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村發展休閒農業,哪些土地可以利用呢?

董宏陽

1、四荒地和國家政策支持的土地

荒灘、荒丘、荒溝、荒山等未利用的土地稱為“四荒地”,屬於環境中未得到有效利用、合理、充分的土地,是農村較豐富的土地資源。“四荒”使用權承包、租賃期限最長不得超過50年。

2、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指休閒農業項目建設確有必要佔用耕地時先行在異地墾地,數量和質量驗收合格後,再用作建設用地。

3、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

《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規定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在開發建設中要充分利用農民自有住宅、閒置宅基地,閒置宅基地可用於休閒農業。廢棄空心村是未來發展休閒農業的最大資源。

4、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的是有生產經營性質的農村建設用地,包含商業所使用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建設用地興辦企業。

此外,礦區已經佔有的尾礦池、棄石堆場或其它棄用地;礦區遺留的建設用地;工礦遺址景觀用地等也都可以發展休閒農業。

5月26-28號,農學谷將在北京開設休閒農業如何拿地,如何申請補貼的專題課,感興趣可以留言諮詢!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農學谷!


農學谷

在我國休閒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前景較好,鄉村旅遊等的發展也已初具規模,如今我國的鄉村旅遊已進入一個全面發展時期,並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新態勢。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業地域遼闊,自然景觀優美,農業經營類型多種多樣,使在我國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積極鼓勵發展休閒農業,明確發展休閒農業作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傳承我國農耕文化,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高度;對休閒農業用地也出臺了很多政策。到底有哪些土地可以用來發展休閒農業,現規納如下:


1.農民自有的住宅和閒置宅基地。根據《農業部等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閒置宅基地整理結餘的建設用地可用於發展休閒農業。

2.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主要包括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以及農村居民住宅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分為三大類: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置用地和經營性用地。

3.農村四荒地。農村四荒地主要是指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等未利用的土地,四荒地是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土地資源,屬於現行經濟環境中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根據政策四荒地使用承包權、租賃、拍賣的最長期限不能超過五十年。

4.城鄉建設增減掛鉤用地。增減掛鉤用地是指休閒農業項目建設如果必須佔用到耕地時,應先在異地開墾相應數量的耕地,待經相關政府驗收後,才可佔用耕地用作休閒建設用地。

5.其他用地方式。據《國務院辦公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對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連片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的高標準農田,生態公益林等,允許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開展觀光和休閒旅遊、加工流通等經營活動。



而關於發展休閒農業用地的限制類別主要是: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不準超過土地規劃、嚴禁擴大設施農業用地的範圍。


海稻一船長

我來答!我是春光秋月,從事農村土地承包工作多年,歡迎大家關注!

2018年農村發展休閒農業,哪些土地可以利用?


農村土地是指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及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用於農業的土地又包括: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荒水(五荒)。

城市裡的人長期處於較大的生活壓力中,而且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深林覆蓋率低,空氣質量十分不好。所以週末出行是緩解生活壓力,釋放心靈的出口,休閒農業是週末出行的好去處。既可以釣魚、採摘蔬菜和水果,品嚐農家飯菜,又可以小住農家院,感受蟲鳴、鳥叫、聽取蛙聲一片的田園風情。



農村資源豐富,搞休閒農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結合自然資源優勢,選準方向後再進行投資。可以利用農村的五荒、林地、果園,魚池,搞一個休閒農莊,利用農村閒置民居搞民宿經濟,還可利用村裡建設用地開飯店、商店招待遊客,當地農民可以出售手工藝品、特產農產品等。這樣不僅自己致富,還能帶動當地百姓致富。


當地農民自己開發休閒農業苦於缺少資金,另外懂經營、會經營的農村人更少,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農村出資產資源,投資商出資金進行來開發,大家一起搞休閒農業,收益按照比例分成,讓大家共同致富。我想,這應該是以後農村發展的方向。


春光秋月

農村土地主要包括基本農田,一般農田,四荒地、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用地。從發展休閒農業來說,上述土地都能用,但早知道如何。

