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90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每一位梟雄帳下,皆猛將如雲,例如劉備有大小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八虎騎;甚至連早早出局的呂布,麾下亦有八健將;能夠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的孫權,當然也不例外,他麾下有江東十二虎臣。說到江東虎臣,可能很多人僅有所耳聞,卻不知都有哪些人物,這十二個人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個個都威名赫赫。然而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出動了十二個人中的八人,卻敗在了魏將張遼的七千人馬手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說到此處,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這一戰便是張遼最出彩的一戰,即合肥之戰。公元215年,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分身乏術,孫權抓住機會攻打合肥,開啟了北伐的腳步。當時曹魏的合肥守將是張遼、樂進和李典,守城的兵馬僅有七千餘人,而孫權卻出動了十萬大軍,兵力是對方的十倍還多,而且參戰的大將,僅隸屬江東十二虎臣的就有八人之多,而且在張遼的進攻之下,個個狼狽不堪。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孫權的確出動了十萬兵馬,但是沒有那麼多名將參與吧?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一、陳武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陳武是孫策時期的舊將,此人非常的驍勇,非常得孫策倚重,當初孫策打下廬江之後,在俘獲的軍隊中,親自挑選精銳,並讓其統領。要知道廬江的士兵本就精銳,孫策又精挑細選,可見他指揮的部曲有多善戰。後來孫權掌權,他則“較督五校”,相當於孫權的保鏢。他在合肥之戰中的,更是拼盡了全力——“從擊合肥,奮命戰死。”

二、徐盛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徐盛雖然知名度不是太高,但是他的驍勇卻不容否認,當初他駐守柴桑之時,手下兵馬不足二百,卻抵禦住了黃祖之子黃射數千人的攻擊,並讓黃射聞風喪膽,不復為寇。可是這樣一員驍將,面對張遼之時,卻威風不起來了——合肥之役,張遼奄至,諸將不備,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也就是說,他直接被張遼正面殺敗了。

三、潘璋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潘璋雖然名聲不太好,早年是個無賴,到了晚年又樊比成性,不但經常僭越,還會殺死自己的屬下,貪掉他們的財物,可是他的悍勇卻是不容否認的,當初陳武戰死,徐盛被擊敗之後,處於第二梯隊的他衝了出來,阻住了士兵潰逃之勢。

四、蔣欽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蔣欽,字公奕,是九江人氏。作為江東的名將,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為孫權平定各處叛亂,很少參與對外戰爭。不過合肥之戰他卻參與了,並立下了不少功勞。《三國志·蔣欽傳》記載:“從徵合肥,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欽力戰有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通過這一記載,我們不難推斷出,他是在孫權準備退兵,卻在逍遙津遭遇伏擊時,力戰有功。

五、甘寧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甘寧,字興霸,也是一員悍將,他百騎劫魏營的威名,至今依舊廣為流傳,孫權更是直言“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那麼他在合肥之戰中的表現又如何呢?在這一戰中,陳壽對他著墨尤多,《三國志》中提到,孫權在逍遙津遭到了張遼的埋伏,呂蒙、蔣欽、淩統,以及千千人隨在孫權身邊(當時孫權在後軍,其他部隊早已開拔),這個時候,甘寧以弓弩為武器,拼死力戰,並催促儀仗隊激勵士氣。

六、淩統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淩統,字公績,十五歲便從軍,以驍勇著稱,當初孫權征討黃祖之時,尚是少年的他,就憑藉自己的武藝立下了不少功勞。合肥之戰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孫權脫身,率三百部眾死戰,最終身邊的人全部戰死,他自己也受了重傷。《三國志》稱——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

逍遙津之戰張遼究竟有多猛?橫掃東吳10位大將,以7千破10萬大軍

除了這六人之外,周泰也算孫權的保鏢,曾受命督濡須,非常得孫權的倚重。雖然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是這麼重要的一場戰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應該不會缺席;丁奉彼時還未出頭,屬甘寧帳下,既然甘寧在戰場上,他應該也參與了此戰。除了這八位隸屬江東虎臣的大將之外,賀齊、宋謙等名將也參與了此戰。可是這些威名赫赫的大人物,不管是面對張遼及八百士卒的突襲,還是最多不過七千人馬的伏擊,都個個狼狽不堪。由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張遼之悍勇無人能敵。三國名將中,除了他,還有誰能獨面這樣豪華的陣容,並取得這樣的戰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