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01

動畫片,在孩子的生活中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喜歡並模仿動畫中的人物和場景,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

對於孩子的模仿行為,很多家長或覺有趣,便一笑置之。

但有些模仿行為卻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

例如,近日這兩則新聞:

4月15日,蕪湖繁昌縣某小區內,一名年僅6歲的女孩,因受動畫片影響,竟撐著一把小花傘從13樓跳下。所幸掉落在6樓陽臺,經送醫檢查後,小女孩僅受皮外傷。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而另一位有此同舉的男孩,就沒那麼幸運了。

陝西省寶雞市一名6歲男孩,在父母外出將其一人留在家中看動畫片時,誤將雨傘當降落傘,從19樓跳下後當場死亡。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生活中,因模仿動畫片而造成的類似悲劇,遠不止這兩例。

2017年7月2日,徐州7歲的男孩模仿“光頭強”改造風扇,接通電源,沒想到整隻手被絞進了高速旋轉的扇葉中。

2017年2月19日,湖南長沙一名9歲的孩子與同伴玩耍時,看到轉速並不快的水泥攪拌機,便跳進去體驗真人版的“超人逃脫”,造成身體多處擠壓傷。

2016年3月,陝西一個10歲的小女孩,學《熊出沒》中“光頭強”的常見動作,將妹妹鋸傷。

2013年4月6日,連雲港8歲的李浩冉及5歲的李浩,因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被同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這一幕幕悲劇,不僅暴露出孩子安全常識的缺乏,更是對所有家長的警醒!

02

模仿悲劇的發生,一方面與電視媒體呈現的內容不無關係,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父母教給孩子的安全常識太少。

受限於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孩子對於動畫片中呈現的人物和場景,往往真假難辨,甚至一度沉迷其中。

且孩子的安全意識遠不如大人,他們往往不具備判斷危險的能力,又因好奇心重,愛模仿,因此易引發悲劇。

那麼,我們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呢?

第一,警惕孩子的“英雄”“超人”情結。

以下這樣的話,我們經常從孩子的口中聽到:

“我是超人!準備營救xxx”

“我是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

“我是蜘蛛俠,起飛!”

“我是消防員山姆,我馬上到!”

不少孩子有“超人”情結,以“超人”為偶像,時不時模仿“超人”。

當孩子出現類似的言行舉止時,爸爸媽媽可不能一味地誇讚支持,而是要引導孩子區分現實與動畫片,告訴孩子這些超人能夠飛簷走壁的能力是虛假的,現在生活中人是不可以飛的,謹防孩子做出“傻事”!

另外,警惕孩子的“英雄”情結還必須告訴孩子:樂於助人沒錯,但一定要等自己長大了才能去做,小孩子最大的任務就是保護好自己。

第二,引導孩子區分動畫片與現實生活

年齡越低的孩子,越容易將動畫人物與現實生活弄混淆。

父母如果不注意引導孩子區分現實與童話片,一不小心整個家庭都會受到影響。比如下面這些寶媽們無可奈何的吐槽。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如果說這種小打小鬧似的模仿,家長還能忍受,那麼這則曾經在知乎上引起熱議的新聞,絕對讓人忍無可忍。

又一個孩子撐傘跳樓了!《小豬佩奇》《熊出沒》也許正在毀掉孩子

一個120多斤重的小男孩在大人不注意的情況下,從背後推倒孕婦,原因只是“電視劇裡孕婦倒了會流產,我就是想看一看。”

孩子的模仿行為,是孩子內心認知和三觀的一種外現。

如果父母覺得孩子的模仿行為不妥,一定要及時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從思想根源上來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或錯誤的好奇心,從而避免孩子做出不合常理的傷人傷己行為。

例如,在和孩子一同觀看動畫片或電視劇中,遇到一些錯誤行為,父母可以順便提醒一句:“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我家寶貝一定不會這麼做的”,給與孩子最直接有效的思想引導。

第三,杜絕模仿危險動作,保護自己最重要

我們無法杜絕孩子看動畫片,但我們可以預防孩子從動畫片模仿危險動作。

比如,看動畫片,和孩子做一個“危險動作不能學”的約定。

危險動作包括:從高處往低處跳、打人、惡作劇、爬高、將繩子勒在脖子上、拆卸家裡的電子用品等。

第四,取精華去糟粕,動畫片也能讓人成長

對於動畫片,我們不能用“一棍子打死的”態度,但也絕對不能放任不管。

曾經在廣場上看到一個練習滑板的小女孩,在一次又一次跌倒後,她大念一句“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便又一次站起來練習。

這句來自《汪汪隊》裡的臺詞,給了孩子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可見,動畫片是否能夠給與孩子正面的鼓勵和支持,更多取決於家長的引導和對動畫片的篩選。

中國尚未出臺標準的動畫片分級制度,因此篩選工作只能是家長親力親為。

篩選辦法:看劇情簡介、看豆瓣評論、或陪孩子觀看兩到三集。

如發現某些動畫片中出現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請立即舉報。

千萬、千萬不要嫌篩選的過程麻煩,也許你花費的只是一兩個小時,但影響地卻是孩子的一生。

03

除了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動畫片中的人物和情節外,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提高防範意識!

不要獨自留孩子在家看電視或動畫片

孩子獨自一人在家看動畫片,很容易被動畫片中的情節所吸引,從而產生想要試一試的衝動。父母在家,孩子會相對收斂或詢問父母意見,從而避免做“傻事”。

將家中的危險物品放在高處

生活中,大人要將平時使用的菜刀、鋸子、錐子等危險物品放到孩子不易觸碰的地方,並且教導孩子不要去觸碰它們。

上文中,女孩模仿“光頭強”將妹妹鋸傷的悲劇就是因為家長將危險物品放在孩子唾手可得的地方。

藥品或危險食品藏起來

曾有網絡報道,90後媽媽因個人喜食辣條,便在家屯了一箱。2歲的孩子誤食大量辣條後中毒,造成腸胃受損嚴重。

因此,家中若有不適合孩子吃的零食物品,請務必藏起來。不要等孩子受到傷害才追悔莫及。

另外,家庭中常備的一些感冒藥、消炎藥等最好也藏在孩子無法接觸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誤食。

讓孩子遠離插座、電器用品。

安全教育不是隻針對某一件事而去進行,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的引導與提醒。

家中插座、電器用品,一定要多次反覆提醒孩子:不許觸碰。

文中7歲小男孩模仿動畫片拆卸電扇而受傷的例子便是血的教訓。

告訴孩子:警察叔叔是幫助我們的好人。

動畫片或電視劇中,警察叔叔通常扮演抓壞人的角色。

很多父母因此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聽話,我就讓警察叔叔來抓你了”。

殊不知,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對警察叔叔由愛生怕。

前不久,寧波鎮海區一名4歲男孩走丟,途中遇到前來幫助的警察叔叔卻嚎啕大哭,還大喊“警察叔叔不要抓我”。看到派出所,男孩再次情緒失控,掉頭就跑。

因此,家長千萬別再用警察嚇唬孩子,要讓他們明白警察是值得相信的人,是遇到危險時可以求助的人。

別讓你的一語之差,造成孩子一生的悲劇。

04

安全無小事,警鐘應長鳴!

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人父母再怎麼小心翼翼都不為過。

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看動畫片的權利,但同時也請一定告訴孩子,現實跟動畫片是兩回事;我們無法排除孩子生命中可能遇到的危險,但我們可以降低危險情況出現的頻率,並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讓我們一起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本週推薦❤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即刻掃碼報名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