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每天出門的老人更長壽

研究显示:每天出门的老人更长寿

不少人上了年紀,體力、精力、活動能力大不如前,整天在家待著。《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刊登新研究顯示,老人不愛出門,容易患上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而每天出門的老人死亡風險低,壽命更長。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骨骼、肌肉、消化系統、心血管、中樞神經等功能逐漸衰退。經常到戶外進行適當運動,一是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能量消耗,改善脂肪代謝,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二是步行時下肢支持體重,上下肢骨關節、肌肉與身體其他部位協調配合,能加強心肌收縮,對改善心肺功能、延緩下肢關節退行性病變有積極作用。三是到戶外可以增加紫外線照射時間,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合成,預防或推遲骨質疏鬆症發生。

另外,要提醒老人們注意:

1、出門前聽天氣預報。早晚出門注意溫差,春秋兩季別穿太少。

2、出門帶點食物。比如餅乾、麵包、牛奶,便於隨時補充能量;還要攜帶手機,方便與家人聯絡或緊急求助。

3、選好地點。最好多去陽光充足、空氣清新、安靜的地方。

4、別貪多。出門不要走太遠或太疲憊,可以讓家人幫助提前設計好路線。

據《中國婦女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