基本農田限制最多,不許改變性質,不許建設等,而且幾乎不能調整。理論上,栽樹挖塘都不行。總得的話通過流轉的形式,可以用做農業(包括設施農業)和以農業為本地的基礎體驗(比如採摘),以及以農業本身為觀光對象和背景(比如花海)。

一般農田稍微好點,也是流轉,用處也差不多,不過限制少點,各種方面也都可以適當的突破,但一樣不能建設。未來可以逐步調整成建設總地。

四荒地是國家估計開發的,尤其是農業本身已經生態旅遊康養等,有政策。也是流轉和不能建設的概念,限制更鬆一些。

集體建設用地包括宅基地在內,可以租用,個別城市有試點可以入市。現在國家也來逐步放開,出臺所有、資格、使用三權分離的具體政策,但還在過程中。總之,可以建設,可以經營,但產權等方面還沒有完全放開,在建設上也有不能做私家別墅(買賣的,而非農民自用)等限制。

國有土地是通過招拍掛獲取,可以按照規劃要求,做商業開發。

各種土地都要考慮,除了基本農田外,必要的時候,其他土地也可以,也應該一部分調整成用地,便於開發。


東海秦二聊旅遊

隨著國家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基本完成,農村土地也有了明確的規定,而如今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農業種植養殖、休閒農業也正在迅速崛起,而對於發展農村種植養殖和休閒農業等項目, 自然會涉及到土地的問題。2018年農村發展休閒農業,哪些土地可以利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種,村集體的建設用地。

也就是指村集體和個人投資或者集資進行各種非農業建設的土地,主要是農村的公益事業用地、公共設施相應用地和村民的宅基地。

第二種,村民的閒置宅基地和自己的住宅。通過對村民自有住宅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造和裝修,閒置宅基地進行建造可以當作休閒農業用地。

第三種,農村的四荒地。四荒地是屬於村集體的所有,具體是指荒山、荒丘、荒溝和荒灘沒有被利用的土地,也可以認為,沒有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一部分土地,其使用期限最長不能超過50年。國家也鼓勵人們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閒農業,並對一些特困地區在指標上給予一定的傾斜。



下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休閒農業在用地方面有哪些限制?首先不能佔用基本的農田,作於農村重要的“吃飯田”,是不允許進行植樹造林、 畜禽養殖等;其次,不能超越土地的利用規劃,休閒農業的開發一定要明確所佔土地的用途,符合規劃使用指標,滿足對用地的相關要求,並按照非農用地進行管理。

希望上面的內容能幫到大家,有什麼想法?請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我會持續解答農村的相關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


生活巷

發展休閒農業產業,所有的因素歸根結底都要落實到“地”上邊,只有把地落實好了,其他的的環節才有可能得以進行。

但是在農村不是所有地都能發展休閒農業的,具體的有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農業用地必須是非基本農田。在我國除了國家特批重點項目,沒有其他任何理由可以佔用農村耕地良田。


第二、最高土地使用年限為15年。對該區域內的土地開發、保護、使用、經營一般不得超過15年,如超出則需要另行簽約合同。

第三、必須遵從土地使用規劃政策。不可以中途私自改變既定的使用途徑。


發展休閒農業是我國發展農村利國利民的一個有效途徑,做好了可以很快改變當地農民的經濟狀況,但是所謂“無規矩,不方圓”,無論出自什麼原因,都不能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免得引火自焚。


老張談三農

休閒農業!是旅遊為主,農業為題的項目工程!在豐糧產區是不可能發展的!應該在一些糧食產量低,生產成本高的地方,可以實際利用土地價值來做為休閒農業項目!中華幾千年發展,開始於農耕,發展於工業,進入了科技社會的現實中,很多人都不認識莊稼樣子,只是在書本上,影像中見到過!更別說深耕,翻土,撒豆播種,鋤草,保苗,收割,打穀,晾曬,收倉!這一系列的農業流程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所以我建議,休閒農業和學校掛勾,經常組織學生實際體會農業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