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人」樑美琴:唱出人生華彩樂章

「傳承人」梁美琴:唱出人生華彩樂章​ 她不是河曲人,她的一曲《走西口》總會讓人潸然淚下。梁美琴,一個生長在梨園世家的女子,聽著神池道情長大,卻對二人臺藝術情有獨鍾。她憑著對藝術的追求熱愛和精湛的演技,成為了我市新時期二人臺表演藝術中傑出的代表。

愛好是做事的基礎

  梁美琴出身在一個梨園世家,30多年來,扮演過上百個角色,如今的她是忻州市二人臺藝術團副團長。她常說: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文藝發展的春天,讓她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她踏著時代的腳步,伴著音樂的旋律,和著舞動的節奏,唱出了華彩的人生樂章。

  她先後在《樊梨花》、《楊門女將》、《下河東》、《李慧娘》、《走西口》、《小寡婦上墳》等多部劇目中擔任主角,特別是近幾年來投身於二人臺的藝術表演,頗有造詣、成果豐碩。先後走上中央電視臺《魅力12》、《與你相約》、《星光大道》的舞臺,成為了山西省第十屆戲曲“杏花獎”得主,在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山西選拔賽中榮獲金獎。

  古語道,從來女子做事難,九分艱苦一份甜。

  梁美琴的父親是神池道情劇團的鼓師,母親是一名道情演員。從小的耳濡目染、純樸的鄉土文化和濃厚的藝術氛圍造就了她對音樂的良好感知,也使她對藝術情有獨鍾。

  她16歲開始演唱道情,18歲擔任主要演員,26歲她調到了忻州市文工團,開始學習演唱二人臺。二人臺是流傳在晉西北、陝北和內蒙地區的一種極富鄉土氣息的民間演唱藝術,它誕生於民歌之鄉河曲,自然也由民歌發展而來,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二人臺傳統劇目大多數屬於民歌演唱體形式,其特點是取材於民間,以其真實生動的生活細節感人。

  學習道情出身的梁美琴,對二人臺這種鄉土藝術,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進入二人臺劇團後,她更是沉醉其間。二人臺這一鄉土藝術以她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每一個走近她的人,它是當地人民群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同時也成為了梁美琴一生不懈地追求。
「傳承人」梁美琴:唱出人生華彩樂章​藝無止境求創新

  梁美琴是土生土長的本土演員,30年的藝術生涯由積累到精彩,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實力派演員。為了紮實藝術功底,她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忻州九龍崗公園的核桃林中留下她辛勤的汗水。守護核桃林的農民對這一切看在眼裡,他對人們說:梁美琴練功真是能吃苦,從核桃開花到掛果,不論颳風下雨她從不間斷。她的表演藝術也在不斷地提高,憑著對二人臺藝術的摯愛和紮實的基本功,她把二人臺的傳統劇目《走西口》演繹出了新的藝術內涵,令觀眾耳目一新。在一次下鄉演出中,她和張吉良表演的《走西口》讓觀眾如痴如醉,一定要他們再演一次,為了滿足群眾的要求,劇團破例安排他們在一場演出中連續演了兩次《走西口》。除了《走西口》外,梁美琴表演的《小寡婦上墳》、《賣菜》、《打酸棗》等傳統劇目都深受觀眾的喜愛。

  這些年來,她多次參加了省市大型文藝晚會的演出,並走進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成為忻州二人臺藝術的優秀代表。 因為她在觀眾中的影響和德藝雙馨的品質,走上了忻州市二人臺藝術團副團長的崗位,而她以此作為人生的新起點,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梁美琴抓住一切機會充實自己。她利用演出的機會,先後拜訪了著名歌唱家蔣大為、閻維文、藝術家小香玉等……虛心向他們學習和請教,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她還培養自己對攝影、美術的愛好,以進一步加強修養,她深深地感悟到:對待藝術一定要有認真的態度,要正確地看待自己。自己生在黃土地,長在黃土地,自己的藝術之根也在黃土地上。 所以這些年來,她一直在歌唱自己熟悉的這方土地,在民間藝術的海洋中追尋著、探索著,她深深地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具有藝術的靈性。

  對一個演員來說,致力於人物的分析刻畫,是基本功,也是必修課。這些年來,梁美琴以她清亮的唱腔、俏麗的扮相和對人物形象的精彩演繹,吸引了觀眾,而這一切都源於她在藝術上的傳承和創新。她在人物表現、唱腔旋律、唱法韻味上都求“美”求“新”,不僅吸收名家之長,融合提煉,而且借鑑多種音樂技巧,把發聲、用氣、咬字、行腔等方法用到了二人臺的演唱中來,從而大大豐富了唱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傳統二人臺一般是一戲一曲的聯曲體,每段幾句,一曲到底,為了多層次表現人物較複雜的感情色彩變化,梁美琴借鑑現代音樂,引進扳腔體結構方法,大大擴張和加強了演唱的表現力,從而使曲目更豐富,更多姿多彩,用音樂形象成功地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傳承人」梁美琴:唱出人生華彩樂章​勤奮摘得“杏花”歸

  文藝團體歷來是人們眼中的“清水行當”,尤其在欠發達地區經費投入總量偏少、比例偏低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面對困難,酷愛藝術的梁美琴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她憑著對二人臺藝術的執著和熱愛,硬是唱出連臺好戲。2004年,為了實現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夢想,到一個更高的舞臺去學習和檢驗自己這些年來的藝術積累,她決定參加山西省第十屆戲曲“杏花獎”的角逐,她自己出錢從太原請樂隊、聘指導進行排練。在那段日子裡,她每天練功的時間都在6個小時以上,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體重減了20多斤。最後憑藉傳統劇目《小寡婦上墳》、現代劇目《打工妹》奪得了當年戲曲“杏花獎”的榮譽。2006年,在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山西選拔賽中獲得了金獎。

  榮譽和成功讓梁美琴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在劇團她是領導,也是業務骨幹。2003年以來,她參加各類演出近1000場,長期的基層實踐,讓她感受到了二人臺藝術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同時也看到了二人臺傳承中所面對的現實。於是她在演出的同時,注重對年輕演員的傳幫帶,說到今後,她希望自己能夠辦一個培訓班,從孩子抓起,把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傳給他們,為二人臺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積蓄力量,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為我市二人臺藝術的發展盡一份力量。

  梁美琴熱愛生活,更熱愛藝術,二人臺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說,30年的藝術人生,一路的摸爬滾打,可以說是做了些事情,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最深的體會是愛好是做事的基礎,執著是前進的動力,一個人能走多遠,決定於你是否真正熱愛你所從事的事業。

  在磨礪中提升,在進取中成長。梁美琴以她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唱響了藝術的華彩樂章。
「傳承人」梁美琴:唱出人生華彩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