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皆藥,糯粽飄香,黔西南端午最濃情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端午粽飄香

習俗、由來、吃什麼?

端午,黔西南是這樣過的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市民爭相選購藥草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6月18日,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民間除了有吃粽子、縫香包、划龍舟等傳統習俗,在黔西南地區還流傳著“端午到,百草皆是藥”的說法,和“逛藥市,遊百病”的習俗。

一大早,在興義市筆山路、豐源市場、穿雲洞公園等地段,商販將各種“藥草”排得整整齊齊,市民們你一把我一捆地挑選著這些藥草,場面十分熱鬧。按照傳統習俗,每到端午這一天,當地居民便會將一束束青蒿、艾草、菖蒲等“藥草”懸掛在門頭旁,驅蟲祛病納吉。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端午節除了藥草賣得火熱外,粽子、五色糯米飯、褡褳粑、鹹鴨蛋等食品以及各類花卉也十分暢銷。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花卉暢銷

值得一提的是:

端午節,在黔西南家家戶戶都要包灰粽,用糯稻草燒成灰,用豬油翻炒糯米,在炒制過程中,依次放入食鹽和稻灰,當糯米著色後再翻炒幾分鐘即可,然後用粽子葉包粽子,包的時候放豬肉。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買粽子

這種小小的灰粽子,不僅體現了少數民族的飲食智慧,還凝聚著勞動者的辛勤與汗水,蒸煮時粽葉的清香,糯米的濃香,豬肉的鮮香,以及稻灰的醇香交匯在一起,最終呈現一份特色的美食,一份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灰粽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褡褳粑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五色糯米飯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節日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演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另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大中華地區及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節日介紹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傳統習俗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在劃龍船時,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船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絃,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拴五色絲線

五彩絲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而是確定了的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併成的縷索。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掛荷包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懸艾葉、菖蒲、蒜頭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採 藥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這種捉蛤蟆製藥之俗,源於漢代“蟾蜍闢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採百草”,亦採藥草之俗。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驅除”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倒災葫蘆”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鬱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洩盡之意,擬為“倒災葫蘆”。

傳統食俗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群眾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粽香四溢,艾草高掛,又是一年端午時,又是一年相聚日。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提示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粽子雖好吃,但不能亂吃,還得注意這些:

①避免吃涼的粽子,最好加熱後再吃。未經過真空處理的粽子,保質期較短,最好在4天內吃完。

②要控制好食用量,粽子應作為主食而不是零食。一個普通的肉粽,熱量約400卡路里,且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3個。

③有高血脂、腸胃病、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最好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膽固醇含量過高的粽子,可少量食用豆沙粽、小棗粽、南瓜粽等。

④高血糖人群要少吃甜粽,尤其要避免蘸白糖的吃法,因為蒸熟的糯米是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可少量食用雜糧粽或八寶粽。

⑥吃粽子時可搭配青菜和水果沙拉。尤其是消化能力較差的老人和小孩,不能吃得太急。

⑦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吃粽子後不要吃西瓜等含水分多的瓜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百草皆药,糯粽飘香,黔西南端午最浓情

今天端午

你是怎樣過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