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那麼多,為什麼還是無法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朱維妙

1.對普通農民來講,獲得的補貼有限,類似杯水車薪

其實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的因素有很多的,補貼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人只聽到有補貼領,但是由於消息比較閉塞,並不知道到要去哪裡領補貼。

而且就算申請到了補貼,幾十塊或者一兩百塊錢一畝的補貼本質是也解決不了糧價走低,種地賺不到錢的問題。

再加上對於普通農民來講,自己家所分到的土地面積有限,能夠種的作物有限,能領到的補貼其實很少,現在很多金額較大的補貼都是針對具有規模性的農業項目的,這些和普通種地農民其實關係並不大。

2.農產品賣不出好價錢

農民種植的農作物主要就是一些主要糧油作物,但是從這兩年的糧油收購市場價格來看,並不是特別可觀,但是家庭消費卻與日俱增,光靠種地維持不了家庭生活開支。

3.年輕人不願種地

年輕人就更不用說了,從小就沒幹啥農活,現在互聯網普及了,大家都知道外面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比種地划算,自然更願意去外面工作而不是留在老家種地。


土地論壇

眾所周知,國家為了支持農業發展,出臺了很多扶持補貼政策,每年的農業補貼數額巨大,還是無法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一、年輕人都外出務工

    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成了農村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主要是因為咱們勞動者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外出務工按月領取收入,不用承擔市場風險,省心省力,最主要還是收入強於在家務農!

二、農產品市場價格不穩定

  農產品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有些甚至長期低迷,導致難以激發某些農產品的生產積極性。

三、部分補助門檻相對較高

比如拿生豬養殖補貼來說,最低的補助標準是年出欄量在500頭以上(含500),這對於農村的一般養殖戶來說,是一個不少的數目。

四、補助有限

  補助是有限的,有時一些配套設施投入,可能就大大超過這個補助,所以一些農戶對補助不太感興趣。

五、沒有諮詢相關部門

  想拿補貼不能坐等著補貼送上門,首先必須去諮詢相關部門,農業補貼種類繁多,而且並不是所有作物國家都有補貼。同時,也不能為了拿補貼,輕易將市場行情好的農作物改種成其他農作物,這樣就可能得不償失了。  

農業補貼申報流程

  ①行政村申報

  由鄉鎮(街道)組織本轄區各村申報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各村填寫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登記表,對不予補貼的耕地面積要進行調查核實。農戶要積極配合申報工作,提供身份證號碼、“一折通”賬號、聯繫電話等基礎信息。尚未辦“一折通”的農戶,要到當地農商銀行開戶辦折。

  ②鄉鎮(街道)核實

  鄉鎮(街道)要組織有關人員對各行政村上報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情況進行審核,重點核查已改變耕地用途、拋荒一年以上、達不到耕種條件等不符合補貼條件的情況,同時要審查各行政村上報農戶信息的完整性。核實彙總後,登記造冊並在醒目位置張榜公示一週以上,公示情況要拍照保存。

  ③信息錄入

  公示無異議後,各鄉鎮(街道)將數據錄入農民補貼網絡信息系統。

  ④行文上報

  公示無異議後,鄉鎮(街道)以文件形式報市農業局、財政局,並將從農民補貼網絡信息系統導出的補貼數據的紙質材料附於文件後面。

  ⑤資金髮放

  補貼資金通過“一折通”發放到戶。


農機通

不得不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遠離農村,來到大城市中打工奮鬥。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種地不賺錢,可能工作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抵得上農民一年種地的收益。畢竟大戶種糧只是少數現象,現在基本上一家也就幾畝地而已。這樣一來農業補貼再多,還是避免不掉這樣的結果。


首先現在大多數人都選擇在城市裡發展,雖然城市生活的成本更高,壓力更大,但事實上機遇和壓力並存。在農村種地基本上一年賺的錢實在是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農業補貼也吸引不了大家種地的積極性。

並且現在也就一個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是幾乎人人都有,但這項補貼小麥的補貼為110元/畝,而小麥的經濟效益並沒有水稻高,自然這樣的補貼並不是很多。而現在受環保風暴的影響,農藥化肥的價格都在上漲,農民種地的成本再一次提高,但小麥的收購價卻在上幾天降了0.03元,雖然農資補貼提高了20%,但還是無濟於補。


而對於其他的補貼,都需要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才能領取,而這些補貼在各地都有不同的政策,符合領取條件的並不簡單。而且現在的農業補貼傾向於大規模的承包戶和新型的農業項目補貼,像電商、休閒觀光園、農村合作社等,這些補貼的條件一個縣城也沒有多少人。 而現在農業的補貼首先就是向村集體進行申請,但事實上基層幹部的辦事效率很低,很多情況下名額都留給了關係戶,這種情況下補貼一般人也不會享有。

這種情況下農業補貼雖然五花八門,但實際上真正和農民有關的卻很少見。自然大家種植的積極性提不上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農業補貼

我覺得主要原因有這幾點:

