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近日,全球相机巨头奥林巴斯深圳工厂突然停产的消息震惊了不少人。根据奥林巴斯的官方回应,深圳工厂的关闭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数码相机市场的急剧萎缩,奥林巴斯深圳工厂的生产率显著下降;二是,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自设立至今已有26年之久,其设备也已经老化,很难再维持竞争力。虽然深圳奥林巴斯近几年来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目前公司经营前景严峻,集团内部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

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奥林巴斯捷克分部

奥林巴斯关闭深圳工厂后,将生产集中到位于越南同奈省的Olympus Vietnam Co., Ltd.(奥林巴斯越南),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并加强数码相机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奥林巴斯深圳工场的关闭,是其集团内部业务调整的决定,也可以说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在卫士蓝高端猎头看来,这样一个曾经辉煌时拥有15000名员工的深圳大厂,不是说上一刻突然停产关厂,下一刻就能锁上工厂大门,潇洒离去的。据了解,奥林巴斯至少还有1400在职名员工需要安置,其离职补偿方案也正在协商当中。

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深圳奥林巴斯工会针对突然停产,在厂内发布了一份《紧急倡议书》。根据倡议书可以看出,奥林巴斯在未与工会平等协商确定且员工可以认同的补偿方案的情况下停工停产,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那么,奥林巴斯最终会给员工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提出最佳离职补偿方案吗?在员工拿到离职补偿后,真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吗?会有企业愿意做接盘侠,为数码相机产业的老员工提供岗位吗?

任何一家“以人为本”的企业,当做出重大变动决定时,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些现实问题。

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当然,怎么才算得上最佳离职补偿方案,还需要根据奥林巴斯的详细情况来判定。根据奥林巴斯中国官网上公布的公司组织架构来看,除去首席财务官、首席合规官、首席改进官、首席行政官等高管岗位以外,主要分为医疗事务、质量监管、研发、制造、销售与营销几大团队。另外,深圳奥林巴斯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放了员工退出通道,可以按工作年限领对应月薪的“就业补助”离职,比如说工作5年可领5个月的“就业补助”,但仅限公司限定的部门。据《证券时报》介绍,目前留下来的很多都是没有开放过“就业补助”部门的老员工,“50%以上是工作15年以上的老员工”。

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但这些留下来的,没有被开放过“就业补助”的员工,即使领了离职补偿也只是暂时的,他们还是失去了长期赖以生计的工作。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从长远来看,除必要的金钱补偿外,企业还应在员工再就业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比如针对工作年限长、有优秀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优秀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员工,完全可以根据征求他们的意愿进行内部调岗,比如调至广州公司,或越南地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企业再招聘培训的成本,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为员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而不愿调岗的优秀人才,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简历,甚至打包团队简历,投递给专业的猎头服务机构。

奥林巴斯突然停产,剩1400名员工,要怎样处理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另外,一些普工、操作工岗位的员工,除却自主创业以外,也可以参加一些技术培训学习新的技能,重新找到一份适应当下生产制造科技潮流的工作,如操控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相关岗位。如果是加入像深圳奥林巴斯一样生产线落后的企业,一定要权衡利弊,避免重蹈覆辙。

最后,卫士蓝高端猎头希望企业在遭遇发展瓶颈,做出重大变动决定时,如业务调整,工厂搬迁,大规模裁员等,可以做到以人为本,多为员工考虑。企业的内部向心力也是强大的资本和竞争力。而员工面对职业生涯上的变故,也要做好职业规划,依据自身情况及时做好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