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親節,三本書讀懂如山父愛

還記得父親那雙溫暖的大手嗎?還記得父親那寬厚的肩膀嗎?還記得父親那溫柔的眼神嗎?而今年的父親節比往年又多了一重含義,父親節的第二天是端午節,讓我們在這個濃情的節日為辛勞的父親送上我們的關愛與祝福吧!


父親節專題 ①

感恩父親節,三本書讀懂如山父愛

《父親,父親》

播者:林峰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金句:你在的時候/我走來走去不覺著什麼/你離去之後/我才發覺走來走去的/是你的骨架子

內容簡介:

《父親,父親》是作家黃亞洲的詩作集,共分七輯。曾獲浙江省年度優秀文學作品獎。

這本詩集中有兩首以父親為題的詩,第一首《父親》以個人的體驗為主,第二首《父親,父親》則是寫一般意義上的父親。作者從有失父之痛的兒子們普遍的人性體驗出發,從理性的高度深刻地闡釋了“父愛”的主題,同時用豐富的想象力述說著遠古傳說,字裡行間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能讓讀者在一種寬鬆隨和的心境中享受味之極濃的審美愉悅。


父親節專題 ②

感恩父親節,三本書讀懂如山父愛

《沉重的父愛》

播者:陌北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金句:時光荏苒,曉良也成家立業了,並做了一兒一女的父親。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女,如果兒女有什麼危險,他付出生命都會去救。做了父親的曉良更加不能理解,同樣作為父親,為什麼父親不能像自己愛兒女這樣來愛自己呢?

內容簡介:

父愛總是不善於表達的,我們往往不理解父親的一些行為,可是父愛永遠是偉大的。十八歲的曉良怎麼也無法理解父親的舉動。曉良患的是腎衰竭,這個病只有換腎才能康復。雖然得到這個不幸消息的當天,父親就表態要捐自己的一個腎給兒子。可是在確定可以做手術之時,父親卻不見了。曉良心理認定父親一定是後悔了,每天靠透析來維持生命的他痛恨起自己的父親。天底下真的有這樣狠心不顧兒子死活的父親嗎?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沉重的父愛》是冰心兒童圖書獎獲獎作品,所選作品多為知名作家的精品力作,具有強勁的文學感染力,是為青少年量身定製的小小說作品,既是青少年認知社會的窗口、豐富閱歷的捷徑,又堪稱寫作素材的寶典。


父親節專題 ③

感恩父親節,三本書讀懂如山父愛

《下鄉養兒》

播者:阿達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金句:這就是另一個讓天天成長的途徑——獨處。當她離開父母的幫助,一個人面對世界的時候,她必須用她所有的力量來對待世界,她就會從中發現自己的力量,就會自信。

內容簡介:

這本書被無數父母譽為最走心的育兒書,是故事,是心得,更是經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誠摯推薦。

這是一本我們從來沒見過也無法歸類的親子書。在此之前,我們看到的個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現。書裡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魯或北大清華;書裡的家長也是成功的,擁有強大的內心、無盡的智慧。然而《下鄉養兒》裡的角色卻是軟弱無力的,一對有社交障礙的夫妻,帶著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天天。孩子害怕學校,害怕老師,連續換了幾個小學都無法適應,結果輟學在家一年,最後變得連睡覺都害怕,因為總是噩夢連連,為了陪伴孩子一家人晨昏顛倒,以至於很久都沒見過太陽。

後來,因為一位搞教育工作的朋友喬老師的建議,一家三口選擇了下鄉養兒。鄉村裡有什麼?有蔬菜瓜果,有小動物,有小溪有流水,有花有草有樹,總而言之,鄉村有比城市更旺盛的活力,而這一切恰巧是這對軟弱無力的夫妻和他們的孩子所需要的。天天在鄉下遠離了讀書學習,做著買菜、做飯、洗衣、放羊這些瑣事。一年的鄉下生活改變了天天,也改變了作者夫婦,一家三口都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