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上將趙南起逝世,被稱為解放軍現代後勤建設的領導者

朝鲜族上将赵南起逝世,被称为解放军现代后勤建设的领导者

趙南起 資料圖

據新華社北京6月18日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民族工作領導人,我軍現代後勤建設的領導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原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後勤部部長,原軍事科學院院長趙南起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6月17日23時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趙南起1945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據官方簡歷,趙南起出生於1927年4月,吉林永吉人,朝鮮族,於解放軍後勤學院指揮系畢業。

趙南起曾任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學員、班長,吉林省延邊地委組織部文書、幹事,延邊地委總務科副科長、地委秘書,吉林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等職。

抗美援朝戰爭起,趙南起先後擔任過志願軍司令部作戰處參謀,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參謀處參謀、運輸科副科長、科長,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組織計劃處計劃科科長,吉林省延邊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延邊軍分區副政委、第二政委等職。

“文革”期間趙南起曾受到衝擊,後於1973年起歷任吉林省通化軍分區政委,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延邊軍分區第一政委,吉林省軍區副政委、政委等職。

1985年,趙南起出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兼副政委,並於兩年後升任總後勤部部長、黨委書記,並擔任中央軍委委員。1992年起,趙南起轉任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1998年,趙南起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並於2003年卸任。

文章稱,趙南起在朝鮮戰場上一次次讓“不可能”奇蹟般地變為“可能”。

1951年6月,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在朝鮮戰場正式成立,經志願軍作戰處副處長楊迪推薦,趙南起到後勤司令部參謀處戰勤科擔任運輸組組長,成為這場現代化戰爭的汽車運輸組織總調度。“絞殺戰”期間是趙南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中最難熬的日子。經過精心計算,他向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部領導提出了“長區段倒運,全軍運力集中運用”兩個方案,志願軍總部很快批准了,部隊開始在“三角地區”(即朝鮮北部清川江以南的新安州、西浦、價川)進行反“絞殺戰”鬥爭,建立起著名的“打不爛,炸不垮的千里鋼鐵運輸線”。

文章提到,1952年10月的“金化戰役”更充分展示出趙南起超人的組織指揮能力。美軍在上甘嶺對志願軍發動規模龐大的“金化攻勢”,志願軍陣地戰彈藥消耗驚人。趙南起突然接到一天半之內為前線將士運送2萬枚手榴彈的任務。當時,倉庫彈藥儲備所剩無幾,惟一的辦法就是從國內調運,而這樣最短也要3天。經過周密籌劃,趙南起大膽採用汽車接力從安東運送手榴彈。方案啟動後,僅用15個小時,3萬枚手榴彈就從國內運送到了15軍。

此前,趙南起對於軍事題材影視作品也頗為關注,曾親自擔任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建軍大業》的總顧問。

中國日報中文網2015年5月14日報道稱,由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出品,馬繼紅擔任編劇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日前正火熱趕拍中。據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高軍介紹,該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電視藝術中心、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發起拍攝,習總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許其亮及總後政委、上將劉源分別批示同意,由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上將趙南起和總後政委、上將劉源擔任該劇的總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