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熟悉【壹條電影】的都知道,壹哥最愛乾的事就是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電影人。

這些人,要麼大隱隱於市,比如田壯壯;要麼擁有無數堅定擁躉,比如巖井俊二;再要麼是年輕一代中的代表人物,比如歐豪。

但是有句詩說得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些影人其實都並非個體,而都代表了影視圈中的一類人。

但是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也許是全中國電影圈裡最特別的一個,我完全找不到和他類似的。是誰呢?先要從剛剛上映的《猛蟲過江》講起。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先吐槽一下片名,《猛蟲過江》把李小龍的經典《猛龍過江》換了個字,這種起片名的方式近些年在中國的爛片領域最為流行——沒錯,連起片名都這麼隨便的,八成是爛片。

本來壹哥是絕對不會浪費筆墨去吐槽一部顯而易見的爛片的,但我突然在《猛蟲過江》的演員表裡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金士傑!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壹哥不禁微微一笑:

金老又來提攜新導演了。

是的,壹哥今天要介紹的演員,就是我們的老朋友:“千面”老戲骨金士傑先生。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 戲骨明證:著作等身 -

何謂“戲骨”?從字面上理解,那就是把戲演到骨子裡了。

前一陣子《人民的名義》熱播,引發了觀眾激烈的討論。其中老戲骨的精彩表演,被許多影迷拿來與“小鮮肉”的“顏值派”演技做了個對比。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但是,壹哥還是要為小鮮肉們說句公道話。

畢竟,老戲骨不是一日煉成的,精湛的演技背後是數十年辛苦的磨練,每個“老戲骨”都是從鮮肉過來的,金士傑先生也不例外。

但是金老的厲害在於:作品極多,而且經典極多。曾有一個成語“著作等身”,用來形容作家所著頗豐,書本疊起來能有人那麼高,金老拍過的膠片要是堆疊起來,和他的身高相比絕對會不相上下。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金士傑出演的電影年表)

看到這長長的一摞片單,夠“等身”了吧?是的,單以電影演員的身份算,40年內金老一共拍過49部電影。

在那些臺灣電影最頂尖的作品裡,幾乎都有他的蹤跡: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恐怖分子》、《獨立時代》;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20世紀80年代,楊德昌、侯孝賢等青年導演對既存的臺灣電影表示不滿,發起了一場“新電影運動”,其間誕生了大量優秀動人的電影傑作。

可以說,金士傑就是臺灣新電影運動的見證人。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臺灣新電影運動旗手合影)

其實,即使是在他的一些早期電影作品中,金士傑的演技也十分流暢、自然。比如在楊德昌的《恐怖分子》中,飾演女主角的舊情人沈維彬。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金老年輕時,很不一樣吧?)

演技好當然是有原因的——在演電影之前,金老早就在臺灣話劇舞臺上成名了。

金老畢業於屏東一所農業專科學校,但因為熱愛戲劇,前往臺北投身於當時如火如荼的“小劇場運動”。

臺灣的小劇場運動,其實與新電影運動是有幾分同源的。當時正值20世紀末,臺灣當局長期實行的威權統治使民眾苦不堪言,藝術就成了人們的發洩口。

作為一名叛逆青年,金士傑在臺北從事戲劇事業,還創辦了“蘭陵劇坊”。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金士傑的“蘭陵劇坊”)

很快,他成為了臺灣劇場界的核心創作者。在賴聲川大名鼎鼎的話劇《暗戀桃花源》中,他扮演了令人難忘的江濱柳一角。

在電影版中,他也成功地詮釋了這同一個角色。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話劇《暗戀桃花源》中的金士傑與林青霞)

什麼方式可以最簡便地鑑別一個人的演技?答案是:獨白戲。

《剩者為王》裡這段獨白,早就成為金老的標籤了。

在片中,金老扮演如曦(舒淇飾)的父親,將白醫生如曦可能的“結婚對象”約出來面談。

起初,金老還開開玩笑,甚至把白醫生笑稱為如曦的“救急對象”。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但是,隨著獨白的進展,金老開始變得越來越認真。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當金老遙想未來時,我們終於看清楚了他眼中的淚。

說話間從笑到哭,不過三分鐘,每一個情緒點都拿捏得那麼精準——這就叫老戲骨。

不要以為金老只能演這種“溫厚的老頭”,他在大銀幕上是真正的亦正亦邪,比如在《繡春刀2》中,金士傑扮演明朝大太監魏忠賢。

在慢戲中,魏忠賢的老奸巨猾、老謀深算在銀幕上活靈活現。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而一到了快戲,金老立馬翻臉,一展魏忠賢的恐怖與癲狂——簡直可謂是“顏藝”了。

