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黨史」中共魯南特委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將進攻重點轉向敵後抗日根據地。國民黨的政策也發生重大變化,由“容共”抗日轉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棗莊的抗日形勢非常嚴峻,剛開闢的抱犢崮山區抗日根據地處於日偽頑的夾擊之中,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僅能在抱犢崮山區的大爐、高橋、徐莊、北莊、車輞一帶活動。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邊區省委決定撤銷蘇魯豫皖邊區特委,於1939年1月在大爐成立中共魯南特委,宋子成任書記。特委下轄嶧縣縣委(書記為紀華)、滕縣縣委(書記為王丹墀)、臨郯縣委(書記為王永福)、邊聯縣委(書記為孫振華)、臨費縣委(書記為商向前)、費縣縣委(縣委書記為劉次恭)六個縣委。魯南特委的成立,使魯南地區又有了統一的黨的領導機構,標誌著魯南地區黨的組織建設走向了統一發展的道路。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1939年6月,在鄒滕嶧工委的基礎上還組建了尼山特委,書記張崗。尼山特委下轄縣(工)委,其中有滕西和鄒滕嶧縣委。7月,山東分局(蘇魯豫皖邊區省委的改稱)決定在魯南特委的基礎上組建大魯南區黨委三地委,下轄嶧縣、滕縣、臨郯費嶧邊聯縣等六個縣委。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中共滕縣縣委駐地——駁山頭村

「图说党史」中共鲁南特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