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綿陽沒遵義發展的好?

用戶58749174532

綿陽是貨真價實的四川第二大城市,遵義也是貴州僅次於貴陽的城市。但是如果說綿陽沒有遵義發展好,這是不準確的。綿陽的發展程度相比遵義實際要好很多。

但是為什麼說綿陽沒有遵義發展好呢?其實是GDP的誤導。目前綿陽GDP是2000億,遵義比綿陽多出700億。但是這個並不能說明綿陽比遵義差,至少是不充足的理由。

因為,綿陽轄區面積僅為遵義的60%;綿陽管轄9個縣級區劃,而遵義管轄14個縣級區劃,遵義整整比綿陽多出5個;綿陽人口為400多萬,遵義是600多萬,差距是比較明顯的。

此外,綿陽的平武、北川屬於高原地區,面積廣大、人煙稀少。因此,綿陽的GDP其實主要在另外6個區縣市產生。而遵義雖然也是山地居多,但整體地理情況優於綿陽。

因此,如果僅僅是用GDP衡量綿陽與遵義的發展狀況,是不合適的。

GDP以外,綿陽的科研、教育、產業、城建等各方面均是強於遵義的,綿陽中心城區更是大勝一籌。

在綿陽最輝煌的時候,曾經是西部五大城市之一,排名重慶、成都、西安、昆明之後。現在雖然排名西部城市十名開外,但是在西部二級城市中也算髮展比較不錯的。

遵義是歷史名稱,國內名氣比較大,近年來發展比較快,未來也擁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前景也非常不錯。

不過無論怎樣,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色,每個城市的發展定位也不同。每個城市都有優勢的地方,不能以一個方面就否決了其他方面。


蘇綻

綿陽,遵義,一個作為四川第二大城市,一個作為貴州的第二大大城市。最近幾年,他們互相比較的勁頭都比較大。


遵義:全市面積30762平方公里,轄3區2市9縣和新蒲新區、南部新區,常住人口622.84萬(2016年末)。

綿陽:全市總面積2.02萬平方公里,轄5縣3區1市,常住總人口481.09萬(2016年)。

2017年遵義gdp為2748.56億,綿陽的gdp為2074.75億。

這兩個城市,沒有誰比誰發展的好,沒有誰比誰發展的不好,他們各自的發展,都有他們各自城市的定位,沒有什麼可比較而言。

對於綿陽這座城市來說,作為四川的第二大大城市發展這麼差,可能很多的綿陽人都不服,確實成都的GDP比綿陽高7倍之多。

貴州,第二大城市遵義,相對於貴陽來說他們的差距怎麼那麼大。

所以他們兩個城市的發展差距會越來越大的,因為在成都的面前綿陽的地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好的投資,很好的企業,都會第一時間選擇落戶成都,因為在成都這個環境裡面,有好的大學,可以提供好的人才。

對於,貴州遵義來說他和貴陽的地位相差不多,而且正義作為紅色根據地來說,名氣上遠遠大於貴陽。

對於這兩座城市的未來,我覺得發展比較好的當然是貴州遵義了。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和個人看法,有問題歡迎在下面討論和評論。


給力視界

其實不能說綿陽沒有遵義發展的好,因為綿陽的定位和遵義的定位是不同的,定位的不同自然也就會決定發展方向的不同,而發展方向的不同,自然就會讓大眾覺得哪一個城市比哪一個城市發展的好。綿陽市是我國的國家批准建設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科技城,綿陽不是為了GDP在發展,綿陽有著更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深居內陸,發展高科技,這為整個國家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遵義市,是貴族省四川省重慶市三省市結合部的中心城市,可以說是這三省市聯合發展的樞紐級別的城市,自然是需要帶動的,自然是需要發展經濟的,再加上,遵義市是為我國非常不錯的一個旅遊城市,還是我國的抗日戰爭時期的紅色根據地之一,更加需要扶持發展經濟,所才會讓大家認為綿陽沒有遵義發展的好,但是其實兩個城市各有千秋,只是說可能這些年在經濟發展上,國家對遵義的重視程度比起綿陽來說要稍微大一些而已。


說一說綿陽美食

從歷史上看,太原楊氏在876年入主播州(遵義舊稱),到1600年無奈反叛明朝,被官軍聯合絞殺而覆滅,從四川徹底併入貴州,直到現在。一千多年的時間,分屬四川和貴州時,都是最為重要的經濟文化和財稅之地。遵義可以說強了千年,底蘊很足的。

