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結合 力推天王高質量發展——訪天王鎮黨委書記賈良旭

仲夏時節,到戴莊會遇見一條美麗的綠道——全長20公里的白沙綠道,沿著綠道前進至戴莊白沙村,新式插秧機在水田裡穿梭,一排排嫩綠的秧苗整齊地栽在田裡……今年,戴莊村首次嘗試大面積種植雙季粳稻,這將大幅度提升農民收益。

生態是天王鎮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該鎮立足這一優勢,在生態農業、全域旅遊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徑。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該鎮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特色發展”的戰略路徑,為“全域旅遊”“生態農業”兩張名片繪就天王底色。該鎮黨委書記賈良旭介紹:“近年來,我鎮厚植生態農業新優勢,巧借全市爭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東風,進一步提升戴莊有機農業園和唐陵木易園農業科技化水平,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完成了1.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生態農業基礎。進一步提升農業發展質態,重點面向創意農業、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旅結合項目開展招商選資,結合鎮江供電系統‘能源綠·鎮江紅’脫貧攻堅項目,提檔升級戴莊經驗,並加以探索複製,助推戴莊產業鏈做大、做長、做特,加強創意農業、基礎農產品開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戴莊村是天王鎮生態農業和全域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說起近年來戴莊村發展的成績,賈良旭如數家珍,戴莊村不僅有景色宜人的山水、九龍山綠道,還有有機稻米、水蜜桃、茶葉、畜禽、蔬菜,生態農業、休閒觀光旅遊一體化發展,早已脫掉了“窮帽子”。十多年來,戴莊有機農業合作社通過培育生物多樣性為核心技術的生態農業技術新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水田有機農業生態系統。據介紹,戴莊村的水田經過14年施用大量紅花草綠肥、醋糟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土壤不斷改良,實現了農藥化肥零使用,顯著減輕了農業面源汙染,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同時又確保了培育的越光有機大米質量安全。

今年5月下旬,當漫山芝櫻落盡,天王鎮金山東籬園600畝的芍藥花已在春風裡搖曳生姿,吸引各地遊客前來一睹“芳姿”。據賈良旭介紹,目前,全鎮共有大小旅遊園區12家,以“節慶帶富民”的鄉村旅遊運營模式已成為天王全域旅遊尤其是鄉村旅遊的特色亮點,其中最為精彩的非“櫻花節”莫屬。自2014年起,句容市櫻花節已成功舉辦了5屆,在長三角地區形成了轟動效應,大大提升了天王鎮的名氣和人氣,成為該鎮全域旅遊的一塊“金字招牌”。據不完全統計,前四屆櫻花節共吸引近400多萬遊客,帶動經濟效益超億元。同時,該鎮還積極推進農旅結合,增設配套設施。如今,天隆神怡、唐陵木易園等九大特色園區串點成線,旅遊資源整合提升,該鎮走出一條以綠色生態為底色的全域旅遊特色發展之路。

展望未來,賈良旭表示,圍繞“產業再優化、業態再豐富、檔次再提升”總體目標,該鎮將繼續致力於推進旅遊線路佈局精細化,完成《天王鎮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工作,將九大園區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莊瑜 周雪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