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師每天要花兩三個小時做課件,這樣做值不值?

三尺講臺的萬千瞬間

關於課件,我有些說話的資格。

ppt、Authware、Axe、Prezi、FocuSky,種種演示工具我都摸索過、實踐過。

電腦上ppt的版本永遠是最新的,什麼變形、3D,只要出新玩意兒了我都會第一時間去嚐個鮮。什麼Ok、美化大師、iSIide、口袋動畫插件我都會整得有模有樣。

這麼做的結果是我的課件在全市獲了第一,在全省也受到表揚。

但是!我的教學水平又有多少長進呢?我的思考能力又有多大提升呢?我並不確定。能確定的是我的近視度數加深了,頸椎、腰椎都出了毛病!

我於是停下來,作了一番深入的思考:

1.課件製作,能成為我吃飯的技能嗎?不能!

2.憑我現在的水平,我能成為國內領尖的ppter嗎?不能!

3.我能放棄其它事情,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件製作上來嗎?不能!

4.教學中,是否一定要使用課件?不一定!比如教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寫作文,直接帶一隻蘋果讓學生看、摸、聞,比演示蘋果畫面不更豐富、生動?

5.課件製作的核心是技巧嗎?不是!是思考,是對教學篇目的深入解構和邏輯編排。如果思路不清,線索不明,重點不突出,製作越精緻、交互越頻繁、動畫越奇巧,則越是捨本逐末。

6.課件一定要製作得很完美嗎?不一定!要看具體情況。若是課件比賽,應當精雕細琢,因為課件是主體、是重點;若是教學,則以課件為輔助,不可喧賓奪主,更不能受制於課件,無法施展拳腳,無奈丟棄課堂生成。

既然答案都是否定的或不確定的,我就下了一個決定,不再專門花時間在課件製作上,而是確有需要時(比如優質課比賽,有加分),才去認真打磨。

平時,遇到好課件,我只作分析和腦中模擬,而不去動手製作了。但奇怪的是,我感覺自己的水平還有所提高呢!


劍客瓦礫

課件,是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和教具性質相同,在輔助手段上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備課、批改作業等正常教學行為,肯定不值。

但是,每天教師花時間去學習一些新的教學信息技術,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是值得提倡的。現在的教育教學手段日新月異,不學習根本無法跟上新的形勢,教師落後於時代,又怎樣指望他們教出新一代符合社會要求的學生?從這個層面上講,更新自身知識刻不容緩,特別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

我是一線數學教師、班主任,經常在課堂上需要製作課件,早期用PPT,後來改用幾何畫板,現在使用希沃白板,就課件製作上,自認為頗有一點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課件這種新型教具,是需要學習成本的,而教師自身工作繁重,拿出大片時間來學習無疑是十分浪費的,所以,一定要學會碎片化學習,以我為例,幾何畫板基本沒有現成的書籍可看,便自己在辦公室電腦中摸索,與同事一起商討,每次解決一個小問題,堅持學習下來,在校內也小有名氣。隨著新的希沃一體機的安裝,公司的培訓只是皮毛,更多的仍然是自學,下課了,十分鐘時間別浪費,留在教室中,在一體機上操作,看剛剛講的一節課中,能否用上某些軟件功能,同樣堅持下來,在區內也小有名氣。

所以,花如此多時間製作課件,是否學習方法有問題?或者對課件使用理解有問題?不管是哪種,請先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水平,提高備課效率,將時間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愛數學做數學


這段時間,我正在備課,後天我將與我縣近年來新入職的老師作一個交流,我分享的課題就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實踐反思》。在這之前我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會猶豫,但通過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想通了許多過去的困惑,所以現在我肯定地說值得。

很長時間裡,我一直被信息技術改變了許多行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對於教育的改變卻很緩慢的現象所困惑。過去我一直認為,老師們為什麼對於信息技術改變教學的探究並不熱衷,甚至有些排斥,就像題主的問題,做一個課件都需要二、三個小時,這大大增加了老師們的工作量,積極性自然不高。

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現在已進入全球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教學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老師們只有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並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才不會被時代淘汰,才有可能去擁抱未來智慧課堂、智慧教育。

而教育信息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老師都沒有信息技術素養如何去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老師都沒有創新思維,怎麼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回到題主的問題,有老師堅持花幾個小時去做課件,至少這個老師就具有信息技術素養,這會影響到學生,並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有的是幾個小時的課件製作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備課,設計教學的過程,這樣充分準備的課的教學效果肯定是常規課無法比擬的。



當然還是回到教師工作量上,許多老師每天那麼多課,節節課都花幾個小時做課件肯定不現實,這就是學校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實現本校間的資源共享,如何提供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讓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實際去整合,才能既讓老師願意用新技術,又能減輕教師工作量。

還是那句話,教育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跟著前行。


輕風教育

其實我真的要說這是不值得的,說到底,課件始終只是教學的一個輔助工具,並不是每一堂課都需要展示課件。有些學科,課件的作用會大一些,有些學科,過度何用課件,過度依賴課件,不僅耗費了大量時間,效果也不一定會好。有些老師,利用課件可以讓課堂精彩,有些老師,不用或者少用課件依然可以上出精彩一堂課。

