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兩種意思:

褒義湖北人精明能幹,自我生活生存能力非常強,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夠克服戰勝,想為難他的人拿他沒辦法。貶義

湖北人刁鑽狡詐,不好對付,即便你把它打垮壓下去了,但他還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待恢復元氣緩過勁來,還會找你報仇算後賬。

九頭鳥到底是什麼東西?真的存在嗎?

九頭鳥,又稱九鳳。前些年,有的報刊報道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湖南省石門縣等地發現了九頭鳥的消息。在馳名中外的生物寶庫、奧秘王國――神農架,奇禽異獸種類繁多,有不少關於九頭鳥的目擊者。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是否真的存在?通過調查研究和分析,不少學者認為:

自古迄今,九頭鳥常發現於湖南、湖北、河南等地,而以湖北為中心。所以,人們常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具有實物作依據的,恐非僅僅是神話傳說。

古今目擊者看到九頭鳥滴血或嘴巴是紅色的,可能是九頭鳥捕食動物或身體受傷後殘留血跡所致。

據此推測,九頭鳥可能是存在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說法的?

《西遊記》裡,化身白龍馬的西海龍王三太子有個情敵九頭蟲。九頭蟲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老龍王的女婿。

由於九頭蟲的母親,是上古生物修道成仙的九鳳娘娘。九頭蟲的本體,就是有9個頭的鳳,至於九頭蟲應該是諢號,它就應該是人們口中常說的九頭鳥。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後來九頭鳥之所以染上妖邪之氣,慢慢演變成招人厭惡的反面角色,是從漢代小說所載“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開始的。

明代劉基(劉伯溫)所著《郁離子》中的《九頭鳥》一文,又將九頭鳥之惡推向一個新高度:寓意在九頭鳥“一頭得食,八頭爭食”,諷刺了不顧全大局,不識大體,目光短淺,自相殘殺之輩會自作自受,自吞惡果。

孽搖之虛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爭,呀然而相銜,灑血飛毛,食不得入咽,而九頭皆傷。海鳧觀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歸於一腹乎,而奚其爭也?”(《郁離子·九頭鳥》)

總而言之,就是有很多歷史文獻都記載了九頭鳥的信息,並賦予了它一定的寓意。

後來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將湖北人與九頭鳥並稱一起:“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那也就是說從很久很久以前就有這個說法了,具體時間都沒有人知道!)

為什麼會用這句話來形容湖北人?

說起湖北人,外地人對湖北人的評價,十有八九便是被這句俗諺所左右。人們常常用這句俗語直接影射湖北人好戰、不團結、精明、輕生死而重恩仇等性格特徵,也是有偏頗之處的。

有人說,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本意其實就是因為“不服周”湖北古屬楚地。在湖北人的口中有句俗語,謂之“不服周”。意即楚人強橫,不服天下共主周天子的管束!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不服周的首例,當屬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了。魯宣公三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而問鼎輕重,窺視周天子之權位。此後楚靈王在春秋之時,楚頃襄王在戰國之時,都曾經一再地“問鼎”。

有一種說法,九頭鳥其實就是九鼎的代稱。楚王問鼎之後,天下人都說,天子手上的九頭鳥(天子權威),嚇不倒地上的湖北佬啊!於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諺語就傳開了。

看看,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含義非常明顯,就是湖北佬如九頭鳥般厲害,即使是多方勢力聯合也不足以使之動搖。

這點就如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樣,彰顯的是湖北人的霸氣,而不僅僅是指過度精明、好鬥。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比喻即使弱小,團結一致也能成功。

它代表了一種情緒化的堅定信念。

秦始皇滅楚以後,楚國有個叫楚南公的老人,他認為楚國雖被消滅,即使最後只剩下“三戶”人家,將來亡秦的一定還是楚人。

這話後來居然成為事實。秦朝到了二世的時候,農民紛紛起義,首先揭竿而起的陳勝、吳廣,是楚人;繼起的項梁、項羽,是楚人;最後得了天下的劉邦,也還是楚人。

另外,還有一說,與明朝著名政治家張居正有關。明神宗時的宰相張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傳說當時有九大御史參奏張居正,結果張居正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下獄。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又傳說張居正曾向皇帝保薦九個湖北籍監察御史,他們大公無私,革新政風,受到所有的貪官汙吏對他們恨之入骨,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因為那幫湖北官員太耿直、太血性,才被屁股不乾淨的人所垢罵為九頭鳥的。九頭鳥是被人重重黑過之後,才會有現在如此不堪的演繹的。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個說法原來是這麼來的!

但是現在大家一般都把“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諺語用來表示湖北人的聰明、精明能幹。並沒有其他暗諷的意味。

有一個叫餘遠謀的人還專門作了首《九頭鳥歌》:“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誰將此鳥比鄂人?《齊東野語》無稽才。為此與人結怨多,被人詛咒九頭鳥。”

—THE END—

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