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首次使用視頻助理裁判

世界盃首次使用視頻助理裁判

視頻裁判亮相世界盃賽場 ( 東方IC供圖)

“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在日前俄羅斯世界盃C組法國隊對澳大利亞隊的比賽中,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出現VAR(視頻助理裁判)介入,場上發生的一小幕,卻註定成為足球的一大步,由此載入世界體育史冊。

法國隊第一個受益

連續從VAR和智能芯片獲利,法國隊成為世界盃引入新技術後的第一個受益者。

此戰第54分鐘,法國隊博格巴接球直塞,格列茲曼突入禁區被澳大利亞隊里斯登剷倒,主裁判庫尼亞第一時間並沒有判罰點球。但在場邊視頻裁判的提醒下,主裁判決定並隨即跑到場邊觀看VAR,這是世界盃歷史上裁判第一次觀看VAR。在觀看VAR之後,主裁判做出了改判為點球的決定!格列茲曼隨後也是主罰點球命中,法國隊打破場上一直沒有進球的僵局,1∶0領先澳大利亞隊。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個通過觀看VAR(視頻助理裁判)的改判。

無獨有偶,本場比賽“高盧雄雞”最終2∶1力克“澳洲袋鼠”,另外兩個進球都藉助了VAR。一個是法國隊烏姆蒂蒂禁區內手球被判罰點球,另一個是法國隊博格巴禁區內一記吊射打到澳大利亞隊球門橫樑,球反彈到球門內整體已經越過了門線,兩個進球的背後同樣都有視頻裁判系統包括門線技術保駕護航的功勞。

法國隊主教練德尚表示,這個球正如前一天葡萄牙隊對西班牙隊比賽中獲得的點球一樣,可判可不判,這完全取決於裁判本人的決定。澳大利亞隊的荷蘭籍教練範馬爾維克則認為那是一次誤判:“雖然我還沒看錄像回放,但我在現場位置很好,看得很清楚,那不該是一個點球。裁判的位置離得更近,但他最初說沒有點球,示意比賽繼續。我們是VAR的受害者,但我們不會去挑戰這個決定。”

視頻芯片雙重助力

經過皮球內的智能芯片技術和視頻回放,裁判最終確認博格巴的吊射越過球門線,法國隊喜獲鎖定勝局的第二球,以2∶1險勝對手。

智能芯片技術和鷹眼技術,雙重助力判罰,使得比賽更加公正。視頻助理裁判團隊由1名視頻助理裁判和3名附加視頻助理裁判組成,所有視頻助理裁判團隊的成員都是頂尖的國際足聯裁判員。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選出了13名裁判,他們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專職擔任視頻助理裁判。視頻助理裁判團隊會在坐落於莫斯科國際廣播中心的一間視頻操作室裡支持現場裁判的工作,所有12座球場裡的攝像機畫面都會通過光纖網絡傳輸到視頻操作室中,每場比賽的當值主裁都會通過一套先進的光纖無線電系統與視頻助理裁判團隊聯繫。

按照規定,視頻助理裁判只有在四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進球、可能被判罰點球的犯規、可以直接出示紅牌的犯規以及核實球員的身份。

足球盛宴更公平公正

在足球歷史長河之中,1966年世界盃決賽英格蘭隊和德國隊的進球之謎,1986年世界盃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2002年世界盃韓國隊令人詫異的屢屢受益,2010年南非世界盃預選賽法國隊對愛爾蘭隊亨利的手球破門,乃至2010年南非世界盃“蘭帕德冤案”……

國際足聯在前任主席布拉特時代,面對誤判要求引進電子技術質疑時,曾不止一次地拿出“誤判和錯判也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作為擋箭牌。而以現今技術改良的實踐去反觀他的話語,不由得讓人感慨,他並不是不知道電子技術維護公平正義的優點,但堅持不引入的原因,恐怕非三言兩語能說清。

國際足聯VAR項目負責人羅塞蒂指出,“兩年前,我還非常懷疑能否使用這項技術。但我現在改變了主意,研究證明,平均來說,糾正一個錯誤只需要一分鐘。世界盃是使用這一技術最合適的機會,它讓足球盛宴更加公平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