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護主義陰雲籠罩 中國擴大開放利好全球

儘管全球保護主義陰雲籠罩,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不僅沒有放慢,反而更快。

中新社報道,繼宣佈自7月1日起降低汽車和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為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減少壁壘後,國務院本月15日正式公佈《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改善營商環境,有效利用外資的六方面政策措施。

梳理官方近期推出的擴大開放措施,至少有兩大特點。

其一,與國際高標準“對錶”。例如,《通知》重申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提出積極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原油、鐵礦石等期貨交易,支持外資金融機構更多地參與地方政府債券承銷等。

此外,官方還要求提高外商投資企業資金運用便利度,提升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和出入境便利度。

“這些措施都是圍繞外商投資企業的主要關切,是有針對性、切實管用的解決方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琦說。

分析人士認為,在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國際經貿衝突加劇,世界經濟復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之際,中國持續深入擴大開放,不僅有助於推動本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利好。

主動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有助於提升行業技術效率,促“中國製造”克服短板,加速轉型升級;加大生產所需的中間品和資本品進口,有利於提升中國生產和出口能力。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只是手段,進口才是目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稱,出口最終體現到進口中才能真正起到提升福利的作用。中國擴大進口,既能提升消費者福利,也將使經濟和貿易發展更加平衡、充分,對本國和世界都是利好。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平分析說,下調進口關稅既會促進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也可讓全球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推進投資開放,改善營商環境,同樣是雙贏乃至多贏之舉。

在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情況下,中國吸收外資正面臨較大壓力。據官方數據,2018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單月同比增速大多在1%以下。

蘇慶義表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將讓外企在華有更多投資機會,加強產權保護可減少外企投資顧慮,讓其放心來華興業,皆有助於中國吸引到更高水平的外資。

張琦也稱,考慮到中國生產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近期出臺擴大開放措施,回應外企關切,加強外商投資促進與保護,將有助於提升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在張琦看來,中國近期密集推出開放舉措,亦充分表明兌現“開放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承諾的決心,將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新動力。

“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不論對中國自身,還是對世界各國,都將是巨大機遇。”蘇慶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