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

五月五,吃粽子。競龍舟,喜洋洋。

五月五,麥子熟。炎夏至,掃庭除。

五月五,祭屈原。家國情,世代傳。

五月五,頌民俗。守望間,永不輟。

五月五 話端午

作者/朱偉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端午的“端”是隨“午”給予的強調。“端”字本義為“正”,“五”為中。

《易經·繫辭上》說,天為奇數,一三五七九,五數相加為二十五;地為偶數,二四六八十,五數相加為三十;天地之數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

粽子 端正象徵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粽子稱角黍,黍是北方的黃米、南方的糯米;角,是祭器;角黍是陰陽爭時的端正象徵。以箬竹葉包黍米,是陰包裹陽之象。

粽子的異名,有稱為“裹蒸”者,其實有錐形,有秤錘形,有菱角形,也有枕頭形的。

包裹材料,有用茭葉、粽葉的,也有用蘆葉、竹葉的,其餡,甜者如赤豆小棗、豆沙棗泥、桃仁芝麻松子;鹹者如火腿鹹肉、鮮肉鴨肉,以至於乾貝蝦仁。

贈扇 招清風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端午還有贈扇之俗。唐人馮贄《雲仙雜記》“洛陽歲節”稱所贈是“避瘟扇”。古時端午前兩日有扇市,到了買扇子、用扇子的時候了。

從象徵明月的圓扇,到諸葛亮用的白羽扇,再到摺扇,“涼友招清風”,扇子其實是古時文人實用的一種詩意物件。

如朱熹說,“動搖便是用,放下便是體”。總結此詩意,最令人讚歎的還是白居易:“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出手,藏月入袖中。”

天中節 插艾蒲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古人稱端午午時為“天中節”。這一天各家門前要插艾虎蒲劍,“艾虎”是採艾蒿製成虎狀,“蒲劍”是將菖蒲葉裁成劍狀,要以雄黃塗耳鼻,小兒要系“長命縷”,富家還要以五毒塑形的“五毒餑餑”送友人,都為了辟邪。

龍舟競渡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而端午龍舟競渡之俗,其實起於春秋越國,古說勾踐於此操練水軍。而到了《荊楚歲時記》,則記曰:“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

品詩詞 守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憑弔屈原丨屈原,楚國貴族出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因遭排擠毀謗,先後被流放,卻不改忠君憂民之心。公元前278年,秦將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依當時形勢,屈原既無力驅除黑暗,又不願同流合汙苟且偷生。悲憤交加之下,於五月初五,懷石自沉於清冷的汨羅江,以身殉國。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唐·文秀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憑弔屈原丨楚國人沿江苦尋屈原蹤影,怕江魚吃掉其軀體,遂以竹殼、竹葉包好糯米投江餵魚,由此風習相傳……南朝吳均在《續齊諧記》中也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屈原的家國情懷,就是中華民族的一滴淚,就是端午節的靈魂。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2018年6月12日 廣州天河車陂村舉行端午龍舟競渡

競龍舟丨“龍舟競渡”是端午節一道壯觀的風景,如今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宋黃裳的兩首詞作場面驚心動魄,氣氛緊張激烈,讀罷猶如觀看了兩場龍舟競渡的實況轉播。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減字木蘭花·競渡》宋·黃裳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2018年6月14日 浙江溫州鹿城區南塘老街 龍舟劃過

競龍舟丨端午梅雨初歇,此時成雙成對的綵船來看龍舟奪錦賽了:浪花飛雪,鼓聲喧天,紅旗獵獵,直到奪得錦標方罷。暮色雖降臨,觀看競渡的人兒還沉浸在熱烈氣氛中,直到新月升起,彩舫才載著十里荷香愜意而歸。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年少,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喜遷鶯·端午泛湖》宋·黃裳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揚州茱萸灣動物園 熊貓吃粽子

品香粽丨“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如果選擇一種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飲食,當然非粽子莫屬。

玉粒量米水次淘,

裹將箬葉苧絲韜。

炊餘脹滿崚嶒角,

剝出凝成細纖膏。

《粽子》清·謝墉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2018年6月16日 海南瓊海 龍壽洋田野公園“荷花海”

浴蘭湯丨端午時節已到仲夏,毒蟲滋生,瘟疫流行,故民間稱五月為“惡月”“毒月”,故時興在門上懸插菖蒲、艾葉,後添榴花、蒜頭、龍船花,合稱“天中五瑞”,以驅邪避害。加上多雨潮溼人易出汗,古人還要沐浴蘭湯(即中草藥浴),避瘟驅毒以潔身體。

榴花角黍鬥時新,

今日誰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風客,

卻隨蒿艾上朱門。

《揚州端午呈趙師》宋·戴復古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2018年5月29日 成都制香人用古法制作端午香囊

佩香包丨在端午節系五彩線、佩香包皆有祈福健康寓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玲瓏可愛。據說,戴五色線的小孩可避毒蟲傷害,將綵線扔到河裡,意味著將瘟疫、疾病沖走,由此可保安康。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宋·蘇軾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河南鄭州兩萌娃穿漢服過端午

女兒節丨“紅杏單衫花滿頭,彩扇香囊不離手。”端午節,取石榴花插髮髻,家家裝扮小閨女。明朝沈榜《宛署雜記》中說,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五月初一至初五,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閒驚破紗窗夢。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廣而告之,我們在約稿約稿約稿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

我們的【文眼聚焦】欄目

向大家約稿啦

主題是:

偉大征程——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

大家可以以文學形式

展現改革開放40年曆史進程

謳歌改革開放偉大成就

書寫改革開放時代新篇

······

只要是正能量的作品

散文、特寫、隨筆、詩歌都OK

字數最好控制在1500字以內

郵箱請牢記:[email protected]

郵件主題註明“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字樣 ~

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視覺中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也許,你想看看往期?】

父親,請您慢些老去

端午節下館子,一張表讓你成為最會點菜的人!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