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毅:期貨是濃縮的人生 永遠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馮成毅:期貨是濃縮的人生 永遠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期貨這個行業,是由百分之七十的汗水加百分之二十的淚水和百分之十的血水澆灌而成。期貨交易不僅是行情的博弈,更是人性的博弈,期貨是濃縮的人生。

——馮成毅

馮成毅是中國期貨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傳奇人物。

馮成毅:期貨是濃縮的人生 永遠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1993年進入期貨市場,從場內“紅馬甲”做起,馮成毅入行三年就賺到了一百萬,27歲時賺到一千萬,有過三次爆倉經歷。2012年,馮成毅以收益率高達1003.42%的成績摘取了期貨實盤大賽冠軍,一舉成名,有“中國銅王”的美譽。

情懷:見證中國期貨市場逐步走向成熟

與中國期貨業一起浮浮沉沉二十多年,對於馮成毅來說,期貨早已不再是他謀生的手段,更多的是對這個市場的情懷。

二十多年前,中國期貨市場幾乎從“零”開始,無論對於交易所、期貨公司還是投資者來說,都是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

2018年,中國期貨市場行至“而立之年”。對馮成毅來說,這也是他進入期貨市場的第26個年頭。如今,中國期貨市場已經能夠在價格發現、風險管理、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助力脫貧攻堅以及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馮成毅對和訊期貨指出,經過二十多年的沉浮,中國期貨市場已經逐步走向成熟:交易所能夠很好地運用風險調控手段抑制市場風險;期貨公司高端人才能夠發表具有指導意義的專業性報告;在互聯網高度發達、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投資者對期貨交易更加了解,並逐步走向成熟。

專注:二十多年幾乎只做銅一個品種

與大多數交易者不同,馮成毅二十多年來幾乎只專注做銅這一個品種,他曾在公開場合幽默地將銅比作他的“結髮妻”。大概是因為出生於被稱作“銅城”的甘肅白銀市,馮成毅對銅有著天生的敏感與情懷。

銅素來被稱作‘銅博士’,因為它被視為比擁有博士學位的學術人士更能準確地預測經濟走勢。銅的價格可能比很多經濟數據更直觀地反映出目前經濟的走向。

馮成毅認為,對於中國期貨市場而言,銅的交易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教科書”。他指出,“住友銅”、“國儲銅”等事件表明,任何國家、任何機構,都不要妄想操縱銅這個品種,人為操縱或者反方向操作都會受到市場無情的懲罰。

他表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銅期貨已經逐步走向了非常成熟的階段。我國很多投資者特別是實體企業,已經能夠很好的運用銅期貨來進行生產經營中的價格管理和風險管理。有色產業鏈中包括礦山、冶煉廠、加工企業等,都會積極在期貨市場上進行保值,有的企業甚至會設立專門的保值機構。

淡然:戒驕戒躁積小勝為大勝

馮成毅素來行事低調,不喜張揚,他對自己的成功總是輕描淡寫,也總是拒絕別人稱他為“銅王”。大概是親身經歷過期貨市場的大起大落,見過太多期貨市場的悲與喜,馮成毅對期貨交易看得更加透徹。

相比於早期的成功,馮成毅更加看重後來的爆倉經歷給自己帶來的成長。他曾表示,沒有經歷過爆倉,沒有經歷過切膚之痛,想成長都是不現實的。他也清楚的意識到年輕人在做交易時普遍存在的“缺點”:一是激進,即急功近利,喜歡尋找波動大的品種進行滿倉操作;二是膚淺,即自身修養不夠,對期貨品種沒有較深的瞭解。

經過二十多年的磨練,馮成毅同中國期貨市場一樣,逐步走向了成熟。在投資方法上堅持交易品種的專一性,投資理念上堅持積小勝為大勝。他常常告誡自己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戒驕戒躁。

馮成毅認為,期貨交易就是濃縮的人生。期貨行業是由百分之七十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二十的淚水和百分之十的血水澆灌而成。期貨交易不僅是行情的博弈,更是人性的博弈。

在期貨交易的世界裡,人生從巔峰到低谷,可能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期貨交易把人性的優點、弱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在不斷的起伏中磨練人的意志力。馮成毅認為,期品如人品,期貨交易拼到最後,一定是跟自己在鬥,跟自身的修為和人品在鬥。

初心:對家庭負責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期貨市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很多人已經在戰爭中迷失了自我,忘記了當初進入期貨市場的“初心”。

馮成毅深知期貨市場的殘酷之處。他指出,很多人從事期貨交易,不僅沒有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反而給家人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和痛苦。他表示,期貨交易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應該是全部,應該多花點時間融入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之中。他認為,一個對家庭負責任、具備良好的心態與百折不撓的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他也提醒初入期貨市場的新人,不要拿自己全部的財產賭一次成功的機會,要認清期貨市場的殘酷性,不要越滑越深。在交易不順的時候,不要過多的投入資金,而要反思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個市場。他強調,期貨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不斷學習,並且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馮成毅:期貨是濃縮的人生 永遠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