而綿陽在歷史上一直都不是四川最為重要的經濟文化和財稅基地,只是處於北面,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建國前四川最為重要的經濟文化財稅基地是成都府、渝州府(老重慶地區)和嘉州府(樂山加眉山)。綿陽的發家始於三線建設期間,底蘊本來就不如遵義。

且不談綿陽科技城那價值3000億的gdp不算入綿陽的gdp,就是綿陽加85年分出的遂寧也有千億的gdp。而重慶分出前,95年四川各地市gdp第三第四並不是綿陽,而是內江和樂山。如果按照當下樂山加分出的眉山gdp有2600億,內江加分出的資陽(即便除掉劃入成都的簡陽)有2400億。


並不輸遵義多少。說到底還是四川把地級市分的太散了,如不然不會讓遵義獨自逞強。而且就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年度票房額,體現民富的可支配收入以及存款額,代表工業時代家庭消費能力的汽車保有量,綿陽都比遵義好。而且四川gdp第三到第五在這些數據上都不比遵義差,而這些城市gdp比遵義差幾百億到上千億的都有。

同時遵義的工資水平也不比gdp差於自己的四川城市高多少,消費還不低,通貨膨脹真的助推了遵義gdp增長,那麼遵義的高gdp總量體現出來的民富到底在哪裡?


而且貴州一開始是準備打造雙城模式的,但是遵義是想融入渝西經濟圈。貴州省同意遵義的想法,但是不提供政策和資源支持。現在貴陽開始進行虹吸貴州省模式,遵義走錯了發展方向,勢必面臨被吸的命運,中短期內資源留不住,經濟會增長放慢。而成都已經開始大量反哺四川各地市,加上四川在鐵公基上發力,綿陽面對的環境要比遵義好。

只有等貴陽發展起來後,成渝貴三角打造成功,處於中間的遵義能得到很大的環境解綁!


遵義作為貴州第二大地級市,其發展僅次於貴陽,遵義的發展既有先天的優勢,又有後天的努力,先天:遵義是歷史文化名城,紅色旅遊聖地,又是茅臺酒的故鄉,其知名度遠勝於四川綿陽,後天:充分發揮'“紅色聖地"的名片發展旅遊業,隨之大力發展交通,如今全市縣縣通高速,擁有2個機場,這是綿陽不可比,交通是遵義發展較快的一個因素。充分利用釀酒優勢發展白酒業,貴州是全國的產酒大省,而遵義又是全省的產酒主產地,仁懷是酒廠酒企上千家,其它各縣均是產酒大縣,而綿陽不具這一優勢。遵義大力發展茶業,縣縣有綠葉產地,湄譚茶葉基地被譽為茶海,鳳岡富鋅硒茶全國獨有,正安白茶全國知名,遵義是真正產茶大市。



(圖為湄潭天下第一壺)

四川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綿陽是四川的第二大地級市,但是與貴州遵義相比,差距很大。


綿陽是中國科技之城,其實力也很強勁,要想超越遵義,還是有難度的,主要是四川重點發展的是成都,對綿陽的投資力度較少。四川又是地震多發區,綿陽又受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影響,綿陽的招商引資吸引力不強,遵義地處重慶、瀘州、貴陽之間,區位優勢較強,更容易吸引外商,更容易發展。


舞動人生124

去過遵義,單從市容市貌來看,還是比不上綿陽




妝模作樣綠茶婊

遵義是紅色旅遊地旅遊資源豐富,綿陽是科技城有九院,長虹,九洲本應城市影響力不俗,條件遠比遵義強,城市影響力是以城市功能辦賽辦會能力為硬指標檢驗!不管國內國外從上到下凡是辦過各級大賽大會的城市/同等條件下其影響力都是大的!


Lai金祥

遵義有點自大了,兩者之間的差距在科技產業,在這方面遵義差得太遠,因為是央企,綿陽在統什中沒含這一塊,在總量和人均方面,遵義的差距都是很大的。遵義有些人的這種自高自大,對遵義的發展很不好。


青山不敗2

吃這一觀點的要不就是沒去過綿陽,沒有對比就沒看出遵義落後在哪些方面!要不喃就是在做夢!綿陽前15年就比遵義現在好!申明本人不是綿陽人長期在遵義工作,見證了遵義的發展


Viki25

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就好像中國現在GDP全球第二,卻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一樣,實在有心要比,不如看看這個:

截至2016年,深圳市南山區下轄8個街道。2015年,全區常住人口129.12萬人。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14.57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06091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