花太多時間在課件上這種情況還真不少,有一次參加課題研討會,有位年輕老師就提出關於課件的困惑。這位老師是教數學的,為了讓單調的數學課變得更生動,她在課件上花了不少功夫,每道題目的步驟和注意事項都寫得很清楚,還有動畫展示,每天至少要花兩個小時做課件,上課的時候展示課件,感覺學生也很認真,很投入,但每次考試,學生的書寫步驟依然毫無章法,很混亂,考試成績也不理想。



其實這位老師可能和很多老師一樣,患上了課件依賴病。有些老師一定要把課件做得十分完美,這是課件強迫症,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的精力。對於數學這門學科而言,課件真的不必那麼精美,至於在課件上展示每道題的做題步驟,效果或許沒有板書好。我的做法是每一節課,至少會選擇一道題目在黑板上認真板書,讓學生體味每一步是怎麼得來的,或者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板書,再在全班進行訂正完善。當然,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有些傳統的方法,其實還是很有效果的。我聽到不少老師的公開課,有些老師整節課都在展示課件,黑板上空無一字,我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但總覺少了些什麼。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反課件聯盟”,其實不是真的反對課件,而是反過對度依賴課件,也反對學校檢查過度檢查老師的課件。我的觀點是,如果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做課件,那真的是自己加重自己的負擔,課件能起到教學輔助作用即可,簡潔,清晰,重點突出即可。我們時常感嘆教學負擔太重,太累,老師首先要自己學會給自己減負,別讓課件綁架了自己。


途蟲的百味人生

值,值,真值!我認為。

首先,能每天花幾個小時去做課件,說明這些老師對自己的工作是熱愛的,是敬業的。在現在這個講究現實的社會環境中,能專心做課件,提高課堂效率,抓教學效果和成績,這樣的老師是值得褒揚的。

其次,老師為了上好課,去花時間做課件,本身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對老師本人在專業方面也是一個促進,更有利於老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最後,短期看,這樣的老師好像很吃虧,沒有什麼“效益”,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的老師通過知識技能的積累,教學水平會逐步提高,這樣的“金子”一定會有發光的時候!

祝願這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老師早日大放異彩!


HE一HAI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老師來作答一下。

每天做課件上課,老師累,花的時間過多。

而且,大部分的時間不是花在教學組織上,而是在輸入內容及排版上。

課件,有它的優勢,但也有劣勢。

除了上面所說的,耗時耗力。

對學生聽課也是有不好的一面。

特別是理科,注重老師帶動學生思維。課件上課,不利老師的邏輯思維,自然學生也會覺得雜亂。

再者,課件上課不利於學生筆記和老師板書對學生的影響。

理科中,老師在板書解題的過程就是一種邏輯的體現。

最後,經常課件上課學生審美疲勞,自主能力減弱。


凱米思琪老師

在當今環境之下,能夠每天要花兩三個小時做課件的老師不多了!這樣的老師,不敢說一定會成為名師名家,他們對教育心存敬畏之心,對教學盡心盡責,這樣的老師一定是位好老師,他們的做法我的認為是:值!值得我們尊敬!

隨著網絡的運用,真正專業製作課件的老師不多,除非是信息技術掌握得非常好。運用好資源是教師的一項能力,每天花兩三個小時時間將下載的課件進行整合,運用到自已的課堂上,是非常好的!在準備課件的過程中,老師會經歷下面的階段:

解讀教材

瞭解學生知識的起點

對比、調整、選擇、整合

教材與課件的融合

一名教師在實實在在地花了兩三個小時做課件的過程中,他已經很好地完成了上面幾個環節,在熟悉教材、熟悉學生、熟悉課件的情況下走上講臺,試想一下,課堂效果怎麼會不好?


圖片來自網絡

(陽光之下與您共成長,謝謝關注!)


陽光之下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從我的經驗出發,我認為不值。

1、課件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太依賴它。我說一下我的經歷,2002年的時候我們學校組建了一個多媒體班,其實就是變相招生的一個噱頭。我任教語文學科,那時候我還不懂什麼是多媒體,更不會利用新興的教學設備授課。但是形勢所逼,我開始學習課件製作。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經歷,製作了很多PPT,在課程內容、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甚至字體顏色方面都精心設計,我也頗為自己的製作感到驕傲。後來,幾年裡,我還陸陸續續掌握了不少製作技巧。可是,我發現學生的成績並沒有因為我使用課件,而有所提升。我才意識到,我是本末倒置了,課件只是輔助手段,它有利有弊,我卻耗費大量精力甚至完全依賴課件進行教學,課堂上看似師生互動效果很好,其實學生只是看熱鬧,並沒有進行深入思考。



2、高中老師教學任務繁重,製作課件時間過多,會影響正常教學。據我所知,多數高中是寄宿制,老師的任課時數非常多。如我們學校,兩週一休,語數外老師教兩個班兩週大概有22課時,理化生老師甚至更多。老師要備課、批作業、閱卷、要解答學生問題等,如果是班主任那事情會更多。所以,不必在課件製作上浪費太多時間。即便製作課件,能起到教學應有的作用就行了,不必在那些背景照片、配樂、字體、動畫動作等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地方再耗費時間。




3、老師合理使用課件,可以為教學起到好的幫助。課件教學容量大,形象直觀,便於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率。但是,也容易喧賓奪主,分散學生注意力,學生記筆記記不及等。現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在不斷更新,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授課,但是我覺得不管採用什麼方式,這都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從根本上說,只有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什麼採用方式,讓學生學會才是最關鍵的。因此,

課件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老師要取其長、棄其短,使之真正為教學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