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今日端午

民諺雲

端午節,天氣熱

五毒醒,不安寧

在這裡,願大家端午安康

今日端午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

西晉《風土記》說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

今日端午

大家更熟悉的節日源頭

是為了紀念楚國名士屈原

相傳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

百姓紛紛到江邊憑弔,流傳至今

今日端午

端午節還與東漢孝女曹娥有關

傳說曹娥見父親溺水遇難

也在五月五日投江

後人便在每年此時紀念她

今日端午

據聞一多等專家的考證

端午是我國古代南方百越的祭祀日

這一天,他們

以龍為圖騰,以龍舟競渡

以米投水祭龍,便是粽子的雛形

今日端午

端午時節臨近夏至

日暖而蟲多生

古人稱這天是“惡日”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人們便習慣在這一天沐浴祛病

今日端午

插菖蒲掛艾草,燻白芷飲雄黃

戴香囊沐蘭湯,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的詩句

正是各地風俗的真切反映

今日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女子穿著華麗,沐芳浴蘭

再將五色線輕輕纏繞臂間

在門上掛符籙以辟邪護身

宋代蘇軾描繪的這幅圖景

充滿了濃郁的古老民俗氣息

今日端午

南宋陸游的心情則更加閒適

淳樸的鄉間民風躍然紙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有的只是節日的歡快

詩人也含笑飲起酒來

今日端午

端午節正值仲夏

日暖綠濃,萬物生長

每個人都充滿了力量

我們的生活也同樣熱氣騰騰

今日端午

“端”有開頭、初始之意

願你在端午節小長假中放鬆心情

在假日後抖擻精神,再出發!

過端午的國家有哪些?

1、日本日本人過端午的主要活動是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葉餅,並喝菖蒲酒。

在日語中“菖蒲”和“尚武”是諧音,所以端午節漸漸變成了男孩子的節日。

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意思。

2、新加坡

新加坡華人都知道端午節,每當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人們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

3、韓國

韓國的端午活動豐富多彩,通常要持續20多天,進行端午祭時,會舉行假面舞劇、投壺、摔跤、盪鞦韆、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等活動,這些都是極具韓國地方特色的。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動,也是韓國端午活動的典型代表。據韓國學者考證,江陵端午祭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4、越南

越南也是在陰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而且,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和端午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端午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

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梅堯臣

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張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