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評論」父親節送給父親的最好禮物是陪伴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在父親節即將來臨之際,筆者認為,父親節送給父親的最好禮物就是陪伴。

如果說,母愛如水,那麼,父愛是山。如果說,母愛是涓涓小溪,那麼,父愛就是滾滾流雲。是啊,父親的愛,就像大山一樣,高大而堅定。父親的愛,每一點、每一滴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父親的愛,和母親的愛一樣,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高爾基曾說過,“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父親的愛,是站在高處的,他不像母親那般細膩,所以我們平時很難體會到。可是每當你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點,父親都會站在最顯要的位置提攜你,保護著你。父親,是堅強的代名詞,是家中的頂樑柱,只有做了父母的子女才能體會到自己父親身上的責任。父親的愛,大多是用沉默來表現的,雖然不說,卻是最堅實的。父愛如山,卻不善於表達,每一位父親都是默默工作,細心呵護家人,卻不善於訴說愛的人,愛在心中,口卻難開。但是父親也不是最堅強的人,我們不要因為父親的愛距離遠就冷落父親,這樣的愛一旦失去了你就再也體會不到了。

父愛如山!說起父親,你可能想到的是兒時坐在父親肩頭的無比自豪,是少時晚歸面對父親威嚴的懼怕,亦或是上次回家時父親鬢角那一縷白髮。如今,我們長大了,父親變老了。我們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反覆問自己,陪伴父親的時間都去哪了……

最近,網上熱傳“用公式算算親情賬,結果真殘酷!”的帖子。該帖子作者為了事業在外打拼多年,每年春節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去頂多呆10天。這10天,還多半走親訪友,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很少。同時,他還算了一筆親情賬,父母親現在60歲,如果能活到95歲,陪在他(她)身邊的時間也不過是350天,還不到一年。算過這一筆賬後,帖子作者突然意識到,孝敬父母不能等。因此,他決定租一間房,把父母接到身邊,儘量做到親情與事業“兩手兼得”。這道“親情計算題”在網上引起廣大網友關注,“你還能陪父母多久”戳中不少人的淚點。

孝是人類文明的DNA。孝是社會和諧的基石。“種田得谷、敬老得福”。“子女孝、父母安”。孝貴在行動,行孝不能等。2013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法律規定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屬於違法,其實回家看望父母並不需要法律的約束,那是子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其實只要用公式算算這筆親情賬,你就知道,陪伴父母是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

人生在世,長於世,源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何以回報?只有父母老了病了多多陪伴、照顧為報。期待更多的子女多算親情賬、少算經濟賬,努力讓父母安度晚年、頤養天年。

《感動千萬人的漫畫》中寫道:“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惟願你我牢記父母之恩澤,心中永駐孝德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