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甲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什麼人不宜吃甲魚?

我愛你871123

甲魚人們通常叫做鱉,是一種卵生兩棲爬行動物。它的頭部有點像烏龜,但甲魚背部沒有烏龜的條紋。甲魚可以清燉、蒸煮、紅燒口味都是一流的。甲魚的周身均可食用,特別是甲魚四周下垂的柔軟部分的裙邊,其味道鮮美無比,別具一格,是甲魚周身最鮮、最嫩、最好吃的部分,因此甲魚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滋補水產品菜餚。

其實甲魚不僅可以作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上乘名菜的優質材料,還可作為中藥材料入藥,具有諸多滋補藥用功效。很多人都愛吃,但它的具體的營養價值我們都不太瞭解。到底吃甲魚有哪些好處呢?

甲魚不僅味道鮮美,甲魚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動物膠、角蛋白等物質,營養價值極高。甲魚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而且甲魚肉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

甲魚的好處:

1、提高免疫力

甲魚富含高蛋白、動物膠、角蛋白、維生素等營養素,能夠增強免疫力,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尤其適合哺乳期的媽咪,可提高母乳的質量,加強嬰兒的免疫力。

2、可預防慢性病

甲魚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常食甲魚還可降低膽固醇,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3、具有抗癌作用

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

4、美容護膚,是女性滋補佳品

不宜人群:

甲魚比較滋膩,經常食用會,導致消化不良,消化功能減退、脾胃虛弱之人應忌食。尤其患有胃潰瘍、腸胃炎等患者不宜食用。

孕婦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不建議食用。


營養海賊團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甲魚營養豐富, 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僅有利於肺結核、貧血等多種病患的恢復, 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 對高血壓病、冠心病患者有益。此外,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可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還能預防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

甲魚雖好,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可以食用。比如說以下幾種情況的人少吃或忌食甲魚。

慢性胃腸疾病患者:甲魚屬寒涼食物, 且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動物膠質,不容易消化吸收,故過量進食,可影響消化功能,甚至引起吐瀉。

活動性肝炎患者:肝炎患者由於消化酶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甲魚中的營養成分。

肝硬化患者:由於甲魚中的蛋白質含量極高,蛋白質被分解可產生大量的血氨 ,一旦超過肝臟的解毒能力,就能誘發肝性昏迷。

腎衰患者:對於慢性腎衰患者來說,甲魚中的蛋白質能使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進一步升高,從而加重尿毒症症狀。甲魚中的鈣、磷和無機酸又會加劇鈣磷失調,不利於酸中毒的消除。所以,慢性腎衰患者不宜食用甲魚,吃甲魚等於雪上加霜。

失眠、孕婦及產後洩瀉的婦女不宜食用,以免吃後引起胃腸不適等症或產生其他副作用。

對甲魚過敏的人也不宜食用,甲魚含有較高蛋白質,對高蛋白過敏者不宜食用。


吳建平營養師

甲魚具有滋陰涼血、補益調中、補腎健骨、軟堅散結等作用。可防治身虛體弱、肝脾腫大、肺結核等症。下面我們簡單說說適應情況是哪些。

滋陰涼血:如果有顴紅潮熱,五心煩熱,夜寐不安,咽乾口燥,唇紅,舌質紅,少苔或苔花剝。脈細數。女性出現月經週期提前,經量或中等或減少,色鮮紅;男性出現陽強易舉、性慾亢盛等,可以選用甲魚,同時也可以選用阿膠、何首烏、熟地黃等。

補益調中:如果有少氣懶言、中氣不足、全身疲倦乏力、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虛熱,做事老是打不起精神等,可以選用甲魚,同時可以選用人參、黨參、白朮、黃芪等,進行補益調中。

補腎健骨:如果有腰脊疼痛、脛軟膝酸、精少、小便清長、肢節痿弱、步履艱難、目眩。可以選用甲魚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甲魚本身富含動物膠、角蛋白、銅、維生素D等營養素,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另外甲魚滋膩,容易滋生痰溼,久食阻礙胃氣,導致消化不良,消化功能不佳者忌食;肝炎患者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值誘發肝昏迷,故應少食;孕婦吃了會影響胎兒健康。



男科醫生談健康

甲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其主要作用有:

滋陰,對肝炎和異常功能亢進有控制作用;滋補,提高血漿蛋白含量,促進造血功能,增強體力;清熱,降低異常體溫升高,可消散體內腫塊等。甲魚肉中含有一種抵抗人體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質,常食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吃適量甲魚有利於產婦身體恢復及提高母乳質量。甲魚還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和提高機體免疫的功能。甲魚中含鐵質、葉酸等,對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幫助,還有助於提高運動員的耐力和恢復疲勞。

但不是所有人都可食用甲魚,這些人不宜吃:

2) 有水腫、胸腔腹腔積液、高脂蛋白症者也不應吃甲魚,甲魚含高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它的邊緣肉裙含有豐富的動物膠質,不容易消化吸收;

3) 孕婦當慎吃,雖然甲魚具有滋陰益腎的功效,但是甲魚性味鹹寒,有著較強的通血絡、散瘀塊作用,因而會帶有一定的流產風險,尤其是鱉甲帶來的流產風險會比鱉肉更強,因此孕婦應該少吃或者不吃甲魚為宜,特別是在懷孕早期的時候。


沒什麼特別的好處。傳說中吃甲魚的好處只是傳說,包括中華鱉精。只要是品質合格的甲魚什麼人都能吃。所謂甲魚性涼,體質寒涼的人不宜吃,也只是傳說。都沒有證據。


內含子的表達

吃甲魚打牙祭呀,過嘴癮哪,特別是啃裙邊肉很爽啊。畢竟是肉類,腸胃不好的時候少吃點。肝臟有狀況的時候儘量不吃,有醫生認為,甲魚的蛋白質太多會增加肝臟負擔。

還有失去生命跡象的甲魚不能買,跟別的魚一樣,魚肉會快速腐敗生成毒素。

那年18歲,第一次吃甲魚。遠嫁沿海城市的姐姐帶來的活物,全家人對這個烏龜的近親手足無措,因為不瞭解其習性,吃法。所以,從怎麼讓它閉嘴到解剖,烹飪,品嚐體驗了個遍。但是覺得麻煩。直到後來一次再吃農家宴做的甲魚才發現,麻煩是值得的,否則連配菜都腥得無法下筷,更別提甲魚肉了。

買魚的時候儘量請魚販替你下刀,如果是買回來等兩天再吃,就只有自己動刀了。可以等魚頭伸出來一段的時候,用剪刀迅速控制魚頭並往外拉伸,手起刀落之後控血。這招鬥不過它的話就把魚整個翻過來,為了四腳著地它會伸長脖子,機會就來了。魚血沒啥滋補的,控了吧,沒那麼腥。

第二步要解剖了,兩個選擇。一是沿裙邊劃一圈把殼卸下來,二是在腹殼上劃十字刀。弄開去內臟。按常理,把內臟收拾了沖洗好就可以下鍋了,但對甲魚不行,靠近四條腿的地方有類似白色或泛黃的油塊,那是淋巴不是肉還很臭,徹底清除。收拾好了還不能下鍋,還要把它燙一下去表皮的黑膜,跟去魷魚的黑膜類似。水燒到冒小泡,還沒翻滾的時候倒進去,泡個三五分鐘,不燙手的時候再耐心剝乾淨。

第三步就可以下鍋啦,清蒸啊,跟煮熟剝殼的鵪鶉蛋黃花菜一起蒸,紅燒都可以。


指尖小調

哥是普通打工族,不宜吃甲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