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說到到博物館,人們自然想到具有厚重歷史且價值連城的藏品及文物。而文物是歷史的遺產,是歷史的見證,是一方文明的載體,訴說一方曾經的輝煌。

悠悠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創造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的祖先留下了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物。中國地大物博,全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且每個博物館都收藏著反映本地歷史文化內涵的“鎮館之寶”。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山東博物館成立於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現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該館珍藏有不少國家級的文物,如東平漢墓壁畫、《孫子兵法》竹簡、頌簋、鄭燮雙松圖軸等十分珍貴,且都是鎮館之寶。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如下:

1、東平漢墓壁畫(漢)

東平漢墓壁畫,2007年發現于山東東平縣,是山東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藝術水平最高的壁畫,填補了山東省漢代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早期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國極為罕見。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東平漢墓壁畫(漢)

2、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

紅陶獸形壺,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仿生陶器的紅陶獸形器,在新石器時代發現的陶器中較為罕見,雖然是實用器,卻造型生動,不失藝術情趣,是5000年前難得的一件藝術珍品,也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獨特的代表。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

3、甲骨文(商)

甲骨文(商)原為清末羅振玉舊藏,1954年入藏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所藏甲骨文總量居全國同類收藏單位前列,其中“鬼方”卜辭記載了商代的敵方部族,“鎷”是甲骨文中唯一帶有“金”字旁的文字,“虹不隹年”則記載了彩虹天象,均為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甲骨文(商)

4、頌簋(周)

頌簋為傳世青銅器中的珍品,流傳有緒,1954年由山東文管會入藏山東博物館。該器器型莊重,鑄造精良,是西周晚期典型青銅器,最為重要的是,器物內底和器蓋有152字對銘,是研究西周社會歷史重要的文字資料,其金文規整、典雅,是書法藝術的傑作。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頌簋(周)

5、蛋殼黑陶杯(龍山文化)

蛋殼黑陶杯,1960年山東濰坊姚官莊出土,整器為兩部分套合,以輪制而成,器壁薄如蛋殼,表面烏黑光亮,是典型龍山文化的特徵性器物,代表了中國遠古時期製陶工藝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蛋殼黑陶杯

6、魯國大玉璧(戰國)

魯國大玉璧,1977年出土於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禮器,代表禮制文化的最高境界。此玉璧為目前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兩面都是三層紋飾,內外蟠螭紋,中間谷紋,器形規整,琢磨精良,是山東博物館大廳穹頂玉璧也以此為原型建設。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魯國大玉璧(戰國)

7、鄭燮雙松圖軸(清)

鄭燮雙松圖軸是鄭板橋中進士第一年送給肅翁的作品,圖中一遠一近兩棵松樹意寓同學品格高潔,樹下有幾桿修竹,怪石蘭草,更是板橋擅長之筆。畫中長篇題記,講述了同學之間的情意,該作品書法繪畫俱佳,保存品相極好,是板橋難得一見的珍貴作品,1954年入藏山東博物館。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鄭燮雙松圖軸(清)

8、亞醜鉞(商)

鉞是商代禮儀重器、王權的象徵。亞醜鉞兩面鐫刻的銘文,表明此鉞的持有者是商代著名望族“亞醜”族群。該器器型碩大,十分罕見,是殷商末期青銅鉞的典型代表。該器1965年出土于山東青州蘇埠屯1號商墓。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亞醜鉞(商)

9、《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西漢)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1972年4月10日發現於銀雀山漢墓。失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的出土,解開了歷史上關於孫子和孫臏其人其書有無的千古之謎,被列為“新中國3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1世紀初,評為“中國20世紀(100年)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西漢)

10、九旒冕(明)

九旒冕,1971年出土於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墓,是我國目前發現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是研究我國古代服飾、禮制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九旒冕(明)

齊魯文明見證者——山東博物館10大鎮館之寶

方町

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