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中的“媽媽的味道”是怎樣的?

罕默德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媽媽做的那些菜,更是家的味道。因為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後來我就一直跟著媽媽過,所以對我來說,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

我的媽媽很會做菜,她做的菜我都愛吃。但是小的時候,很不懂事經常就是鬧著要出去吃飯,不願意在家吃媽媽做的菜,覺得街上賣的東西就是最好的。直到長大了,懂事了,離開家了,才知道其實家裡媽媽做的菜,才是最好的,才是遠在異鄉的我最懷念的。

不過現在我又回到家鄉工作了,天天都可以吃媽媽做的菜了,嘻嘻,現在的我還是很幸福的。


玉林身邊事

壹周君的母親大人是一個很會做飯的人,她愛在網上搜食譜,然後自己照搬著做,也喜歡和身邊的同事朋友交流廚藝,每每學會一道新菜,都會興奮地做給壹周君。



其中學來的麻醬拌麵是至今為止的巔峰之作,之所以壹周君給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它太!好!吃!了!

在母親大人習得麻醬拌麵真傳之前,壹周君從來沒有見識過那樣的吃法。看似隨意的烹調方法卻製作出了令壹周君朝思暮想,離家之後魂牽夢縈的味道。

麻醬拌麵的靈魂所在有兩樣,第一樣是麻醬,第二樣是用蔥花姜料等熗出來的調味料。這兩樣的完美結合,促成了吃一口就上癮的味道。



起初壹周君對於這道菜是不看好的,因為覺得食材普通製法普通,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普通的。看著母親大人在廚房裡忙活來忙活去,壹周君還對她手裡的食物嗤笑了起來,母親大人卻內心波瀾不驚,雲淡風輕地對壹周君說:“還別太早下結論。”果真,嚐到第一口壹周君就覺得自己的臉頰火辣辣的。

壹周君高中是寄宿制學校,兩個周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也只能待一天半。每次離家去學校都是痛苦的,即使過了高中三年也依舊沒有習慣離別,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又得與母親大人的飯分別兩週。



每次要回家的前三天壹周君就已經打起了小算盤,制定那一天半的食譜,而且一日三頓飯感覺遠遠不夠,當時真想給自己加餐,遺憾的是沒有一個無限容積的胃。

再後來上了大學,離家更遠了。壹周君能習慣沒有母親的日子,卻習慣不了沒有母親做的飯的日子。大學食堂的飯越吃越沒味,對母親做出的味道也甚是想念。


武漢壹周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苦

春天的嫩芽剛冒頭,母親就帶著我們在山坡溝底挖野菜,這時候最多的就是蒲公英。在厚厚的枯草下,蒲公英剛剛抽出新葉,莖是白間淡紅。母親挖的第一棵小小的蒲公英總是剝乾淨,塞在我們的嘴裡,我們皺著眉,咧著嘴,嚷嚷著:媽,苦,苦啊!母親總笑著說:不苦不苦,這是最下冬燥的火的,苦過的舌尖會返出甜,不信,你們細細的品……



過幾天,野地裡還有一種菜,叫“苦菜碟子”或者“苦碟子”,它比蒲公英還要苦上好多,它們匍匐在地面上,葉子的邊緣像鋸齒,我們喜歡挖野菜,卻不喜歡吃,因為真的太苦。母親總是把它們洗的乾乾淨淨,剜半碗醬,喋喋地說著苦菜的好,下火去燥消炎……一個勁兒的讓我們多吃,這樣可以少生病。如果實在吃不下,就用糖和醋拌了,因為鍾情於那苦中的甜,也雀躍欣然。



五月的時候,田間的曲麻菜正當時,葉子將抽未抽的時候最好,葉子發紅,莖白白的,不像蒲公英和苦菜那樣苦,味道稍淡,是我們比較能接受的,也是這個季節吃的勤的野菜,淡淡的苦味裡,有野菜的清香,這個菜不必母親逼迫利誘,沒有其他菜食,我們也會甘之如飴,大快朵頤。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多是苦,但這許多的苦,卻成為於生活於成長最有益的……


孩子給我講道理

你記憶中的“媽媽的味道”……

今天,一看到這個題目,讓我一瞬間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媽媽的味道”,那是多麼甜蜜的味道,那是多麼幸福的味道,又是多麼美味的味道!

從小我就是一個特靦腆的女孩,從來不會各種的撒嬌,別的女孩子都會的“撒嬌本領”,我一概不會,為此我顯得特別的文靜。如此文靜的我唯一會做的一件事就是:靜靜地躺在媽媽的懷裡,聽著媽媽那有節奏的心跳,聞著媽媽身上那特有的甜蜜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後來,慢慢地又長大一點了。我好像一隻長了羽毛的小鳥一般開始慢慢脫離媽媽的懷抱。此時,媽媽的雙手成了我最力的後盾。我每天牽著她的雙手,那是一雙有力的手,那是一雙溫柔的手,那更是一雙給我幸福的手。就是這樣一雙溫柔而有力的的手傳遞給了我一種幸福味道——媽媽的味道!

