河豚毒的理化性質是:溶於水,但不溶於無水酒精和普通有機溶劑。在日光下曝曬20天,其毒性仍不失活,該毒素耐高溫,100°C加熱4小時,120°C也得30分鐘力可解毒.240。C開始炭化。對鹽類亦很穩定.以30%的鹽醃1個月,亦仍含毒性。耐酸性也很 強.在稀釋3倍的硫酸溶液中無作用,但卻易溶解於稀醋酸中。對胰液酶、唾液澱粉酶、乳 化酶以及糖轉化酶等亦不分解。不過河豚毒素對鹼類則易分解,如高溫加4%的NaOH處理 20分鐘.即完全破壞.其產物為葡萄糖,因此可以認為如河豚卵巢毒系屬葡萄糖的酯類。 其毒性之大,如5000萬分之一河豚素在30分鐘內即能使神經麻痺,而O.059河豚毒或o.019 河豚酸能致10公斤的狗中毒死亡。

河豚毒中毒特點為發病迅速,一般食後30分鐘左右即感不適.臉色蒼白、眩暈,隨之感覺神經麻痺,通常從口膳發端,針刺樣感覺起於手、腳趾,繼而波及全身,並發展為全身 麻木.另有流涎、大汗、頭痛.體溫、血壓下降等,部分病例可較早發生噁心、嘔吐等胃腸 症狀.在中毒症狀波及全身的同時,呼吸發生困難,淺表頻速,嚴重時出現紫紺,心電圖檢 查有不同程度傳導阻滯現象,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為4-6小時,最快不到 一個半小時即行死亡。

隨著享用河豚的普及.積極開展食用河豚的宣傳,加強並嚴格河豚食品安全規制的管理,把因誤食帶毒河豚中毒事件的概率降到最底程度,以防範於未然,一旦遇到中毒事件發生應著力組織有效的搶救,使受害者得以康復。


中華醫學科普

河豚是無鱗魚的一種,也是一種淡水及海水,均有分佈的魚類,又稱豚魚、氣泡魚,其知名度極高,河豚魚味道十分鮮美,但由於含有劇毒民間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可見吃河豚魚要冒生命危險。河豚含毒部位比較複雜,包括卵巢,肝臟,血液,鰓、甚至皮、肉等都含有毒性,其中以卵巢和肝臟最多,而且這些部位所含的毒性根據河豚的種類、成長程度以及烹飪方法有不同的差別。因為每年都有因食用河豚而中毒致死的,所以我國水產品管理中心嚴禁流入市場的,在國外烹飪河豚的廚師,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培訓和考試,但每年還是會有很多人因為食用河豚中毒,而且中毒後發作很快,搶救困難,因此建議家庭不要自行烹飪食用河豚,我國河豚中毒大多為誤食,所以一定要認清河豚特徵。


河豚毒素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引起局部的刺激作用,河豚毒素還選擇性的阻斷了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使神經傳導阻斷,呈麻痺狀態,那麼首先感覺神經麻痺,隨後運動神經麻痺,嚴重者腦幹麻痺,引起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價,最後出現呼吸中區和血管運動中樞麻痺,導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所以水產品收購,加工銷售等部門應嚴格把關,防止鮮河豚魚進入市場貨混進其他的水產品當中,加強衛生宣傳教育,讓廣大居民認識到河豚有毒,不要食用,其次,讓廣大居民能夠識別河豚魚,以防誤食,不要因為貪戀河豚魚美味,而導致食物中毒。如果我們的確想品嚐河豚魚的鮮美可以選擇有志加工資質的餐飲店去享受美味。

趙素華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麵點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一期學員/大連市首屆營養師大賽二等獎


營養百事通

魚,頭圓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鰭常為黃色。肉味鮮美,卵巢、血液和肝臟有劇毒。

漢族民間故事。流傳在浙江省。故事寫一個老漁翁靠租船打魚和老伴度時光。由於年老體弱每天打的魚不夠給財主交租,剩下的河豚有毒又不敢吃。後來漁翁在夢中得到仙人指點,使他掌握了河豚的食用方法,河豚的內臟醃在罐內,四十九天後又是長壽藥。不料財主得知此情,他搶走罐子,打死漁翁。回家後與老婆吃了。可是由於只醃了三十六天多,毒性尚未消,結果貪心的財主不僅沒有長壽,反而一命嗚呼了。見《中國海洋民間故事》。

脊椎動物,魚綱,豚科,東方豚屬魚類的通稱。又稱河豚。

主要生活于海洋的中下層,有些種也進入淡水。我國沿海均產。

體呈圓筒形,口小,牙癒合成牙板,常露出吻外,背鰭1個,與臀鰭對生,無腹鰭。無鱗或有刺鱗。

有氣囊,遇敵時能夠吸氣膨脹呈球狀,使腹部朝向水面,呈死亡狀,故俗稱“氣泡魚”。

肉味極為鮮美,肝臟、卵、卵巢、血液和皮膚內含有極為穩定的河豚毒素,食後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味甘,性溫,入肝經。功能滋補強壯。主治腰膝痠軟,痔瘡。烹煮食用。產卵時其肉味最美。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為其毒性物質,以卵巢和肝臟分佈最多,肉則幾乎無毒。食前宜除淨內臟、眼、皮膚,烹煮時間宜長。

肉也需經仔細處理後,方可食用,或製成凍魚片和罐頭食品。

皮可制魚皮膠;骨可制魚粉,卵巢中的河豚毒素可用作製藥原料。

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和長江內最為常見,在淡水中常見到的河豚有暗色東方豚


康復匯

作為長期從事餐飲行業一員來說,日本人之所以那麼喜歡吃河豚,主要是應為河豚的肉非常鮮美,還對人身體有益,同時日本人又對食材講究,喜歡上檔次的食材,所以河豚在日本十分受歡迎



但是河豚的內臟又有著劇毒,所以在日本有專業殺河豚的師傅,他們多是經過專業培訓上崗的,只有專業的人,才能把河豚有毒的內臟完全給去除,只留下可以食用的部分


其實在我們國內,也有很多酒店提供河豚魚,不過大部分人多怕酒店對河豚處理的不乾淨,導致在國內酒店點河豚吃的人不是很多


家樂愛美食


biv2


紅燒河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