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測,血小板減少症應如何應對?

人體血液裡的血小板,正常情況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10萬到30萬個,平均壽命是8天到12天。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時,維護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在出血發生的時候,血小板發揮功用,形成血栓,堵塞傷口,並釋放與凝血相關的多種因子。血小板減少症是描述血液循環中的血小板數量減少的術語,多種原因可導致血小板計數低於參考值下限,這會帶來皮膚出血或內出血。

血小板減少症的症狀通常比較輕,表現為皮膚瘀斑,還會有許多微小紅點或大塊紫癜的突然出現;當血小板減少嚴重的時候,會表現為鼻出血、牙齦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腸道出血、月經量過多、血尿等;如果血小板的量非常低,就可能出現腦出血或增加腦卒中風險。出現血小板減少症的原因有哪些,應該如何面對呢?參加測驗來找答案吧。

健康天天測,血小板減少症應如何應對?

問題 以下有關血小板減少症的描述,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血小板減少症是小問題,不用擔心

B血小板減少症和感染沒有關係

C一些藥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症

D血小板減少症相關檢查只需要做血常規就可以了

健康天天測,血小板減少症應如何應對?

正確答案 C一些藥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減少症

健康天天測,血小板減少症應如何應對?

答案解釋

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是由於骨髓生成血小板障礙、或血小板在脾臟破壞過多而引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化療藥物等可以引起骨髓的血小板生成減少;血小板的過度破壞則通常由異常的免疫反應所導致。輸血、抗瘧藥奎寧及抗結核藥利福平等也可觸發血小板減少。在兒童中,病毒感染也是血小板減少的常見病因。此外,血小板減少症也可因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疾病而引起。因此,當血小板減少症的相關表現發生時,不應掉以輕心,應該及時就醫並查明病因。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