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八渡筍是田林著名傳統土特產,也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因產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馱娘江畔的八渡瑤族鄉而得名,據《幼學瓊林精解》記載,八渡筍為麻竹的竹筍,被欽封為“角胎”。

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八渡筍的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時就被列為貢品之一,嘉慶年間的宮廷菜譜已標有其名。據記載,當時曾由西林縣籍的岑春煊(清朝寵官,太子少保後任兩廣總督)家族每年專人到八渡鄉博峨村採購送進京城。清道光年間,有廣東商人逆珠江而上至田林縣馱娘江一帶收購八渡筍、雲木耳,經水路銷往東南亞各國,八渡筍因此馳名海外,聞名遐邇。

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八渡筍肉質肥厚,味道鮮甜,清脆爽口,營養豐富,屬純天然綠色食品。八渡筍口感極佳,入口不膩而且潤滑,筍脆嫩無渣,品嚐者讚不絕口。田林沒有任何工業汙染,且當地資源尤為豐富,在2010年1月,田林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 “中國八渡筍之鄉”稱號;2010年5月八渡筍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評審,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產品;2011年5月田林縣八渡筍生產基地獲得廣西農業廳無公農產品產地認定;2011年7月八渡筍(鮮)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八渡筍的母竹為人工培育的大楠竹(麻竹),其生產一般要求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環境。一般種在海拔500米左右、土質肥沃、溼潤的山丘谷地。大楠竹(麻竹)各省都有種植,但其竹筍品質遠不如田林八渡筍優良。其原因除了土質以外,與田林縣境內獨特的地理、氣候密不可分。田林縣的平均氣溫為20.6℃,年降水量為1506.6毫米,具備大楠竹生長的氣象條件。全縣多個鄉鎮都有種植,以八渡、六隆兩鄉鎮居多。八渡、六隆兩鄉鎮為低山溫暖氣候區,絕大部分為土山,土地肥沃,高山谷地差異大,氣溫垂直變化明顯,空氣溫度高,雲霧重,日照較小,符合八渡筍的最佳生長要求,使八渡筍形成了獨特鮮嫩、美味可口的優良品質。

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每年農曆六七月挖出幼筍,去殼,蒸煮熟透,切片曬乾,或慢火燻烤至幹,即成肉質柔軟、油潤、呈暗紅或黃赭色的優質筍乾。

渡鮮筍加工成筍乾的工藝很講究,過程如下:

首先要挑選1尺左右的嫩筍,放進鍋裡煮到成熟,再撈出曬到筍乾呈褚紅透亮即可。

待到吃筍乾時,把它放進鍋裡煮到軟熟,再撈起用冷水浸泡到水清澈為止。

然後取出,根據愛好切成筍絲、筍片、筍丁,炒到水分大半蒸發後,再加油、鹽、醬等佐料,炒熟盛起。

另外再單獨把各種肉炒熟。

最後把兩者合在一起燴炒。這樣便成了“八渡筍炒肉片”、“八渡筍炒雞塊”等名菜了。

廣西百色田林的八渡筍——竹林裡的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