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受幫扶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旗)摘帽 產業扶貧將聚焦精細精確精微

西城區對口扶貧協作地區涉及3個省、區,5個國家級貧困縣,分別是河北省阜平縣、張北縣,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鄂倫春自治旗,以及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按照計劃,喀喇沁旗2018年脫貧出列,張北縣、阜平縣、鄂倫春自治旗2019年脫貧出列,囊謙縣2020年脫貧出列。

為增強對口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區今後將通過開展精細精確精微對口幫扶,通過加強人才幫扶、加強產業扶貧協作、開展多領域幫扶等舉措,助力受幫扶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旗)摘帽。

創新模式 立足實際發展特色產業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關鍵。我區將通過打造特色幫扶產業、支持當地龍頭企業發展幫扶產業、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的方式,精準發力,確保扶貧成效。

今年起,我區將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積極推廣電商扶貧模式,拓寬受幫扶地區產品在全區銷售渠道,加強與金融街life、唯美易購、供銷集團電商網等網絡平臺及電商合作,推動受幫扶地區產品網絡銷售。此外,將開展結對幫扶貧困縣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售進社區行動,力爭在順天府超市、友城生活館、百姓服務中心、國安社區等門店實現常態化銷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區發改委、產促局、工商聯、國資委、中關村科技園西城園等部門將結合自身資源優勢,以合作共建園區、支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培育壯大鄉鎮、村集體經濟等為載體,提高受幫扶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為目標,通過建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依託受幫扶旗縣的特色優勢資源,力爭支持每個受幫扶旗縣培育1至2家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龍頭企業,從而構建起“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脫貧產業體系,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

匯聚人才 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人才是打好產業扶貧的關鍵所在。我區將結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意願和需求,以提高就業能力為目標,採取進京培訓和本地培訓結合,崗位培訓與短期技能培訓結合的方式,與受幫扶地區共同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班;支持和組織專家在受幫扶地區舉辦培訓班,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以及餐飲、家政服務、旅遊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

提高貧困地區農牧民文化素質,是當前扶貧的重點,也是促進產業扶貧可持續發展的治本之策。我區將建立學校結對幫扶機制,通過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學校幹部雙向掛職鍛鍊等形式,提升受幫扶地區學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建立互派、互訪等學習交流機制,通過教師、幹部隊伍培訓,提升受幫扶地區教師、幹部隊伍水平;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和多媒體技術,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此外,今年起我區將選擇先進黨支部與受幫扶地區的基層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優先選擇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村開展結對活動,進而增強貧困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激發當地幹部群眾苦幹實幹,脫貧光榮的積極性、主動性,樹立脫貧致富的志氣,增強擺脫貧困的信心。

用足優勢 開展金融精準扶貧

產業扶貧,金融是瓶頸。沒有啟動資金,產業發展困難重重。

如何下好金融“棋子”,蓄滿產業扶貧“資金池”,激活產業發展“棋局”?對此,我區將充分發揮駐區金融機構集中資源優勢,探索和搭建金融扶貧模式,在幫扶項目融資、農產品保險、醫療保險方面開展好金融扶貧。此外,將充分發揮中央部門資源集中、中央企業集中的優勢,結合受幫扶地區脫貧攻堅的實際需要,積極爭取中央部委和中央企業在資金、政策、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優勢, 助力受幫扶地區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