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華僑華人項目簽約福建 “瞄準”國際前沿高新技術

中新社福州6月18日電 (閆旭)12個華僑華人項目18日在福州簽約。這些項目均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外高新技術成果項目,總投資45.5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大健康等領域。

作為第十六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6·18”)的一項重要活動,“華僑華人項目成果(廈門)專場對接會”當天在福州舉行。

除了舉行簽約儀式,51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還與100多家廈門、福州等地的企業代表面對面對接洽談,一批技術領先、經濟社會效益好、輻射帶動性強的項目集中進行推介、對接。

在現場簽約的12個項目中,福州市閩清縣與美國愛荷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王小村將攜手打造一個“中國有機谷生態經濟綜合體”項目。據王小村介紹,該項目是一個包括生態修復、有機農業、生態休閒旅遊等的綜合性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

談到為何將項目落地福建,王小村說,福建有開放的經濟體系,形成吸引人的投資環境。同時,福建的僑務部門和外事部門對華僑華人特別關愛,創造了很多機會和條件,非常有效率。

林源看好的是福建生物產業的發展。在他看來,福建有廈門大學和福建醫科大學兩所研究型高校,均在生物科學領域非常有名,使福建擁有很多專業領域的人才。

參加本屆“6·18”的51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中,具有博士學歷的佔70%。“華僑華人館”展區則展示了60個海外華僑華人高新技術成果,涉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新能源與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

“當前福建發展正處在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希望海外專家學者充分利用此次參加‘6·18’的機會,到福建各地多走走看看,深入瞭解福建的發展,參與福建的建設,在福建開創新事業、發展新天地。”福建省僑務辦公室主任馮志農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