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健力寶:背靠“中信系”籌備上市,多元化轉型存疑

复兴健力宝:背靠“中信系”筹备上市,多元化转型存疑

一則關於上市的消息,將“東方魔水”健力寶再次拉回舞臺中央。

作為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品牌,健力寶早在1997年就曾謀劃過上市。時隔20多年後,被譽為“東方魔水”的健力寶早已走下神壇。近兩年來,健力寶試圖通過多元化戰略轉型。此次上市消息傳出,讓人不得不想到:錯過巔峰期上市的健力寶,能否恢復昔日榮光?

背靠“中信系”謀上市

資料顯示,2004年,健力寶集團將所有權和經營權拆分,與統一旗下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展開業務合作,成立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力寶貿易”),負責其全部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專屬銷售。

不過到了2016年11月,統一集團宣佈將健力寶貿易100%股權出售給健力寶集團,價格為9.5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歷經10多年,健力寶的品牌重新迴歸到健力寶集團麾下。

促成這筆交易的,正是中信集團旗下的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後者給統一集團提供了出售健力寶貿易的費用。

天眼查顯示,健力寶目前有兩大股東,分別是寶力威有限公司以及國益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7.19%和32.81%。其中,2017年1月,寶力威將健力寶股份出質給了北京淳信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後者是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唯一從事股權投資以及資金管理業務的投資管理公司。

“東方魔水”沉浮錄

早在1997年,健力寶就曾準備在香港上市。

健力寶曾經是一款火遍大街小巷的“國民飲料”。1983年,時任廣東三水酒廠(廣東健力寶集團的前身)廠長的李經緯,無意中得知廣東體育科學院研究所研發出一種能消除運動疲勞的飲品,但由於口味難以下嚥,沒有廠家願意接洽,便主動找上門合作。當年,在這款飲品的基礎上,三水酒廠開發出了“健力寶”,這是中國首款含鹼性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在李經緯的帶領下,健力寶銷售額逐年走高,並獲得了“東方魔水”的稱號。據其他媒體報道,1984年,健力寶銷售額為345萬元;1985年則達到了1650萬元;1986年達到1.3億元;1997年突破50億元,輝煌程度可見一斑。

1997年對健力寶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健力寶謀劃上市失敗,這款飲料也從這年開始一步步走向沒落。

其締造者李經緯一度試圖把健力寶從三水市政府手裡買下股份,卻最終不能如意。2001年,健力寶啟動改制,之後幾經易主,卻沒能挽救健力寶的營業額連年下滑的頹勢。

與此同時,外資品牌的進入以及其他國產飲料的崛起也在進一步擠壓健力寶的市場。

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佈的《2012年我國飲料行業1–3季度運行狀況分析報告》顯示,在功能性飲料市場中,紅牛、脈動、尖叫、三得利等品牌共佔有53.2%的市場份額,而健力寶分得的“蛋糕”不足3%。

在徐雄俊看來,健力寶已經錯過了上市的最好時機。“現在上市的話肯定是面臨很多困難,從前景來看,對它的考驗很大。”其表示道。

多元化自救存疑

事實上,健力寶為人所熟知的只有一款老產品“健力寶”。或許是為了打破這種局面,近兩年來,健力寶不斷試水多元化產品。

2015年3月,健力寶全面推行新品新模式,實行“新品包銷制”的營銷新戰略。同年,健力寶推出了漢方健力寶“轟茶君”“陽光果葩”“激奇”“健力寶纖體罐”等多款新產品。次年,健力寶又推出了新產品“斯爾達希”等。

今年2月,健力寶還把旗下的“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變更為“佛山市三水健力寶食品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也新增了研發、生產、銷售、國內貿易和電子商務等。

朱丹蓬認為,在產品老化,以及客戶信息及團隊執行力各方面均不理想的情況下,健力寶採取多元化的措施有一定的幫助,但具體的效果如何,還要看落地情況。

徐雄俊則認為,健力寶應該在原有的主業上進行創新,而非盲目地進行多元化。“健力寶應該更加專注它自身的運動飲料,開發出新一代更安全、定位更清晰的飲料。”徐雄俊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