再後來,我真的長大了!我開始為了自己的未來遠赴千里去讀書!遠離媽媽來到陌生的城市,最最想念得是:媽媽親手包地餃子的味道。城裡五花八門的餃子館應有盡有,餃子的品種也是層出不窮,可那些餃子裡卻都少加了一味調味品——媽媽的味道!不管我去什麼地方吃餃子,也不管多麼高級的餃子館,一口下去都嘗不出“媽媽的味道”。

現在的我也已為人母,我也給了我的孩子我獨有的味道!但,我媽媽給我的獨有的有味道,我一輩子都不會忘掉!


小雨點點的生活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樸素衣著,簡單的生活是我媽媽家日常,天天上山幹農活,風風雨雨一輩子都是為了我們這幾個孩子的生存和教育問題。


記憶中很深刻的,媽媽的味道並不是大家所說的美味菜餚的味道,而是我們小時候每天在等媽媽回來到家門口時的那一身汗臭味。

家裡兄弟姐妹比較多,爸爸和媽媽每天都是要早出晚歸地幹活,不然怎麼能養得起我們呢。那個時候,我們村主要還是依靠種植稻穀來維持生活,以及山上的八角和松樹林。如果勤快,稻穀加上這兩種經濟作物是可以養活一家人了。

母親大人是一位勤勞的婦女,小時候還不知道這汗臭味的意義,現在想起來是無比的幸福與內疚。幸福是媽媽一直愛著我們,努力工作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內疚是當時年少不知道媽媽的辛苦,還時常埋怨她。

當然,媽媽也是一位手巧的農村婦女。每當農閒的時候,媽媽總是製作各種美食來給我吃,記憶中很深的就是媽媽做的米糕。那個時候,還沒有通往外面世界的公路,村裡的糖果零食非常少,媽媽就是做米糕給我們小孩子吃的。

米糕大概就是拿生大米研磨之後,然後加入各種的糖和花生調製,最後拿到鍋裡用大火蒸熟。這種米糕吃起來口感嫩滑,味道涼爽,有股濃濃的味道,在那時絕對事我們最大的美食。

媽媽還會製作酸菜和蘿蔔乾,現在在城市裡遲到這些菜總是感覺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也許吧,是因為沒有媽媽的味道在裡面。又或者媽媽製作的菜都是手工和熬夜做出來的,口感自然,正宗純天然。而在城裡吃到的大多數都是工業製作流程加工出來的,讓人很不放心。

媽媽現在老了,終日只能呆在家裡,或者偶爾帶帶孫子,她已經沒有太多的力氣再做那些鄉村味道了,加上現在城鎮化加快,各種新鮮的事物出現,人們不再依賴傳統的生活習慣。年輕的女人們也不願再學習這些手藝,所以兒時的味道已經在漸漸遠離,留下的都是無盡的懷念。


南方小院

我們經常說媽媽的味道,那麼究竟什麼是媽媽的味道呢?媽媽的味道飽含了滿滿的鄉愁,背井離鄉出門在外打拼很長時間不回家,有的時候聞著別人家裡面飄出來的飯菜香味,忍不住想家,想吃爸媽煮的飯菜,回憶起一家人和睦相處的畫面,忍不住潸然淚下。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吃媽媽做的飯菜,每次回家總會品嚐到媽媽精心準備的美食,大家覺得很幸福的。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經歷過媽媽說自己不喜歡吃肉,總把肉肉塞進孩子的碗裡面,家裡面殺雞殺鴨子的時候煮雞肉鴨肉大人總會把雞腿鴨腿留出來給小孩子吃,總會撒謊說自己不喜歡吃腿給小孩子吃吧。出門在外應酬吃飯的時候,看到桌上面的雞腿鴨腿忍不住想起媽媽小時候給我們夾的腿。媽媽的味道是個模糊的概念,沒有具體指代什麼味道,從表面層次來理解的話就是媽媽在家裡面煮的菜,煮的一些家常菜味道很不錯的,出門在外經常吃外賣沒有吃爸媽煮的飯菜就會想吃媽媽的味道。在外面呆久了的遊子在飯館裡面吃飯,即使再好吃的飯菜也趕不上家裡媽媽做的美食。


桂林新鮮事

我記憶裡“媽媽的味道”其實是沒辦法從菜裡嚐出來的。

小時候媽媽很忙,家裡幾乎很少做飯,都是出去吃。每次都會打包一些剩下的菜帶回家。記得媽媽最常做的就是鹹飯,在各地好像叫法不同。做法很簡單,大致就是把米飯燜至半熟的時候把剩菜放進去等到米飯快好的時候,再打入一個生雞蛋,不等全熟的時候關掉電飯煲,將半熟的蛋黃液和米飯拌勻再在電飯鍋裡燜一下就好了。

我記得其實賣相很不好,看起來菜和飯糊在一起,但是真的很香。後來因為上學開始出去住,偶爾回家的時候,媽媽也會學做一些菜,各種新鮮豐富的食材換著做,沒有再做過鹹飯了。但是那是我印象中最有“媽媽的味道”的菜。自己也曾經嘗試著做過鹹飯,但是感覺和記憶裡的味道總是有偏差,大概就是潛意識裡對媽媽味道的懷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