任何年輕演員,一旦與金老對上戲,幾乎都被無情碾壓。

這就是幾十年劇場、銀幕表演經驗錘鍊出來的演技。

其實,戲劇出身的電影戲骨並不少,壹哥頭兩個想到的名字就是:濮存昕、陳道明。

過去濮存昕可沒少出現在電影熒幕上。當年看張楊的澡堂喜劇《洗澡》時,看著一個角色的臉,估摸著怎麼這麼眼熟呢,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原來是濮存昕老師啊!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濮存昕在《洗澡》中的表演)

但是濮存昕老師現在已經不演電影了,專心投入戲劇表演,我們在有生之年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濮存昕的可能,已經微乎其微。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濮存昕戲劇作品《李白》)

大家可能就要說了,陳道明老師可是經常演電影呀?這就怎麼說?

壹哥要提醒大家,能被道明老師看上的電影,幾乎都是主旋律、大製作。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道明叔在《唐山大地震》中的造型)

陳道明老師接起劇本來則非常挑剔,最近的一部電影作品也是4年前的《歸來》了。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這麼看來,如果說都是戲骨,濮存昕、陳道明老師是潛心修煉,不問世事的道家的話,那麼金士傑就是積極入世,“因材施教”的儒家。

我們當然不能說這兩派誰對誰錯,這只是不同老師自己的選擇,他們也都為電影、戲劇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金士傑老師入世的程度,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如果大家重新回頭好好看一看剛才壹哥發的那張超長片單,可能就會發現,從21世紀開始,金老表演作品的涉獵之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他參演的作品包括了我們熟悉的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還有被稱為開拓了武俠電影新方向的“新武俠”代表人物徐浩峰的《師父》。同樣,他也支持了作家韓寒的新作《乘風破浪》。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 除了大家口中廣義的“藝術電影”,他也客串了許許多多的商業電影。

無論是《唐人街探案》、《剩者為王》還是,《擺渡人》、《繡春刀2》……都可以看到他的蹤跡。甚至有人戲稱他為“客串王”。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繡春刀2》飾演魏忠賢)

拍這麼多電影也就罷了,他還參與了許多動畫作品的配音。

除了兩部《功夫熊貓》裡的功夫大師之外,前兩年大陸電影的話題之作《大魚海棠》和《大護法》,他也參與了配音。

《大魚海棠》裡那個保管靈魂的靈婆,就是由金士傑老師配音的,大家沒想到吧?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右邊的靈婆由金老配音)

金士傑“客串”的片子,實在是太多了,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業界勞模”了。那麼,他飾演了這麼多配角,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壹哥看來,金老是在樹立這個行業的標杆與榜樣。

在許多電影裡,他的角色都並不起眼,甚至稱得上是“龍套”,絕拿不了多少報酬。就賺錢而論,性價比實在太低,所以我相信金老不光是為了賺錢在做這些客串。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我更願意相信的是,客串年輕導演作品,和年輕演員合作,金老是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在提攜後輩,打出樣子,推動中國電影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壹哥想起美國著名導演希區柯克,幾乎在他導演的每一部電影裡,都會摻一腳,以表明他的“作者身份”。

而金士傑,藏身於四十年來的數十部華語電影的角落,以此成為了華語電影的見證人與引路者。這不可不謂是一件壯舉。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不過,金老這麼賣命,咱們也不能老讓人家演爛片呀!

近年來,大陸電影產業雖然發展蓬勃,也有一些優秀的電影佳作。但是,上限高,下限也高。影片質量實在是參差不齊。比如壹哥看這《猛蟲過江》的預告片,就不禁為金老捏一把冷汗。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說白了,人家豁出去提攜年輕導演,咱們這些年輕導演,是不是也得對得起人家?

壹哥衷心希望,金士傑目睹了臺灣新電影的輝煌,也能目睹大陸電影新的輝煌。希望金老的表演生涯,有一個奪目的起點,也能有一個奪目的終點。

最後奉獻一張金老年輕時的照片,少年意氣,揮斥方遒,比現在的小鮮肉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祝您健康,“入世老戲骨”金老!

這麼“入世”的老戲骨,全中國只有他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