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90後,我在烈士館工作一年之後......

這是我的一朋友分享在朋友圈的一段視頻。

我看完之後,深深地被打動了。

楊洋和黃繼光這樣的一個合體,跨越時代,跨越戰火。

在屏幕後方一聲聲的炮火,彷彿真的把人帶入到了那段硝煙瀰漫的日子。

那是整個中國傷痕累累的日子,也是無數英雄英勇奮戰的日子。

看完這個節目之後,突然想起奶奶曾經跟我講過,在她小時候,日本鬼子屠村的事。

那時候奶奶只有四五歲,她躲在一個米缸裡。村子裡的人都被殺光了。她一邊害怕,一邊祈禱,出去的父母哥哥姐姐千萬別在這個時候回來。

當我們的童年是設施齊全的幼兒園,是手裡拿著的花氣球,是在遊樂場裡買的冰淇淋的時候,我們的上上一代人的童年是鮮血,是奮鬥,是殺戮。

我小時候經常在書中讀到英雄的事蹟。我們的課本里這樣的故事也有不少。

從狼牙山五壯士到八女投江,從趙一曼到江姐。

老師會對課文進行分析,也會帶著我們做練習題。但是好像做完之後,我們就把那個故事拋在腦後了。

看了這檔名為《信中國》的綜藝之後,真的覺得這時代個也應該是他們的。

作為一個90後,我在烈士館工作一年之後......

❤️

我的一個朋友是92年出生的,他在烈士紀念館工作。

他一開始對這些英雄事蹟真的是無感。

畢竟相差那麼些年。

每天他都在向不同的人講英雄的故事。

少先隊員,成班結隊,偶爾打鬧,初中生高中生,交頭接耳的,大家也有認真看,認真聽。

講多了他也煩。

本身他也不太喜歡這個工作。

直到後來,一個爺爺過來,爺爺滿臉皺紋,拄著柺杖。

這個老爺爺在烈士館呆了一上午,自己一個人參觀,圖片看著看著就哭了。

爺爺說年輕的時候,他爸爸也犧牲了。爺爺說,家裡只有一封簡單的書信,他甚至不知道他爸爸是哪一天去世的。

爺爺說每每看到這些,他就會想起自己的父親。

父親小時候教他很多東西,後來自己跟著別人生活,再也沒見過他。

看到爺爺的眼淚,我的朋友有點難過,那天他帶著爺爺參觀了烈士館的每一處,非常仔細的講解。

這次講解,勝過他之前的無數次講解。

後來他看了很多歷史資料,學了更多的相關知識,每一次都很認真的講解,他覺得這些事蹟真的很贊。

當今的時代,都是無數先烈為我們爭取來的。

因為有他們,他覺得這份工作很棒,他很驕傲。

作為一個90後,我在烈士館工作一年之後......

❤️

視頻裡張少華奶奶坐著輪椅讀著信:

“那一年鬧旱災,我的幾個兒子餓得趴在炕上動都動不了。三兒子(黃繼光)懂事,他堅持爬起來上河塘去撈蝦。正在這時,鄉保長的一條毛狗,被人打死在河塘裡。甲長一口咬定是繼光打死的,讓他揹著死狗,在街上游街,讓我們家給狗買棺材做道場。那時候簡直沒有我們窮人的活路……”

我們從不知道黃繼光有這樣的童年。

楊洋深情的讀著信,開口的那句:“母親大人。”讓人感慨萬千。

楊洋讀到:“不立功不下戰場”的時候,讀了兩遍。

那種堅定,那種信心,感染力特別強。

小時候喜歡看《雪豹》。男主的爸爸跳樓的一瞬間,眼淚就下來了。

我們生在如此美好的時代,應該銘記歷史,熱愛祖國。

真心喜歡央視的新綜藝《信中國》。

我們欠英雄一個敬禮,也欠祖國一份努力。

本文摘自19綠河,關於《信中國》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給我留言哦,我們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