1.現在各種生活用品都在漲價,而農產品的價格卻一直居低不上,首先,農產品的價格一直由市場在調節,當供給大於需求時,農產品的價格下降;當需求大於供給時,農產品的價格上升。因為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薄弱,對市場經濟缺乏判斷力,從而造成農產品的滯銷,也是農產品賣不出好價格的原因。

2.給予農民補貼的錢,實質其實是杯水車薪,農民辛辛苦苦苦一年卻只賺取到了微薄的利益,甚至遇到災害等問題還會出現虧本等情況,這讓農民如何還有信心進行農業種植呢?一年種地的收入還不及外出打工一個月,誰還會在家裡種地呢?所以想要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還需要全方位為農民考慮。

3.農民仍然是大家心中社會地位不高的形象,大家一提起農民就會想到髒、窮、累的形象。這也導致了許多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去種植,不願意去從事農民這個行業。

其實我要說,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少農民是正常的現象,現在的社會不需要農民,農民是小農經濟的產物,由於其產出僅僅能夠滿足自己的消耗,並沒有多餘的資本去投入再生產,產量的提高靠的是生產時間的延長而不是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一個人的勞動時間有限,所以千百年來農民抗風險能力很低,一直是平時勉強活著,豐年能吃飽,災年破產甚至餓死。

現代社會里,工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加上國家的救助體系,使得即便是維持小農經濟,災年也不會捱餓。然而其人均生產率相比於工業依然低的多,因此僅僅靠耕作,想致富,想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根本原因是在於農業種植形成了新的產業,讓農民有了新的身份。








要練出人魚線的風風

題主肯定不是農村人吧,對於農村的情況一點也不瞭解。這個題目也有問題,首先農業補貼是多,你拿的到嗎?補貼種植一般的作物,一畝地幾十塊錢有什麼用呢?還有現在農村種植的人明顯在增多,不過種地的不是農村人了,或者說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了。現在回農村就會看到到處都是大棚,就拿我們張家界這邊來說,來旅遊的人應該都看到過,路兩邊只要有一點平的田地全是大棚,山上的地確實沒人種了。但是這些人要麼是一些城市的大老闆,要麼是一些農村種養大戶。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你很難做起來的。為什麼現在對於一般的老百姓來說越來越難做種植業了。



首先就是技術問題,以前老百姓都是在自家地裡種地,一年種點水稻玉米就可以了,現在種地基本上全是大棚種植,還有一些地方,無土栽培,立體種植,全都是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在控制。即使一般的大棚對於農村人來說也很難,大棚裡一年種幾次,怎麼分配等等這些問題對於農村人來說,種植成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最大化的利用這個大棚,那麼你的利潤效益肯定會降低。


其次就是資金問題,國家補貼是有,可是一畝地十幾塊你能幹什麼,現在你種植一畝水稻的錢比你收割的稻穀還要多,怎麼會有人種地。種植經濟作物的話資金又不夠,一畝地可能就要投資幾萬,利潤只有幾千,那麼你要大規模的種植才有錢賺。可是資金怎麼來呢,你以為你去問政府要就給你了,想的太簡單了。這裡面的問題就不說了,現在不管是種植補貼還是養殖補貼,裡面的問題大家知道就行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銷路,對於現在的農村人在外面打工,一年幾萬塊還是可以的,所以一般投資一二十萬的還是有很多的,可是你投進去了也成功了,這些東西你賣給誰去。現在農產品滯銷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大量的農產品滯銷賣不出去,可是城裡賣的還是那麼高。這中間的環節怎麼去解決。為什麼現在城裡有些有錢人在投資農業了,你要搞清楚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立足於農村,可是市場永遠在城市。這些城裡人在城裡要關係有關係,要銷路有銷路,他們的風險自然就小很多了。可是對於一般的農村人來說呢,你到城裡了一個人不認識,你以為就隨便找個人問你要不要xx農產品他們就會要了。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想盡辦法也要到城市裡去,在農村你根本賺不到錢啊,每天還要累死累活的。你幹養殖,搞種植,運氣好今年價格漲了說不定賺一點,運氣不好虧的褲衩都不剩了。


張家界小伍

補貼金額的多少要看你項目規模有多大,有幾千畝甚至幾萬畝的國家現代農業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大型休閒農業項目補貼金額就多,有幾千萬甚至上億都有;規模小點的如家庭農場、休閒農莊、美麗鄉村的建設,都有不同的補貼等級。

另外除了面積外,還要看項目有多少建設設施,不是你的項目大,想申請多少補貼就能得到多少補貼,這不實現,還要看項目的可行性,運營模式,是否帶動農民脫貧等綜合考量。

此外,一些農機補貼、農業生產設備補貼、農產品加工設施補貼都有不同等級面向農民朋友。另外還要多說幾句,補貼是毛

毛雨,而不是及時雨,補貼是幫助農民朋友更好的運營整個項目,但不能解決燃眉之急。農學谷很多政策解讀的老師都曾說過,補貼是讓你的項目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5月26-28日,農學谷將在農業農村部圍繞“休閒農業如何拿地拿補貼”開展專題課,感興趣可以留言諮詢!


