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昨日有媒體報道了“小黃車快黃了”的消息,稱ofo小黃車由於資金緊張已開始大規模裁員,總部裁員比例高達50%,甚至有擴大裁員範圍的趨勢。報道還稱小黃車COO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也已解散。負責市場公關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南楠與主管楊汛也被傳即將離職。

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共享單車公司資金緊張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根據衛士藍高端獵頭在小黃車官網查詢到信息來看,自2016年10月C輪融資至今,小黃車共計獲得約21.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億的資金支持。但在2017年12月,ofo小黃車就被傳出賬面上可供調配的資金僅剩3.5億元。

從137億到賬面可用資金僅剩3.5億,小黃車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可見其燒錢模式的瘋狂。而且從於信朋友圈闢謠的內容來看,只是否認了高管離職、裁員與海外事業部裁撤的問題,並沒有提及小黃車的資金情況。小黃車到底還有多少資金?如果不裁員,還可以支撐多長時間?答案依舊是一個謎。

但小黃車近期的運營動向卻透露出資金緊張的信號。首先,從支付寶入口進入小黃車,其支付模式從原有的使用一次支付一次,變成了強制充值。衛士藍高端獵頭親測需最低充值30元,恐有圈錢的嫌疑。

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小黃車充值界面

另外,衛士藍高端獵頭所在地石家莊,已退出小黃車支付寶免押金騎行活動。據瞭解,小黃車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目前只有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可參與。小黃車還嘗試通過現有的1500萬自行車的車身廣告來實現廣告變現,並且廣告刊例價格已被流出。

小黃車為什麼會陷入資金緊張,變著法兒賺錢的境地呢?

除了長期以來未探尋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一直在燒錢以外,媒體報道中將資金緊張背後的原因歸於小黃車得罪了阿里、滴滴兩大金主。

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而小黃車與滴滴的情緣比阿里要深得多,滴滴是小黃車最大的股東,甚至曾派遣自己人入駐小黃車總部。他們分別是原滴滴高級副總裁付強加入小黃車任執行總裁,原滴滴財務總監柳森森則負責財務部門,原滴滴開放平臺負責人南山負責市場部門,原Uber區域經理,滴滴二手車業務負責人張嚴琪擔任COO。4位滴滴系高管入駐的目的十分明確,扶持小黃車的同時行使監督的權利。

讓人詫異的是,這些高管入駐僅4個月,除張嚴琪以外,其他三位高管均已直接被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強制休假。原因可能在於隨著滴滴系高管的入駐,戴威的實權被逐漸架空。而戴威作為創始人,直接用一種近似蠻橫的方式,將滴滴系高管趕出了公司,搶回主控權。

小黃車創始人闢謠“小黃車快黃了”是無稽之談,卻沒提缺錢的事兒

ofo小黃車創始人兼CEO戴威

在衛士藍高端獵頭看來,小黃車在經歷野蠻生長,多次融資之後,創業者與資本方之間因立場不同,難免會出現意見不合、理念相悖等問題。但其領導人戴威的處理方式不夠高明,略顯稚嫩。得罪阿里,與滴滴撕破臉,不但沒有一點好處反而會加劇小黃車資金鍊緊張的問題。

去年12月就有傳言小黃車資金緊張,只能支撐一個月,但結果是小黃車已經堅挺了半年。如今摩拜投奔美團,哈羅單車抱緊了阿里的大腿,拒絕收購、拒絕合併的小黃車卻得罪了滴滴和阿里。小黃車會被最大股東滴滴強制收入麾下嗎?還是說阿里的對頭騰訊會做接盤俠,拯救小黃車呢?

這一次,小黃車還能堅持多久?3個月,6個月,甚至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