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產還會利多油價?分析師給出這兩個理由!

本週五(6月22日),OPEC第174屆大會將在維也納正式召開,本次峰會可能對減產至今的成果進行評估,並且討論會否繼續減產或逐步增產。此前沙特和俄羅斯已經暗示他們準備在這次會議上增加產量,使得油價大跌。而根據最新消息顯示,OPEC據稱將討論增產30-60萬桶/日——儘管這一幅度不及此前預期,但增產本身理論上仍是利空油價的。

但分析師卻認為,本次峰會可能會對油價構成利多,或收復沙特和俄羅斯可能增產的消息造成的跌幅。分析師稱,而實際上即使沙特真的增產,之後對油價的衝擊也不會太大。

增產幅度和速度或遠不及預期

達拉斯獨立石油分析師Anas Al Hajji認為,OPEC和非OPEC主要產油國在本個夏季產油量並不能達到原本的計劃,要達到這一水平需要花比市場預期更長的時間。所以,OPEC及OPEC+會議的結果對於油價的提振可能超出大部分人的預期。

增產還會利多油價?分析師給出這兩個理由!

在油價從2015年的100美元高點一路大跌後,全球主要產油國就開始推動減產來提振油價。自2017年初以來,沙特和俄羅斯已經平均限產180萬桶/日,從而重新平衡油市供需,抬升油價。當然,他們的努力也確實取得了成效,截止5月底布倫特原油一度升至80美元/桶。

當然,近期油價的上漲也部分歸因於委內瑞拉的減產。委內瑞拉的政治局勢混亂,加之伊朗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都對油價構成了利好。

本次維也納峰會將調整其減產協議,並致力於保持庫存在低水平位。而沙特已經蠢蠢欲動,可能增產100萬桶/日來抵消委內瑞拉和伊朗的減產影響。此外隨著夏季駕駛高峰來臨,沙特增產也可能有利於緩解油價激增。

實際上,OPEC目前的減產履約率已經達到紀錄高位,減產幅度已經超過的減產協議要求的180桶/日,達到了接近250萬桶/日。儘管今年夏天這樣的高履約率可能會開始降低了,但原油供給仍然是處於限制中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維也納會議決定增產,其實際的速度、幅度和對價格的影響恐怕都有限。

分析師認為,本次峰會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OPEC+仍然維持減產協議。

三大成員國或反對增產

在本次維也納峰會上要真正達成增產的共識可能也會非常具有挑戰性。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此前就對OPEC中任何“可能扭轉目前減產成效的單邊行動”表示過擔憂。

增產還會利多油價?分析師給出這兩個理由!

隨著油價上升,伊拉克石油出口也隨之繁榮,因此伊拉克石油部門一直呼籲各產油國不要過分高估石油市場的需求,如果一段時間內提高石油供給可能會對全球市場造成很大傷害。

不止伊拉克,伊朗和委內瑞拉也可能會阻止OPEC的增產計劃。

阿聯酋諮詢機構Qamar Energy首席執行官Robin Mills認為,沙特和俄羅斯可能不得不單獨行動,增產也變成“孤軍奮戰”,而這也對油市是利空的。

其他分析師也對油價保持樂觀,認為其仍然會受到夏季石油消費增長的提振,特別是中東需要使用更多能源來降溫,而且美國夏季也是駕車高峰季,這些都對油價帶來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