農學谷

隨著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可能很多人單單從紙面上來看,中國的農業補貼已經很多了,甚至有某些專家提議減少農業補貼。

這純屬是一派胡言,沒有任何的實際調查依據,也沒有搞清中國農業的現狀和國際農業的發展規律。

在我看來,目前中國農業的補貼和扶持資金只能用剛剛起步來形容,補貼不能說少,但是絕對不多,不僅僅是不多的原因,很多補貼機制、補貼發放的對象、補貼發放的流程都是在探索的階段。

從國內來看,農業補貼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於糧食等基礎農業的保障性補貼,用來鼓勵農民種糧、保證中國糧食的產量和糧食耕地的數量。

但要看清楚,這樣的糧食補貼是建立在糧食價格普遍偏低的情況下。糧食收購價格這些年一直在1.5元左右,對比如此的價格,這個補貼可真不能說算太多。

畢竟,要知道很多國家的糧食補貼能佔到農民收入的90%以上。

不信,你可以看看美國大豆等為什麼能在國際上傾銷,除了生產技術外,大量的補貼也是一大因素。

第二類農業補貼是鼓勵創新型農業發展的補貼資金,大部分是用來鼓勵農民創新的,是為農業的未來花得錢。這部分補貼目前是申報性質的,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善和規範,導致了農民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從未來來看,中國農業的農業補貼必然是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的補貼對於農民來說還只是杯水車薪,加大農業補貼的投入,才能真正的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不過,僅僅是加大資金還不夠。

一是要完善補貼發放機制。

二是要完善補貼發放監察制度,確保補貼能真正的用來服務農業。

完善的農業補貼制度,不只是給錢就行。而是給誰錢,怎麼給錢,怎麼把錢給到位。做好這些,農民的積極性才能真正的極大的調動起來。


新農民

關鍵是拿不到手啊。

有補貼是好事,可是問題就是好多補貼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錢。不少農民連去年的補貼都沒領到,而且不是一次兩次的事兒,久了早就不那麼盼望了。

簡單分析一下沒拿到補貼的原因:

1、補貼是有,但是得申請,下發到農民需要時間。補貼不可能全部統一發放,部分補貼需要獨立申請,不然就拿不到的,而且中國那麼多人,算下來總需要個流程,能拿到就好了,不在早晚。

2、各地方政策不同。各地方對補貼的要求不同,不是所有補貼都全部適用,想知道有沒有補貼,得和當地公示的補貼項目匹配才行。比如玉米補貼,一般都是在東北主產區給,其他地區或許有,但是不多,有的地方乾脆就沒有。

3、某些地區還是存在一定的貪腐現象的,好多補貼都被剋扣部分,有的甚至全部,最近這方面的新聞還是不少的。

4、以後補貼更多傾向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多普通農民拿不到。新型農民經營主體更符合現階段以及下一個階段的中國農業行情,所以受到了大力支持。

說到底,補貼只是對農民的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大家不能只靠補貼活著。大家積極性為什麼不高?要麼就是沒拿到補貼,要麼就是拿到了補貼,算起來也沒賺多少錢,還不如打工來的實在,只是能說我國農業正在進行下一個階段的過度,適者生存吧。補貼終究是錢少人多,還是那句話,農民最希望的是沒有補貼拿,光靠收成就可以很富有,這才是最靠譜的。


神州土地

本人是農民說一下原因,一家也就三到五個人,三一五六田地。十年以前人們還思維不夠活躍。家家以田地為業,一家比一家種的好收的糧多。土地還連作只怕失去一季的收成。-年下來豐衣足食。慢慢的發現溫飽解決了一可人們條件高了新樓房上大學小氣車找工作人情份子都要錢,四五畝田地根本不能養人,走出去掙錢了帶上家人都去打工,慢慢的土地也不種。有的人去不了只能種田,就種別人不種的。可現在化肥漲高從不掉。籽種農藥年年漲,一到農忙,時令不也等人得叫工吧,工價特高。一百=百無人幹。收的糧賣糧難。這不好那不要價格低的還要賣。一畝下耒,投資一結除,剩下67百元種十畝,辛辛苦苦幾幹元,耒年心涼了,少種點夠吃就行,慢慢的交通不好,水源不好的低產田地就無人種。說農業這補貼那補貼實際我們一畝田地約一百元左右。而切還要上交水費每畝60元澆地還要用電吧想想真費力,去掃馬路一月還一干元一年比種20畝田地省力,你說誰還死守著種地?


f(Y


279869708

關於農村,農業的補貼不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的問題,我來作個比較。在人民公社的大集時的七十年代,我叔父是公社黨委成員,月工1資是42元,農民交完徵糧(沒錢),再交的購糧價,每100斤是9元5角,也就是說每月工資不夠買500斤稻穀。可那時的幹部外出或去村民家吃飯,每頓飯還得出2兩糧票與幾(忘記)角錢。

可經過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4200元錢一月的工資,在公務員與打工人員中大把人拿得到。也就是說工資上漲了100倍,而糧食價每100斤就應漲到950元。這差額有多少?區區的每畝農田補貼一百多元,摺合每畝八百斤算,每百斤不到二十元。而今天有的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每月能領七\n八千,能買五千斤稻穀。這就是分配不公帶來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