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本文作者張世強先生正在採訪武生泰斗王金璐老先生

2016年5月26日,經過近兩個多月的聯絡溝通,我終於得到武生泰斗王金璐老先生的長子王展雲先生和弟子王雪清先生的首肯,第一次走進王金璐老先生家,對王老進行採訪。沒想到,當天還精神矍鑠的王老,卻在5天后驚傳噩耗!6月1日早七時五十六分,卓越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王金璐先生在家中仙逝。享年九十七歲。我成了最後一位採訪王老的人,心中自然倍感悲痛。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王金璐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的傳承人,也是我敬仰的梨園老前輩,因為和北京京劇院著名花臉演員富博洋先生是真情摯友,考慮到王老先生已經97歲高齡,我只好打出感情牌,請富博洋先生代為轉達採訪意願。負責安排王老先生事務工作的京劇名家,王金璐先生入室弟子王雪清先生頗為爽快,滿口答應,但因為老先生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所以,希望我能等待時機。經過兩個月不間斷的聯絡,5月25日晚上八時許,王雪清先生突然給我致電,說王老先生這兩天精神不錯,明天上午11點來採訪吧。但為了讓老先生在公眾中留下以前的美好形象,一定不要錄像,我欣然應允,並倍感榮幸。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5月26日上午,我早早出門,不到10點半就來到了王老家附近,同時到達的還有王老的得意弟子葉金援先生和夫人,見面寒暄後,都為王老祈福健康。

王老家簡單樸素,牆上都是王老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還有王老英姿勃勃器宇軒昂的劇照。王老穿戴整齊,精神矍鑠,頭髮梳理的乾淨利落,早早的坐在木質太師椅上,一直在和家人不斷交流。考慮到我是客人,王老的女兒長子和弟子讓我先做採訪,我打開錄音機,錄製下了王老的聲音。王老已經有些糊塗了,他的聲音也含糊不清,好像一直在自己的世界中自說自話。雖然在採訪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功課,但面對王老的狀態,基本上無法溝通和交流。我也只好抓緊時間,挑出最重要的問題來問。可是,王老一直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總是在說他和金少山當年演戲如何如何。說實話,王老的聲音實在太含糊了,我基本聽不出王老在說什麼。為了引起王老的注意和回憶,我問他您還記得當年張連福先生嗎?這時,王老仍然含糊地說:記得,他打我三大板,我練武生行……

採訪只能斷斷續續,因為王老又開始自說自話,在場的所有人都在屏氣傾聽,不敢打斷老人的回憶,雖然他說的什麼,我們大多都聽不清楚。後來,我又問了他他的師兄趙德鈺先生、他的校長焦菊隱先生、他的師傅馬連良先生,王老都是點頭含笑,但言語不詳,含含糊糊、斷斷續續。在大概20分鐘的採訪過程中,我仔細認真地的聽著王老講話,揣摩著王老要表達的意思。其中他說的最為清楚的一段話是我在問他小學戲時有多苦時,他卻說:不苦,我還覺得甜呢!……

採訪尾聲,我要王老為錄製一些片頭語言,王老看到我打印好的文字,依然斷斷續續讀不下來,最後,錄製下了聲音含糊的“我是王金璐,武生行”。最後,我只好有些遺憾地結束這次並不成功的採訪。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後來,王金璐先生的長子,京劇名家王展雲先生把我讓到了裡間屋,我對他進行了採訪,讓他回憶了王老輝煌坎坷的一生。其中很多獨家首次披露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王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和治家嚴謹的質樸平和。

臨近告別,我拿出了特別珍藏的《王金璐傳》一書,請求王老在上面簽名,王老其實還想為我寫點什麼,可我怕麻煩勞累王老,就說,您只簽名就好了。王老筆力剛勁,名字寫的周正圓融,最後,還特意加上了2016。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五天前,我最後採訪了王金璐老先生

因為我答應王雪清先生,要為王老留下最為美好的形象,所以,只懇求他為我和王老拍下了工作照做為留念,並沒有正式和王老合影,而王老為我的簽名,也沒有寫上我的名字,這成為我這次採訪最大的兩個遺憾。

關於王老的這期廣播節目,我正在緊張製作當中,我真的很榮幸成為最後一位採訪王老的人。王老的簽名書籍,王老最後的錄音,都將成為我珍藏的寶貝,倍加珍惜。

讓我用一位網友的留言表達我此時的心情吧:3月吳素秋,4月梅葆玖,5月李世濟,剛剛步入6月,敬愛的王金璐先生又駕鶴西去,2016年,京劇不知道怎麼了,這些碩果僅存的魯殿靈光,都被老天爺收走了!眾位先生千古!(@孤鶴軒的筱文瀾)

王老千古,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