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平行志願投檔如何操作?有沒有技巧?

燕趙都市報

高考平行志願投檔採用的是“分數優先,兼顧志願”的原則。

平行志願的投檔,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按分數排隊,就是電腦將分數在省控線上的考生,分科類【主要是分文理科】,按照總分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排列起來。

如果是總分相同,則按照語數外三科的綜合成績進行排序。還有一些省份在綜合相同的情況下,是依次根據語數外成績的高低進行排序。

第二步,是按照次序依次來檢索考生的志願。當系統檢索到某個考生的時候,會按照志願的先後順序依次檢索考生的志願。

如果是檢索到符合條件的院校,系統就會把你的檔案投遞給這個學校,剩下的志願就不會在檢索了。如果是沒有符合條件的院校,那麼你的檔案就投遞不出去了。

檔案投遞不出去的話,只能等調劑或者是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了。


網上的漫畫組圖,形象的說明了平行志願的錄取程序。

省招生辦公室主要是負責學校的投檔,而專業的的錄取工作主要是高校自己來完成。

當高校接受到考生的檔案以後,一般遵循的主要原則就是“分數優先,兼顧專業”的原則。

高校會先把所有考生的成績按照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優先滿足成績比較高的學生的專業。

如果考生填報的專業第一個志願沒有被錄取,就會進入到第二志願的錄取,但是為了兼顧其他考生,大部分的學校會對每一個專業志願劃分一個專業級差分。

比如說A 考生的高考成績是595分,專業選擇分別是: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安全等。而B考生的成績594分,專業志願分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等。

如果A考生的專業第一志願金融沒有被錄取,一般會在A考生的總成績基礎上減去1---3分,然後再和其他一志願也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專業考生綜合成績進行比較。大部分省份的專業級差都是“311”,

也就是說考生A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時候是按照595-3=592的成績和考生B進行比較的。

所以,在填報平行志願的時候,要注意下面幾點。

1、正確參考往年投檔的最低分、平均分以及考生位次

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不要僅僅查找一年的情況,而是要綜合考慮最近3年的情況,防止一些極端的情況出現。

一般在歷年的高校投檔統計表上,一般都會有3組數據,分別是投檔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有的省份也會公佈當年對應的排名。

其實,在所有的數據之中平均分相對來說更加公允客觀,更能反映院校的錄取情況。

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投檔人數多於錄取人數。如果是僅僅關注歷年的最低投檔分數線,自己被退檔的風險是很大的。

分差是確定錄取相對位置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學生的成績或學校(專業)的錄取分數與它所在批次的省控線之間的差。考生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考生成績-批次錄取控制線)與所定學校的往年的分差(學校錄取線-批次錄取控制線)的最大值進行比較。

2、合理的確定院校的梯度

按照“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給自己的意向院校排序。

平行志願是一檔只投遞一次,如果志願填報的第一個院校就滿足條件,就意味著自己其他的志願其實是作廢了。

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理想院校,學校的梯度沒有拉開,很有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自己的檔案投遞不出去。

3、不要盲目的自信,不論是院校選擇還是專業選擇儘量不要留空。

專業錄取時候,高校是按照分數“分數優先。兼顧專業”的原則。

如果自己的專業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都沒有被錄取,自己也沒有填寫其他專業,就意味考生要麼接受調劑,要麼會被投檔。

所以,即便是某個學校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也儘量站在就業的角度去考慮下,選擇一些自己不是很討厭的專業,儘量把專業填完整。

4、謹慎的對待“服從調劑”

如果是服從調劑,會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概率,但是有可能會被調劑到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是自己不服從調劑,很有可能會因為專業的原因而被退檔,一般被退檔以後只能填報徵集志願,徵集志願可以選擇的範圍就十分有限了。

所以,具體要不要調劑還要結合自己的分數情況,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決定。

5、不要盲目的相信志願填報軟件【這個不解釋為什麼】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十點深談

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可以降低考生,特別是相對高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但平行志願並不意味著零風險,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一定要了解平行志願的規則和特點,把握好填報策略。

平行志願投檔是如何操作的?

