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論”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今天為大家科普“模因論”。

“模因論”是什麼?丨輿論知識點

模因論

1976年,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創造模因一詞。道金斯認為,模因論是人類文化的進化論,其中模因是文化模仿進化的一種基本單位,在文化觀念和行為的發展、傳遞過程中也存在著傳播、複製、創新、演變,只有經過優勝劣汰的模因才能持久傳承下去。

在全民參與的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的傳播形式、規模和速度都有了大幅提升,人們已不滿足於在特定語境下單純轉發的病毒式傳播,往往更傾向於模因傳播,重視張揚個性、創新參與、趣味互動。

模因式傳播模式:有一個基本形式、框架或模板,可被不同的主體模仿、創造演變,進而形成多元化傳播。即各種主體均可利用此框架,以不一樣的內容填充。儘管是在不同情景下進行的改造革新,但其相似性還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從2016年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到2017年的《我們是誰?甲方!》等表情包火爆社交平臺,導致大量模仿借鑑、創意改編而成的調侃吐槽圖片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再如2017年建軍節,由人民日報客戶端創意出品並主導開發、騰訊天天P圖提供圖像處理支持的新媒體產品“我的軍裝照”H5上線,玩法新穎有趣,參與感、互動性都極強,很快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陣曬圖熱潮,各路軍裝照紛紛刷屏朋友圈、微博。

藉助技術條件的便利,網民的自主積極性得到最大體現,通過其自主認識、接受、傳播,可助推模因成為“爆款產品”。且模因論很好地揭示了各種信息、文化和觀念的新型傳播機理,對於當下主流傳播媒介的輿論引導工作具有重大借鑑意義。

今天的知識點對您是否有所啟發?你還想了解什麼專有名詞,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