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街道部門聯動快速反應 凝心聚力治理停車難題解民需

在老城區,由於衚衕密佈、人口密集,隨著機動車使用量的持續快速增長,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城市管理的新課題。一些商戶和居民為了將店門前、家門前的公共停車位佔為己有,動用固定破舊自行車、廢舊桌椅等各種“佔位神器”,致使很多車主看著空車位卻無可奈何。

日前,天橋街道充分利用“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及時吹響街巷停車自治行動之哨。一聲哨響,街道綜治辦、城管科、地區交通隊、城管執法隊、司法所等職能部門快速反應、聯勤聯動,把分散的力量集合起來,握成重拳、形成合力,直擊7條街巷上演的“圈地行動”、殭屍車長期佔道等違法行為。同時,天橋街道以香廠路及其周邊街巷衚衕為試點,探索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的新途徑。

上下聯動施劃車位解民需

香廠路地區街巷的底商林立,道路兩旁沒有規範停車場,有的車塞在便道上,有的乾脆就停在機動車道上,車輛停放凌亂,嚴重影響了過往車輛的通行,讓原本並不寬敞的道路變得擁堵起來。

4月23日上午,街道一聲“哨響”,城管科、綜治辦、城管執法隊、司法所、櫻桃園交通大隊等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集中針對香廠路地區停車亂、停車難問題,在香廠路、仁壽路、仁民路三條衚衕試點推行停車自治管理,重新施劃停車位200餘個,面向居民開放,緩解了周邊居民停車難問題。

在現場,為緩解居民停車難,規範轄區道路停車秩序,在保證道路暢通的前提下,施工人員拆除道路欄杆、清理街面障礙、拉線定距、噴漿劃線,一個個標準的停車位整齊劃一的呈現在道路旁,方便了車輛停放,規範了停車秩序。“這多好呀,像我們這些居民以前都沒地方停車,停在路邊又怕被貼條,得找附近酒店的停車場,價格高還按時收費,非常不方便。現在我們有了車位,不用到處找了,想停多久停多久,給我們生活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在香廠路社區居民車位登記處,前來登記的王阿姨非常贊同這次施劃停車位的重整舉措。

全面協商居民自己當“管家”

隨著天橋街道一聲“哨響”,不僅發動了地區各部門凝心聚力共同建設美麗天橋,而且在社區黨委的響應與號召下,吸引了眾多居民和商戶紛紛加入到建設隊伍中來。

在停車位規劃過程中,街道與社區多次召開居民議事會,聽取居民意見建議。居民與商戶積極參與討論,群策群力為解決停車難題出謀劃策,最終形成停車自治管理辦法。與此同時,社區還組建了停車自治管理委員會,對接居民需求,並制定了《停車管理協議》規範停車秩序,採取居民自治、第三方停車公司負責日常管理模式,凡居住在香廠路社區的居民,具備停車資質(三證齊全,即房產證、身份證、行駛證)的車輛,在社區進行實名停車登記、辦理停車證後均可停放。

此外,在綜合考慮居民出行、機動車停放時長及施劃限度等情況,試點街巷每天為商戶提供1小時裝、卸貨時間,將商戶車輛分流至周邊停車場,杜絕了卸貨車佔道、店外堆物堆料等現象,讓居民出行變得更加暢通。

為保證居民車輛停放安全,屬地派出所夜間還為值守管理員提供治安崗亭,為停車管理公司實施24小時巡察停放車輛提供基礎設施保障,有效預防夜間發生惡意剮蹭等損害停放車輛的違法行為。第三方停車管理公司進行規範化管理,統一為辦理停車證的機動車提供車位險,對停車期間車輛出現的劃痕、剮蹭進行賠償,消除了居民對車輛安全的顧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