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今天給大家分享不難掌握但又超好看的MG動畫。可能大家對MG動畫不會太陌生,像我們平時看到很多公益宣傳廣告、一些理財宣傳短片都很喜歡用MG動畫去製作,如果大家對MG動畫還是比較一頭霧水的,可以看看下面簡單MG動畫感受一下:

這個在PPT動畫只是簡單的MG動畫,但相信只要你掌握了裡面的精髓(尤其轉場動畫),你也可以做出驚豔別人眼球的動畫哦!

MG動畫是什麼呢?

MG的全稱是Motion Graphic,翻譯過來就是運動的圖形,因此它在圖形的運動上有點講究,呈現出來的動畫效果要求和現實中的物體運動類似,我們先來看下普通的圖形運動動畫和MG動畫的對比:

1.加速度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從圖中可以看得到,具有加速度的運動明顯比勻速運動更具有動感,因為勻速運動一般只存在於物理書上,現實中是需要考慮物體運動具有加速度的。

因此,在做MG動畫的時候,儘量讓路徑運動遠離勻速是基本。

2.彈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讓圖形運動具有彈性,是MG動畫的常用技巧之一,彈性運動相比起驟然停止更具有真實感。

3.慣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在實際當中,物體運動常常具有慣性。從圖中可以看出,有慣性的圖形運動更豐富。

4.修飾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在MG動畫中,有很多沒有實際意義的圖形運動反而是不可缺少的修飾元素,如常見的煙花射線、環狀線,這些元素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整個MG動畫看起來更飽滿。

好了,以上是MG動畫的基本特徵,當然,還有很多一些次要特徵,比如動畫的層次感、隨機性等。

掌握好MG動畫的精髓並且適當運用到PPT演示當中,能夠緩解觀眾對於不停地淡入淡出動畫所產生的視覺疲勞(當然還是要分場合使用的)

MG動畫的參數

進入正題,我們怎麼在PPT中做出具有動感的動畫呢?

相信有不少同學在做PPT動畫都是簡單的添加了動畫,然後就置之不理了。

其實每個動畫裡面都有不少參數可以設置,我們添加動畫後,打開動畫窗格,選擇具體的動畫,右擊,效果選項即可打開參數面板: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可以看到,參數面板分為三個大項,分別是效果、計時、正文文本動畫,其中效果裡面的具體參數會因選擇的動畫不同而不同。

而我們這次主要看的是涉及到圖形運動的路徑動畫,包括進入動畫的“飛入”,看看如何利用裡面的參數去使動畫具有MG動畫的效果。

實現MG動畫的效果,需要對效果面板的平滑開始、平滑結束、彈跳結束、自動翻轉進行具體設置,首先我們理解下這幾個參數的含義以及在動畫中的具體效果:

1.平滑開始

平滑開始的意思就是讓圖形從開始到某個時間段保持著慢慢加速的狀態,比如平滑開始設置了X秒,那圖形就會從開始到X秒保持著加速狀態,X秒就是運動速度的頂峰,過後就保持勻速。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可以看到小圓速度越來越快

2.平滑結束

和平滑開始的意思正好相反,它是指圖形從開始到某個時間段保持著慢慢減速的狀態,速度頂峰在最開始的時候。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可以看到小圓到最後有種“剎車”的感覺

3.平滑開始&平滑結束

平滑開始和平滑結束並不是只能設置一種,他們是可以在動畫裡面並存的。

但是他們加起來的動畫時間不能超過動畫本身的時間,當同時設置了平滑開始和平滑結束,動畫會遵循先平滑開始再平滑結束的順序。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有點像趕綠燈但突然轉了紅燈要急剎的感覺

4.彈跳結束

這個參數就是之前MG動畫特徵中的彈性了。

通過設置彈跳結束的時間X秒,動畫就會在整個動畫時長的最後X秒施展 “反覆跳”秘技(彈跳方向取決於路徑的運動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既然作為動畫的結束效果,那麼彈跳結束是不能夠和平滑結束同時存在的。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5.自動翻轉

自動翻轉的意思是當圖形運動到終點時,會沿著原路徑返回到起點。

利用這個特性,勾選自動翻轉之後我們可以做出很有意思的動畫(特別是結合計時裡面的重複效果)。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路徑動畫、放大縮小動畫配合自動翻轉

好了,理解這些參數後我們要進行實際操作了,上文提過,MG動畫在演示當中使用場景最多的是轉場動畫,結合一些文案場景的設置,達到一個流暢的動畫介紹效果,因此,下面我們會學習一些簡單的轉場動畫以及文字動效效果。

案例學習

今天我們來學習幾個簡單的轉場動畫,下面的轉場大家要仔細多看然後先思考怎麼做: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這是最簡單的兩組轉場動畫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沒有想到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這些都是幾個簡單的矩形通過進入或者強調動畫實現的,我們一個個來看。

像這兩個GIF,都是使用矩形加上進入動畫的“飛入”實現的,為了讓矩形在飛入過程中有自然感,我們只需要在動畫效果中加入平滑開始/平滑結束即可(注意飛入方向)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這裡設置動畫持續時間是0.75秒

如此類推,其他也是一樣的,而那些像“開門關門”效果的動畫,則是對矩形添加了退出動畫的“飛出”效果。

除了參數設置差不多之外,唯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兩扇門一起飛出,那兩個矩形在動畫順序上就要保持同一時間觸發。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好了,最後來個稍微有點燒腦的動畫,大家先來看看效果: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像這個動畫,其實就是強調動畫的“陀螺旋”,但要做出這樣的效果,我們首先需要藉助動畫裡面的一個重要思想—“中心點”,要知道,PPT所有默認動畫的中心點都會在圖形中心比如: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我們對這個矩形添加一個強調動畫的“陀螺旋”,他的動畫效果是這樣的: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只是這樣的陀螺旋無法達到我們之前說的轉場效果,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改變中心點,讓矩形陀螺旋的時候看著是從“邊角”進行的。

而悄咪咪改變這個中心點的方法,就是創造一個“透明”的矩形使它和原來的矩形形成“對角對稱”: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看到了嗎,通過補充一個同等大小且無填充無邊框的矩形在對角位,兩個矩形組合一下,陀螺旋動畫就會以藍色矩形的邊角進行。

利用這個特性,只要我們對整個矩形組合放大,然後把組合中心放在幻燈片的邊角位,就可以做出這種“翻頁”的效果喇。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不會使用平面設計工具,也能做出高大上的PPT動畫,來瞧瞧吧

這裡要注意的是,矩形組合放在幻燈片的不同邊角,順時針逆時針還有角度旋轉多少度是不一樣的,大家要多去測試。

其實,學習動畫,重要的不是動畫參數詳情,而是鍛鍊自己的思維。

看到一個動畫,要想怎麼利用現有條件去實現(當然前提是你知道PPT各種單一動畫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