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人為什麼活著,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那是因為大家覺得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共識的事情就一直會被翻出來討論。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達不成共識是因為你沒有找到答案,答案並非不存在,芋頭哥就在佛家尋到了答案,想聽嗎?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生存還是毀滅,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也有人覺得這是一個終極哲學問題,不是我們凡夫俗子應該考慮的事。可是我們在不知道為什麼活著的前提下卻每天都堅定地為了活著而努力,每一件有關活下去的事我們都很關心,你難道不感到奇怪和盲目嗎?

人為什麼活著,這句話有三層含義:一、人出現於這個世界上的客觀原因,人為什麼出生,二、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期望和目的,人生觀,三、真正正確的人生價值和目的,也就是答案。這三個層次互相關聯,並具有因果關係,芋頭哥今天就給您掰扯掰扯。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首先,人為何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呢?人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你有沒有感覺並不是自己主動申請來的?甚至什麼時候離開你自己說了也不算。所以第一個原則是『被動』,在佛教來說這是不由自主的、被迫的。

在你出生以後,你的人生會經歷很多苦,你會努力尋找快樂,但是很難找到,就算找到了遲早也會被衰老、病魔和死亡搶走這些快樂,所以第二個原則就是佛教所說的『苦』。

雖然很無奈,也很苦,但是每個人都很怕離開這個人生而死亡,大家公認死亡是一件極度不爽的事情。可是每一個人都要最終面對死亡,這就是第三個原則,佛教所說的『諸行無常』。

這三個是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規律或特點,但並非人出生的原因,人之所以會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是因為『業力』這種東西。

長話短說,這個世界上除了物質以外還有一種叫意識的東西,物質和意識都是持續變化但也都持續存在的。比如組成你身體的所有原子全都是幾十億年前就存在的原子,這點你同意嗎?這樣想來我們全身都是古董呢。同樣我們現在所具有的意識也是無始以來就存在的,意識並不會因為肉體的毀滅而消失。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因為我們往昔生生世世都運用意識和肉體去造作很多善及不善的事情,這些都會在我們的意識裡留下『業』的種子,我們生生世世都會死亡,當肉體死亡時,意識就依靠『業』的力量投生在下一世。這一過程就是我們自己的『業』來控制的。就象有一種話『人在吃,秤在看』,自己想要減肥可是又不控制自己的飲食,結果肥胖了以後又怪自己不能自由掌握自己的體重。所以人的出生實際上是『自作自受』的一種過程。無論我們投生在什麼環境,做什麼樣的有情生命,都離不開生老病死等八種苦。

第二、提到人為什麼活著這句話,有時是在問生活的意義和人生的理想,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追尋生命的快樂。有人說是為了體驗這個過程,有人說人活著是為了奉獻。其實這些都屬於個人主觀的認知範疇了,在這一點上各人有各人的自主權,他人沒有權利干涉,也因此形成百家爭鳴、永無定論的現狀,究其原因還是對於我們投生於這個世界的客觀原因不瞭解。

如果按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人活著就是為了追尋生命的快樂,看上去這是一句積極的話,但是這一句的潛臺詞就是人生下來就是苦的,只有追尋以後才能得到一點點樂,就象非洲草原的動物們每天都要到處尋覓食物,如果尋找不到馬上就會面臨死亡。人並非生下來就是快樂的,人出生時自己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又在親人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如果本來就不快樂,你幹嘛非要來這個地方苦中作樂呢?就象明明海中有魚,你卻偏偏到山上去尋找魚類,這樣解釋人活著的意義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了。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如果說人活著是為了體驗這個過程,這句話有點因果倒置了,你已經不自主地被業力牽引到這裡了,你尋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也就只能說是為了體驗這個人生的旅途了。可是你的動機應該產生在你行動之前才對啊,你為了什麼要動身去體驗這個旅途呢?難道就是為了體驗這個旅途才來體驗這個旅途嗎?如果說因為旅途的風光無限好才來體驗的,那麼又回到剛才亞里士多德的解釋上去了。

有人說活著就是為了奉獻,芋頭哥非常隨喜你這的種高尚,但是為了什麼要奉獻呢?就象你開車出去,是因為你想到一個地方去才產生你要開車上路的動機,並非是為了要在路上多做好人好事,遵守交通規則而上路吧。所以這種解釋有點把道德準則當成目的的意思。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總之人活著追求快樂是天經地義的事,體驗好人生也是你自由的選擇,奉獻他人那更好了,只不過這三個並非是人生真正的目的而已。

第三、人生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明白了人為何生於此,就知道我們這些苦海夢迷人、世間名利客,因為不瞭解輪迴之苦的真相,想要離苦得樂,卻偏偏做離樂得苦的事情,這樣生生世世地重複著不能解脫,所以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利用這次的人身探究這個世界的本質,瞭解苦的原因,掌握離苦的方法並實踐它。

人為什麼活著?不用苦苦尋覓了,答案就在這裡

就算我們不相信佛家的理論,只要有一點點離苦的可能,我們就要去觀察和研究它到底有沒有道理,我們必須以客觀嚴謹地態度對待這種學說,不能盲目迷信佛家的學說,也不能盲目做泛科學主義者迷信科學教,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慧眼去觀察,用我們智慧的大腦去思維,當我們把人生用來做這種最有意義的事的時候,你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