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養豬“十不靠譜”!您贊同幾條?

一 不靠譜:投機取巧, 套取項目資金

從前搞規模養豬起家的規模豬場、養豬企業老闆,近幾年“進去”不少。以前養豬業免稅,政府對規模養豬支持優惠政策頗多、項目資金頗多,一些老闆借改革開放之機,鑽國家政府政策空子,甚至違法亂紀,大發“養豬財”。真是“家有萬貫---銀行的,帶毛的不算---死豬”。

二 不靠譜;被動養豬,不拿養豬當主業

近些年來隨著規模養豬的快速發展,飼料企業發展遇到瓶頸。飼料銷售不出去,客戶越來越少,飼料廠減產或倒閉,怎麼辦?——自己養豬!目前,幾乎所有國內的著名大型飼料企業都在大肆擴張養豬產業。被動養豬,目的“不純”。所以,飼料企業養豬多數不太靠譜,絕大部分養豬屬於二流、三流水平。

三 不靠譜:人才培養機制滯後,養豬系統與模式落後

規模養豬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規模養豬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瓶頸問題。尤其是場長、經理、總經理高級人才更是奇缺。許多大型養豬企業盲目發展、大躍進式發展養豬產業,由於老闆人才觀念與企業文化因素,人才培養機制問題多多,養豬系統與養豬模式落後甚至沒有建立、完善,導致生產水平低下、生產效益不佳。

四 不靠譜:外行領導內行,管理混亂

老闆不懂裝懂,瞎指揮;職業經理人不懂裝懂,瞎執行。更有甚者,竟然聘請清華、北大、人大高材生負責養豬產業,滑天下之大稽。十年前發表的《中國有多少公母不分的養豬專家》,續篇《中國有多少公母不分的養豬老闆與職業經理人》。

五 不靠譜:豬場建設高大上投資,投資回報率太低

有錢就是任性。許多大型養豬企業很有實力,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豬場建設追求高大上,有的甚至照搬照抄歐美模式。結果是看上去好看,就是不賺錢。別人投資豬場,5-7年拿回投資,他投資豬場,10-15年拿回投資,還有可能血本無歸。高大上養豬開始,高樓跳樓結束。

六 不靠譜:自以為是,閉關自守,故步自封

“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一貫倡導“交流分享 合作共贏”。我們有些養豬企業自高自大,自以為是,閉關自守,故步自封。即使是一些原本一流的養豬企業也存在這個問題,逐漸淪落為二三流養豬企業。井底之蛙,最終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七 不靠譜:盲目全產業鏈,過度多元化,缺乏專業化

盲目全產業鏈,過度多元化,缺乏專業化,是中國大型豬業企業的通病。做大了,啥都想做;賺錢了,啥錢都想賺。結果是,啥都做不好,啥都不賺錢。

八 不靠譜:過度炒作“無抗養豬”、“生態養豬”、“福利養豬”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喊實現共產主義。中國豬病乃世界大全,忽悠“無抗”養豬;圈了一塊地,申請點項目資金,忽悠“生態養豬”;豬沒吃好喝好住好,豬病不斷,忽悠“福利養豬”。

九 不靠譜:不切中國國情,忽悠“種養結合 糞汙還田”等環保模式

天天喊“種養結合”,絕大多數豬場沒有足夠的配套耕地,糞汙不知哪裡排;年年喊“糞汙還田”,直排不行,糞汙不知怎麼“還田”;一句話:還要工業化處理,不行就“拆”。

十 不靠譜: 馬雲、丁磊之流養豬

前有高盛、恆大、萬達等金融、房地產巨頭忽悠養豬,後有丁磊、馬雲等互聯網巨頭忽悠養豬,結果都是浮雲。丁磊的世界首創“馬桶”養豬與從前某位養豬大佬世界首創的“母豬乳房帶乳罩”養豬,有異曲同工之妙,增加點豬業同仁茶後笑資而已。

規模養豬還有許多不靠譜,譬如:農業部能繁母豬大數據不靠譜,不搞了;環保部糞汙處理方案不靠譜,只會“拆遷”……為了改善形象,最近都換了個馬甲。這裡就不多說了,多說了本篇文章也不靠譜了!

中國規模養豬“十不靠譜”!您贊同幾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