平行志願投檔的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不再補檔”。平行志願投檔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於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二是每個考生的平行院校志願是有先後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願順序依次進行檢索;三是平行志願實行“多次模擬,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系統先對同一科類、相應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符合條件的考生按高考總分(含照顧政策加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後從排序在第一位的考生開始,依次檢索每位考生填報的幾個院校志願;若考生符合其中一所以上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將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到排序在前的院校;若考生只符合其中一所院校的投檔條件,則將投檔到該院校。

從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可以看出,考生在選擇院校志願時,可以有多個選擇機會,但按照公平性原則,在某一批次或某一階段錄取過程中,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考生電子檔案一旦被投出,計算機系統不再檢索該生的其他院校志願。計算機系統一次性將所有院校的考生檔案投出以後,如考生因身體條件、所報專業等不符合院校錄取要求而被退檔時,該考生的電子檔案也不再投向本批次或本階段的其他平行志願院校,即平行志願不補充投檔。

填報平行志願有哪些主要技巧?

在瞭解平行志願投檔規則的基礎上,考生要認真選好院校志願和專業志願。

一要認真研究分析今年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隨著平行志願的實行,招生院校的基本位置變化波動較小。因此,考生要將擬報考院校近幾年的錄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認真研究今年的招生計劃和相關要求,從而確定自己的填報志願方案。

二要合理組合院校志願。不宜全部填報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報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高考成績、個人興趣愛好、身體條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錄取的院校範圍中,合理、有序組合院校志願。

三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願的前列。由於平行院校志願是有先後順序的,當考生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檔條件時,計算機系統會將考生電子檔案投檔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願的前列。

四要積極慎重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平行志願投檔錄取中,如考生因專業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錄取。因此,如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會增加被院校錄取的機率,但也有可能會被調劑到不滿意的專業。考生要根據自身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

平行志願投檔需要合理規避哪些風險?

一是平行志願間沒有拉開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願填報過高(比如多個平行院校志願之間沒有拉開梯度),就可能導致所填報的幾個院校志願全部落空。

二是填報的院校志願過少。如果考生沒有充分利用選擇機會,只填報一個或兩個院校志願,就有可能因為高考成績未達到招生院校的投檔線而不能被投檔。

三是填報的專業志願過少。

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後,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後被退檔的風險。

對平行志願投檔認識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可以一檔多投。在錄取中,平行志願是一個志願多所學校,只能一檔一投。因此,投檔時按一個志願對待。也就是說,在某一批次錄取時,無論這個志願中有幾所學校符合投檔要求,只能投檔到排在前面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檔,其他志願院校均失去效用。

誤區二:可以多次投檔。在實際錄取中,考生每批填報的多個平行志願院校,最多隻能投檔一次,投檔一所院校。考生的檔案如因某種原因被前面投檔的院校退檔,就不能再投檔到後面所報院校,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誤區三:平行志願沒有先後順序。實際錄取中,平行志願對考生個人來說是有先後順序的。投檔時,如果考生所填報平行志願院校有多個符合投檔條件,只能投檔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

誤區四:實行平行志願後沒有了風險。實行平行志願後仍會有風險。因為平行志願不是“靈丹妙藥”。在目前我國高考錄取模式下,雖然大大降低了風險,但不能全部消除風險。


燕趙都市報

衝一衝有風險需謹慎

衝一衝就是自己預估分數有可能上到一所層次較高的學校而衝,但這種衝會出現兩種後果,一是你算計和運氣不錯,能進學校提檔線(入校門檻)而被學校錄取,二是你分數達不到提檔線而被拒之門外,只能看後面的志願學校錄取情況。出現第一種情形你也別太高興,因為有兩個風險等著你,\\分數比提檔線高不了多少分進去的,所以好專業是沒有了,只有冷專業可選,二是你進學校門後是不能隨意退回去的,如果你不滿意專業,想不要這個學校了,並且你不服從調劑,只能遭遇退檔,本批次無望了,冀希望於徵集志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