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容縣的沙田柚——天下第一柚

容縣是沙田柚的發祥地,是我國柚類中獨樹一幟的優良品種。果大形美、味甜蜜、耐貯藏,果實為葫蘆形和梨形,果蒂部呈短頸狀;果底常有古銅錢大的環狀印圈,內有放射溝紋,常稱為菊花底或金錢底;單果重1000 - 1500克,果面金黃色;果肉蝦肉色,汁胞脆嫩、蜜味清甜;10月下旬成熟,極耐貯藏,果實可貯藏150 - 180天,貯後風味尤佳,有水果珍品"天然罐頭"之美稱,更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容縣古稱容州,是楊貴妃的故鄉,也是廣西最大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共70多萬人。它地處廣西東南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度高、降水豐富、無霜期長,全縣地形複雜,有堆積平原、臺地、丘陵、山地等。河流兩岸為狹小的平原臺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漸下降,呈山地、丘陵、臺地、平原依次分佈,在中部的槽谷地帶,丘陵起伏,溝谷縱橫,地表切割強烈。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形成大面積的特殊泥沙土,孕育出的沙田柚有著別的地方不一樣的甘甜。

廣西容縣的沙田柚——天下第一柚

容縣沙田柚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原稱“楊核子”。 清代容縣沙田村的夏紀綱在外做官,把家鄉名果“楊核子”獻給巡遊江南的乾隆皇帝,乾隆吃後讚不絕口,卻覺得原名不太好聽,一名大臣在旁說:“夏官家在沙田,千里迢迢,郵送佳果獻給皇上,依臣愚見,郵由同音,此果為喬木所生,用木旁的‘柚’,稱為‘沙田柚’即可。”乾隆聽後,龍顏大悅,便賜名“沙田柚”(1771年),並列為朝廷貢品。

1953年,周總理推薦將容縣沙田柚送往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參展,容縣沙田柚榮獲“天然水果罐頭”的美譽;1990年容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把沙田柚定為縣果;從1992年始,容縣沙田柚連續4次榮獲全國柚類評比金獎;1995年容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沙田柚之鄉”;從2001年開始,容縣每年舉行沙田柚節;2004年,容縣沙田柚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1年容縣沙田柚被評選為“廣西十大土特產”之首。

從乾隆帝賜名“沙田柚”,再到今日名揚天下,前後達200多年,容縣沙田柚憑藉獨特品質保持了“柚中之王”的地位。

廣西容縣的沙田柚——天下第一柚

沙田柚樹高10餘米,逢春便會開滿小白花,金秋十月,樹上就會掛滿成熟的沙田柚。柚樹上一根細長的枝條往往掛著兩三個碩大的果實,給人一種“千鈞一髮”的感覺,當地人稱為“金錢吊芙蓉”。熟透的沙田柚色澤鮮黃,上端是個短頸,下端大而圓,呈梨形或心臟形。單果重約900~1500克,底部可見金錢狀印環,俗稱“金錢印”。剝開柚子皮,柚肉一般有12片瓤瓣,形似眉月,厚薄均勻,果肉甜潤多汁,香脆爽口。容縣沙田柚因有一層厚皮,極耐貯藏,常溫可貯藏120~150天,便於長途攜帶。常溫貯藏一段時間後食用,蜜香味濃,口感更佳。正因如此,沙田柚也才獲得“天然水果罐頭”的美譽。

廣西容縣的沙田柚——天下第一柚

田柚屬於亞熱帶水果,富有營養,可食率51%~60%,可溶性固形物12%~18%,維生素C含量為每百克100~150毫克,比蘋果高20倍以上,居各類柑橘之冠。沙田柚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磷、鈣、鐵等,有消食、化痰、止咳、潤肺、醒酒等功效。

廣西容縣的沙田柚——天下第一柚

容縣沙田柚全身都是寶,不僅僅果肉連柚子皮都是健康好幫手,你以為只有柚子肉有功效麼?其實柚子皮一點不比柚子肉差。

治凍瘡

化痰止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