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服務機構利用大數據輔助高考志願的填報可信嗎?

隨著2018高考的結束,每年一度的填志願市場又要火熱了,但隨之而來的還有爭議。

近年來,高考志願填報服務機構紛紛打起“大數據”概念。除了個人型的諮詢顧問以外,幾乎所有高考服務機構均宣稱“通過大數據分析海量信息,輔助完成志願填報決策”。但目前大數據填志願,在信息整理分析方面比以前效率有所提高,實際應用上更多還是一個噱頭。

高考服務機構利用大數據輔助高考志願的填報可信嗎?

早在二千多年前,荀子就說過“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意思是人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會藉助外力,比如你不會用製圖專業軟件沒關係,會用智能手機APP美化下照片、剪輯個視頻就行。

苦學代代無窮已,科技年年不相似。從考場到職場,埋頭苦幹很好很努力,活用科技則是討巧又省力。目前,計算機化考試在科學性、公平性、權威性等方面已遠遠超越傳統紙筆考試,而且基於計算機化考試也為採集、分析考試各個環節的數據進而開展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基礎。

科技以人為本,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以高科技手段為己用,已經連技術宅、創新都算不上,而逐漸被視為個人應該具備的科技素養了。無論是高考作文還是報考軟件,這些都是基於數據整合和分析,把過去的統計方法冠以“大數據”預測之名。當然,數據分析、挖掘、熱詞搜索,是“大數據”應用並向生活滲透的一種體現,而一些院校的報考趨勢、冷熱門專業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絕非數字統計那般簡單。“大數據”之所以成為一些軟件的招牌,不過是有些人用這個時髦的科學詞彙來包裝,以便從中贏利。

高考服務機構利用大數據輔助高考志願的填報可信嗎?

在高考結束後,對以往的數據進行分析,未嘗不可,但如果一味依靠這些軟件去填報志願,則不太科學

一方面,招生計劃和錄取標準是會隨著具體情況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微調的,一所學校的招生專業也會根據報考人數有所調整,這不是計算能夠預測的;對志願填報情況的預測,必然會影響到參與者的選擇,反過來參與者對預測的響應,必然會影響未來的結果,這種博弈結果有可能使預測偏差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報考志願除了與分數有關,還有一定的技巧。依據經驗和分析,以及考生的一些愛好、性格特點、知識能力,給出一些專業報考方面的建議和指導,這對於考生是有益的。但如果以牟取經濟利益為目的,打著“大數據”的旗號,進行各種預測,則是應該有所警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